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案例分析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个案分析)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又稱個案研究法

目錄

案例分析法的背景說明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哈佛大學於1880年開發完成,後被哈佛商學院用於培養高級經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實踐,逐漸發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

  哈佛大學的“案例分析法”,開始發展成今天的“案例分析法”。

  哈佛大學的“案例分析法”,開始時只是作為一種教育技法用於高級經理人及商業政策的相關教育實踐中,後來被許多公司借鑒過來成為用於培養公司企業得力員工的一種重要方法。

  通過使用這種方法對員工進行培訓,能明顯地增加員工對公司各項業務的瞭解,培養員工間良好的人際關係,提高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什麼是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受訓學員研究分析,培養學員們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執行業務能力的培訓方法,具體說來:

  • 培訓對象:新進員工、管理者、經營幹部、後備人員等階層員工均適用;
  • 培訓目標:提高學員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出色地解決各類問題;
  • 培訓內容:案例分析法及學習事物能力、觀察能力、適應新情況能力、執行業務操作能力的培訓;
  • 培訓方式:會議討論方式;
  • 培訓時間:220分鐘左右。

案例分析法的具體操作

  1、準備階段

  1)負責人(一般由培訓指導員、主持人擔任)確定培訓課程的具體目的、內容、範圍及對象。

  2)從平常收集的資料中選擇恰當的案例作為討論的個案,個案的範圍應視培訓對象而定。

  3)確定會議室、會議時間,制定培訓計劃

  4)指導員應準備下列知識:個案研究法的操作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應註意的問題,討論前個案的選擇標準,討論後如何總結問題。

  2、實施階段

  1)指導員向參加者簡單介紹下列知識:

  • 個案研究法的背景、方法大意、特色;
  • 個案研究法應用時註意的問題及應用後能達到的效果;
  • 計劃安排。

  只有讓參加者對本法有了大概的瞭解後,才能使他們順利進入角色,使培訓工作順利完成。

  2)通過自我介紹,使參加者互相認識並熟悉,以培養一個友好、輕鬆的氛圍。

  3)將參加者分成三到四個小組,每組成員八到十名,並決定每組的組長。

  4)分發個案材料。

  5)讓參加者熟悉個案內容,並且主持人要接受參加者對個案內容的質詢。

  6)各組分別討論研究個案,並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7)各組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8)挑選出最理想、最恰當的策略。

  9)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

  10)指導員進行整理總結

案例分析法的實施要點

  1、由於案例是從實際工作中收集的,學員一般無法完全通過材料瞭解個案的全部背景及內容。因此指導員分發完材料後,應仔細解釋說明並要接受參加者的咨詢,以確定他們對材料的掌握正確無誤。

  2、若小組在研究問題時思考方向與訓練內容有誤差,組長或指導員應及時修正。

  3、問題的癥結可能會零散而繁多,因而歸納出來的對策也會零亂不整,因此小組有必要根據重要性和相關性整理出適當的對策。

  4、各組挑出最理想策略時,若指導員發現各組提出的對策僅為沒有新意的一般性對策,則指導員應加以提示,以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思考。

  5、在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其它幾組提出質詢,並闡明與自己觀點差異所在,以相互激發靈感,然後再作進一步的討論。

  6、指導員進行總結時,既要對各組提出的對策優缺點進行點評,又要對個案的解決策略進行剖析,同時還可以引用其它案例進一步說明問題。

  7、指導員挑選案例時,應根據研習課程的目的,挑選適當的個案。

案例分析法的特別提醒

  1、指導員在開始培訓前,應該先讓大家瞭解培訓的目的、實施方法、主題及計劃安排,以使訓練順利完成。

  2、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時,要註意控制時間,尤其註意能否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以免草草收場使訓練半途而廢。

  3、在挑選最理想策略時,應依據現實狀況進行選擇。

  4、案例是由現場工作中收集而來的,因此應先說明訓練目標、方法和主題,然後再提示個案,讓學員瞭解其內容,最後再進行其它步驟。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案例分析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1]

  一、案例分析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

  (1)精選案例。反映抽象理論的案例有多種渠道來源,最常用的一種渠道是各種媒體,如案例書報、雜誌、電視廣播等。收集這類案例時教師應做有心人,書報雜誌上的案例應及時摘錄,從電視、電臺看到和聽到的案例應隨即將其大意記下來。另一種渠道是教師自己深入實踐第一線收集有關資料,這種案例的編製要求教師要對活動實踐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概括力。此外,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編製一些典型案例,當然這種方法要求教師自身對經濟法理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能夠通過合理的想象挖掘既來源於現實生活又超越現實生活的具有一定藝術性真實性的題材。

  (2)案例的分類取捨。任課教師不可能把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到的與所講課程內容有關的所有案例都納入課堂講授範圍。因此,必須對已收集和編製的案例進行認真分析與比較。在分析與比較過程中應堅持的基本原則,一是優先選取最典型的案例。典型案例往往是多種知識的交匯點,典型案例應用到教學中最有助於說明複雜深奧的法理。二是案例應與相應的理論相貼近,錶面現象的牽強附會將會誤導學生,結果很可能事與願違。三是所選取的案例切記庸俗。教師有教書育人的責任,不宜在課堂上過多地講述社會的陰暗面,也不宜過多地講述與教學內容無關的背景資料和小道消息。四是選取的案例不宜太複雜,切忌喧賓奪主,案例要為理解理論服務,要有針對性。

