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案例教學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案例教學法

  20世紀初,哈佛大學創造了案例教學法。即圍繞一定培訓的目的把實際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員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常為書面形式),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員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辦法把教學內容編成案例形式來進行教學很受歡迎。在當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訓中受到重視和廣泛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的起源

  1870年,蘭德爾(Christopher C.Langdell )出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時,法律教育正面臨巨大的壓力:其一是傳統的教學法受到全面反對;其二是法律文獻急劇增長,這種增長首先是因為法律本身具有發展性,其次是在承認判例為法律的淵源之一的美國表現尤為明顯。蘭德爾認為,“法律應被認為是一門科學,由某些原則或條文組成,每一條文都通過緩慢的發展才達到當前的狀態。換言之,條文的意義在幾個世紀以來的案例中得以擴展。這種發展大體上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來追尋。”這裡蘭德爾清楚地表明瞭一種觀點:法律是一門以案例為資料的科學。為此,他強調由案例來組成法律教育中的課程,構成學習材料的案例來源於法律實踐,來源於各級法庭的判決。當然並非所有的判決都能被作為案例,只有那些對條文的意義發展有貢獻的判決才能被當作案例。案例是法律文獻整理和系統化副產品。蘭德爾按年代排列了上訴法院的判決,作為法律教育的案例集,期望在這種案例的討論中追尋真正的法律意義的演變,從而引出法律原理。

  進人20世紀以後,法學理論的發展日趨複雜。在哈佛大學校長埃姆斯(James B.Ames)和哥倫比業大學校長基納( William Keener )的倡導下,案例法教學的核心目標從對法律原理的追尋轉向法律推理能力的培養,為此埃姆斯開發了按主題而非按年份排列的案例集。

  一戰之後,法律現實主義興起,“法律必須回應社會變革”的呼籲日益強烈,蘭德爾的作為範例的案例使用目標受到批評。以問題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思想日益受到重視,如斯蒂文斯主張問題案例的運用,“或遺漏了事實,或遺漏了觀點或判決,要求學生找出被遺漏的材料”。但這種方法因所需要的專門材料相對缺乏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案例法在法律和醫學教育領域中的明顯成功激勵了商業教育領域。哈佛大學洛厄爾( Lawrence Lowell )教授在哈佛創建商學院時建議,向最成功的職業學院一法學院學習,學習其案例法。1908年哈佛商學院正式成立,案例法開始被引人商業教育領域。由於商業領域嚴重缺乏可用的案例,哈佛商學院最初僅借鑒了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法,在商業法課程中使用案例法。也正因為同樣的原因,在頭10年中,案例法在商業教育領域中的推行進展緩慢。1919年畢 業於哈佛法學院的多納姆(WallanceB.Donham)出任哈佛商學院院長,他敏銳地認識到商業教育需要自己的案例形式,且案例材料的收集將是商業教育中案例法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為此他專門為案例開發撥付資金.成立了商業研究處,並雇佣-批畢業生進人商業實踐領域收集和寫作商業案例。在1920-1925年間.商業研究處開發了大量的商業案例。這項工作既保證了商業教育有充分的案例來源,也保證了哈佛商學院作為商業教育中案例法的主要倡導者的地位。1925年,隨著商業研究處的撤消,教學人員開始承擔案例開發工作。此後,哈佛一直將案例開發當作案例教學的基本前提,為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著名的哈佛工商管理案例即是這項工作的重要成果。

案例教學法的適用範圍

  案例教學方法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前提,即學員能夠通過對這些過程的研究與發現來進行學習,在必要的時候回憶出並應用這些知識與技能。案例教學法非常適合於開發分析、綜合及評估能力等高級智力技能。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者、醫生和其他的專業人員所必需的案例還可使受訓者在個人對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高承擔具有不確定結果風險的能力。為使案例教學更有效。學習環境必須能為受訓者提供案例準備及討論案例分析結果的機會,必須安排受訓者面對面地討論或通過電子通訊設施進行溝通。但是,學習者必須願意並且能夠分析案例,然後進行溝通並堅持自己的立場.這是由於受訓者的參與度對案例分析的有效性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案例教學法的特色

  1.鼓勵學員獨立思考

  傳統的教學只告訴學員怎麼去做,而且其內容在實踐中可能不實用,且非常乏味無趣,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學員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但案例教學沒人會告訴你應該怎麼辦,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創造,使得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而且案例教學的稍後階段。每位學員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發表見解。通過這種經驗的交流.一是可取長補短、促進人際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種激勵的效果。一兩次技不如人還情有可原,長期落後者,必有奮發向上、超越他人的內動力,從而積極進取、刻苦學習。

  2.引導學員變註重知識為註重能力

  現在的管理者都知道知識不等於能力,知識應該轉化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實踐重效益的,學員一味的通過學習書本的死知識而忽視實際能力的培養,不僅對自身的發展有著巨大的障礙。其所在的企業也不會直接受益。案例教學正是為此而生,為此而發展的。

  3.重視雙向交流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員聽,聽沒聽、聽懂多少。要到最後的測試時才知道,而且學到的都是死知識。在案例教學中,學員拿到案例後,先要進行消化,然後查閱各種他認為必要的理論知識。這無形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是主動進行的。捕捉這些理論知識後,他還要經過縝密地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一步應視為能力上的升華。同時他的答案隨時由求教師給以引導,這也促使教師加深思考,根據不同學員的不同理解補充新的教學內容。雙向的教學形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學法的步驟

  1.學員自行準備

  一般在正式開始集中討論前一到兩周,就要把案例材料發給學員。讓學員閱讀案例材料,查閱指定的資料和讀物,搜集必要的信息,並積極地思索,初步形成關於案例中的問題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培訓者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學員列出一些思考題,讓學員有針對性地開展準備工作。註意這個步驟應該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學員如果準備工作沒有作充分的話,會影響到整個培訓過程的效果。

  2.小組討論準備

  培訓者根據學員的年齡、學歷、職位因素、工作經歷等。將學員劃分為由3~人組成的幾個小組。小組成員要多樣化,這樣他們在準備和討論時,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就多些,學員對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各個學習小組的討論地點應該彼此分開。小組應以他們自己有效的方式組織活動,培訓者不應該進行干涉。

  3.小組集中討論

  各個小組派出自己的代表,發表本小組對於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發言時間一般應該控制在30 分鐘以內,發言完畢之後發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組成員的訊問並作出解釋,此時本小組的其他成員可以代替發言人回答問題。小組集中討論的這一過程為學員發揮的過程,此時培訓者充當的是組織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時的發言和討論是用來擴展和深化學員對案例的理解程度的。然後培訓者可以提出幾個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和處理方式,組織各個小組對這些問題和處理方式進行重點討論。這樣做就將學員的註意力引導到方案的合理解決上來。

  4.總結階段

  在小組和小組集中討論完成之後,培訓者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員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這種總結可以是總結規律和經驗.也可以是獲取這種知識和經驗的方式。培訓者還可讓學員以書面的形式作出總結,這樣學員的體會可能更深,對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來各種問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案例教學法的要求

  1.講究真實可信

  案例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因此它應該具有典型性,且應該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的聯繫。但它一定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來源於實踐,決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虛構而作。尤其面對有實踐經驗的學員,一旦被他們發現是假的,虛擬的,於是便以假對假.把角色扮演變成角色游戲,那時鍛煉能力就無從談起了。案例一定要註意真實的細節,讓學員猶如進入企業之中,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學員才能認真地對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認真地分析各種數據和錯綜複雜的案情,才有可能搜尋知識、啟迪智慧、訓練能力。為此,教師一定要親身經歷,深入實踐,採集真實案例。

  2.講究客觀生動

  真實固然是前提,但案例不能是一堆事例、數據的羅列。教師要擺脫乏味教科書的編寫方式,盡其可能調動些文學手法。如採用場景描寫、情節敘述、心理刻畫、人物對白等,甚至可以加些議論,邊議邊敘,作用是加重氣氛,提示細節。但這些議論不可暴露案例編寫者的意圖。更不能由議論而產生導引結論的效果。案例可隨帶附件,諸如該企業的有關規章制度、文件決議、合同摘要等等,還可以有有關報表、台賬、照片、曲線、資料、圖紙、當事人檔案等一些與案例分析有關的圖文資料。當然這裡所說的生動,是在客觀真實基礎上的,旨在引發學員興趣的描寫。應更多地體現在形象和細節的具體描寫上。這與文學上的生動並非一回事,生動與具體要服從於教學的目的,舍此即為喧賓奪主了。

  3.講究案例的多樣化

  案例應該只有情況沒有結果,有激烈的矛盾衝突,沒有處理辦法和結論。後面未完成的部分,應該由學員去決策、去處理,而且不同的辦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假設一眼便可望穿,或只有一好一壞兩種結局。這樣的案例就不會引起爭論,學員會失去興趣。從這個意義上講,案例的結果越複雜,越多樣性,越有價值

案例教學法的評價

  1.案例教學法的優點

  (1)能夠實現教學相長。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師而且也是學員。一方面,教師是整個教學的主導者,掌握著教學進程,引導學員思考、組織討論研究,進行總結、歸納。另一方面,在教學中通過共同研討.不但可以發現自己的弱點,而且從學員那裡可以瞭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2)能夠調動學員學習主動性。教學中,由於不斷變換教學形式,學員大腦興奮不斷轉移,註意力能夠得到及時調節,有利於學員精神始終維持最佳狀態。

  (3)生動具體、直觀易學。案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真實性.由於教學內容是具體的實例,加之採用是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易於學習和理解。

  (4)能夠集思廣益。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獨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討論思考,學員在課堂上也不是忙於記筆記,而是共同探討問題。由於調動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開闊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學法的不足之處

  (1)案例的來源往往不能滿足培訓的需要。研究和編製一個好.的案例,至少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同時,編寫一個有效的案例需要有技能和經驗。因此,案例可能不適合現實情況的需要。這是阻礙案例法推廣和普及的一個主要原因。

  (2)案例法需要較多的培訓時間,對教師和學員的要求也比較高.

  3.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應註意的問題

  (1)案例討論中儘量摒棄主觀臆想的成分,教師要掌握會場.引導討論方向,要十分註意培養能力,不要走過場,擺花架子。

  (2)案例教學耗時較多,因而案例選擇要精當,開始時組織案例教學要適度,辦一次就辦好一次,辦出信譽來,不要一辦就濫。自己砸自己的牌子。

  (3)學員一般都具有實踐經驗,不必擔心討論不起來,但一定要有理論知識作底襯,即案例教學一定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7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案例教學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7.65.34.* 在 2009年4月13日 06:13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victor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2月23日 17:45 發表

案例教學必須在理論知識學習基礎上進行

回複評論
202.115.125.* 在 2011年4月16日 00:14 發表

“將學員劃分為由3~人組成的幾個小組。”3到幾個人?

回複評論
218.107.208.* 在 2012年8月24日 12:19 發表

202.115.125.* 在 2011年4月16日 00:14 發表

“將學員劃分為由3~人組成的幾個小組。”3到幾個人?

三人以上的意思

回複評論
林梓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11月20日 23:54 發表

通過案例導入理論知識

回複評論
117.136.7.* 在 2013年5月14日 08:09 發表

不錯哦

回複評論
106.56.43.* 在 2020年11月3日 21:04 發表

好難啊,這上的什麼課喲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