  (3)案例的應用。這是採用案例分析法講授有關理論的關鍵環節。應用案例的方法有多種,常見的一種方法是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或者先講授基本的理論含義,然後用案例加以說明,或者教師先講授案例,然後水到渠成地引出有關的基本理論。但案例的應用千萬不能僅局限於此種方法,必須靈活加以應用。教師必鬚根據授課對象所面臨的具體場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這種方法要求教師提供案例時在方式方法上要進行巧妙構思,要掌握數倍於學生的背景材料;討論中要引導控制討論,同時要避免完全由教師控制討論;應註意傾聽學生的發言,併進行適當的引導,使所有學生都參加討論;討論結束時要做好討論總結。總結也並非一定要由教師進行,完全可以採用由學生自己進行總結、教師適當加以點評的方法。

  (4)案例延伸。所謂案例延伸,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某一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仔細觀察現實生活,努力尋找反映理論原理的案例,並用所學過的理論對所觀察到的事實現象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理論及分析方法的理解。準確地講,這一步工作已不構成一般意義上的理論講授,而應劃歸理論的應用範疇。但從其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加深對理論的理解併為學習專業理論以及培養專業技能奠定基礎,仍可劃歸案例分析法的範疇。

  二、對經濟法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案例教學法必須以加強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目的。

  (1)創新精神的培養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就要在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可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也可通過課外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方式來實現。由於學生在校期間大部分時間是在有組織的課堂教學中度過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應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

  (2)創新精神的養成需要有寬鬆的教學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鬆、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自由的想象。創新思維的靈感往往是在緊張探索以後的鬆弛狀態下才會出現。相反,人在壓抑、緊張、恐懼心理狀態下很難有所創新。總的來看,適宜於創新能力生長的環境應該是寬鬆、民主、自由的環境。只有這樣的環境才會容忍乃至鼓勵多樣性、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獨特性和個性。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個體才敢於乃至樂於想象、批判和創新。

  (3)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採用啟髮式教學模式。啟髮式教學模式在教學方面是一個意義廣泛而深遠的概念。具體說來,啟髮式教學方法包括問答式、討論式、實驗式和問題解決式等。

  問答式開導思想,在任何學科的教學情境中皆可適用;討論式可由問答隨時引起;實驗式對理論的真實性給予證明,科學上許多發現多系從實驗而來;問題解決式的教學,也是發展高級思維能力的良好辦法,尤其是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問題解決法是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問題解決法是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新穎性、獨創性。採用問題解決法進行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要認真準備,設置一定的情景,提出要達到的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為達到目標認真思考。思維有兩種趨勢:一是與大家一致,一是與人不同。前者為求同思維,著重符合一致的標準,人人一樣;後者為求異思維,著重獨樹一幟,求異創新,不與人同。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發展的基礎,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不模仿,不抄襲,不與人雷同,努力做出獨創性的成果。根據教師設定的場景,激發學生獨立提出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問題,啟發學生根據不同條件、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引發不同思路,解決同一個問題;鼓勵學生根據一定需要,依據必然規律,靈活多變地組合相關因素,獨立提出新的設想;問題的答案可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甚至是開放的,然後讓學生去討論和爭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進行了發散、求異、逆向、知識遷移、聯想和想象、分析、綜合等思維訓練

  2.案例教學法必須突出實踐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提高學生查閱文獻資料方面的能力。如文獻資料的檢索、整理,文獻資料的快速閱讀和記錄等方面的能力,為從事科學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礎。

  (2)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理論來源於實踐,理論也必須服務於實踐。在進行課堂討論過程中,學生養成了積極思考的習慣。這種積極思考的習慣一方面使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及時消化,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迅猛發展,為廣大學生分析現實經濟問題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課堂和課外實踐教學,培養廣大學生逐步養成從我國國情出發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良好習慣,對經濟法的學習採取批判與繼承相結合的原則,在積極吸取其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大膽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種種設想,初步樹立起不唯書、不唯上、要唯實的良好學風,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編寫內容新穎、案例活潑的經濟法學教材。

  經濟法是一門內容繁雜的綜合性法律,橫跨市場主體法、市場規製法、巨集觀調控法等諸多領域。因此,高校教師應深入行業、企業和研究院所,共同編寫出內容新穎、案例活潑的經濟法學教材,經濟法學教材應有更加生動活躍的編撰方式,可通過觀點介紹、爭議評析、中外比較、實務演練等方式,尋求深含於法律條文中的立法思想和法律精神的解讀。

參考文獻

  1. 吳艷華.案例分析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0年05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6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案例分析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Wzkwlx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8月8日 13:32 發表

我個人認為這培訓有意義

回複評論
218.3.211.* 在 2009年4月15日 14:41 發表

能給幾個具體案例嗎?

回複評論
刘宁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8月23日 17:01 發表

給幾個代表性案例更為實在

回複評論
咖啡馆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8月24日 11:30 發表

刘宁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8月23日 17:01 發表

給幾個代表性案例更為實在

添加了新的案例,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回複評論
124.127.42.* 在 2012年9月23日 21:45 發表

沒有關於案例分析的一個具體的方法和準則,還有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的模式

回複評論
颜玲芳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9月7日 15:50 發表

我覺得這培訓操作性很強,也很有意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