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产品开发战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产品开发战略(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

什么是产品开发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是指在现有市场上通过改良现有产品或开发新产品来扩大销售量的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是建立在市场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基础上,企业向现有市场提供新产品,以满足顾客需要,增加销售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激发顾客的新的需求,以高质量的新品种引导消费潮流。   产品开发战略是由企业现有市场和其他企业已经开发的而本企业正准备投入生产的新产品组合而生产的战略,即对企业现有市场投放新产品或利用新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额的企业发展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是企业对市场机遇与挑战、内部资源能力的优势和劣势所进行的全面的、前瞻性的思考和认识,也是做出的深思熟虑的选择和决定。产品开发战略能避免企业临时地、随意地、盲目地开发和进入一些没有市场价值的产品,而忽视了那些真正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机会。产品开发战略是企业产品开发的军事路线图,指引产品开发的方向和路标。

产品开发战略的几种战略

  (一)领先型开发战略

  采取这种战略, 企业努力追求产品技术水平和最终用途的新颖性,保持技术上的持续优势和市场竟争中的领先地位。当然它要求企业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雄厚的资源。譬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是创建于1929年的高科技电子公司,现已成为在全世界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的大型跨国公司。它主要生产移动电话、BP 机、半导体、计算机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并且在这些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多年来一直支配世界无线电市场。该公司1988 年的销售收入为85亿美元,纯利额为4.5亿美元,1993年销售收入增至170亿美元,纯利额达10亿美元,1995年的销售收入进一步增至270亿美元。 该公司始终将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基本方针, 摩托罗拉品牌移动电话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高达40%。该公司贯彻高度开拓型的产品开发战略 ,其主要对策有:

  (1)技术领先,不 断推出让顾客惊讶的新产品,公司进行持续性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建设高新技术基地。

  (2)新产品开发必须注意速度时效问题,研制速度快, 开发周期短。

  (3)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产品质量务求完美, 减少顾客怨言到零为止。

  (4)有效降低成本,以价格优势竟逐市场。

  (5)高度重视研究与开发投资,由新技术领先中创造出差异化的新产品领先上市,而占领市场。1994年该公司研究与开发投资达15亿美元,占其销售收入的9%。

  (6)实施著名的G9组织设计策略。该公司的半导体事业群成立G9组织,由该事业群的4个地区的高阶主管,所属4个事业部的高阶主管,再加上一个负责研究与开发的高阶主管, 共同组成横跨地区业务、产品事业及研究开发专门业务的"9人特别小组",负责研究与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定期开会及追踪工作进度,并快速、机动地作出决策。

  (7)运用政治技巧。该公司在各主要市场国家中, 均派有负责与该国政府相关单位进行长期沟通与协调的专业代表, 使这些政府官员能够理解到正确的科技变革与合理的法规限制。 该公司能进入中国、俄罗斯市场,就得力于这种技巧的应用。

  (8)重视教育训练。该公司全体员工每年至少有一周时间进行以学习新技术和质量管理为主的培训,为此每年支付费用1.5亿美元。

  (二)追随型开发战略

  采取这种战略,企业并不抢先研究新产品,而是当市场上出现较好的新产品时,进行仿制并加以改进,迅速占领市场。 这种战略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跟踪竟争对手情况与动态的技术信息机构与人员,具有很强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容易受到专利的威胁。

  (三)替代型开发战略

  采取这种战略,企业有偿运用其它单位的研究与开发成果, 替代自己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力量不强、 资源有限的企业宜于采用这种战略。

  (四)混合型开发战略

  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为准则, 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混合使用上述几种产品开发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的层次

  产品开发战略包括产品战略愿景、产品平台产品线、产品开发项目四个层次。

  1.产品战略愿景 是企业关于产品定位和市场目标的理念和愿景,它对下一层次产品平台的性质、演化和竞争地位提供指导。产品战略愿景是"瓜种",它从本质上决定了长什么样的藤,结什么样的瓜。

  2.产品平台 是企业核心技术的集合,是使企业所有产品线和产品根植于此的公共平台。产品平台开发包括产品平台概念评估、产品平台规划和产品平台开发。产品平台是"瓜的主藤",它为支藤和瓜提供养分。

  3.产品线 是基于产品平台的同类产品集合。产品线规划是一个分时段的,基于市场、竞争要求和资源状况的有条件的产品开发计划,它决定具体产品的开发路标和升级替代策略。产品线是"瓜的支藤",它将结出瓜。

  4.产品开发项目 是基于产品线规划的单项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线规划的具体实施是最终的"瓜"。

新产品开发战略

  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产品是指产品的结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功能用途与老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或显著的差异。它又分为全新产品换代新产品改进型新产品等几种情况。

  一、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出发点:

  (一)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通过问题分析、缺口分析细分市场、相关品牌归类等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来分析、满足顾客的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如:市场补缺战略,就是满足特殊顾客的要求,或者是顾客的特殊要求。著名的运动鞋制造商——耐克公司,通过市场调查,不断开发适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殊运动鞋,如登山鞋、旅游鞋、自行车鞋、冲浪鞋等,这样,就开辟了无数的补缺市场。

  再比如TCL。TCL决定投放彩电时,国内彩电市场早已拥挤不堪。长虹海燕金星飞跃凯歌等国产品牌自成体系,各据一方;索尼东芝日立松下外来品牌要挟东洋技术之强势冲击中国市场。更为严重的是,当时国内彩电市场已经供过于求。面对众多的相对成熟的国内外彩电品牌,TCL发现它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市场:当时国内高质低价的大屏幕彩电市场是一个空白。本土品牌尚没有开发大屏幕彩电,外来品牌大屏幕彩电价格普遍偏高,大众消费者无法承受,一时难以普及。TCL看准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趁虚而入,不失时机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终于取得了成功。

  (二)从挖掘产品功能出发

  所谓挖掘产品功能,就是通过功能分析、用途分析、品质扩展、系统分析、独特性能分析、等级设计、弱点分析等方法,来分析企业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挖掘产品新的功能、新的用途。在现成的产品的基础上挖掘新的产品功能,无疑是一条风险较小的能迅速获得市场认同的途径。这是典型的开发改进型新产品,既可以在技术上得心应手,又可以利用原有的产品商标来推广新产品。如在收音机的基础上采用自用录音技术,开发成收录两用机;在随身听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如自动倒带功能等。

  (三)从提高新产品竞争力出发

  新产品的竞争力除了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市场的客观需求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其它策略来提高新产品的竞争力。例如:抢先策略紧跟策略低成本策略等。

  (四)分析产品/市场矩阵

  企业也可利用产品/市场发展矩阵来寻找、发现市场机会

  现有市场 新市场

  市场渗透 市场开发

  产品开发 多元化增长

  1.市场渗透:即企业通过改进广告、宣传、短期削价、推销、在某些地区增设商业网点等措施,借助多渠道将同一产品送达同一市场,等措施,在现有市场上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

  2.市场开发:即企业通过在新地区或国外增设新商业网点或利用新分销渠道,加强广告促销等措施,将现有产品扩大、推广到新市场。例如,某产品只在城市市场销售,现决定扩大到农村市场。

  3.产品开发:即企业通过增加花色、品种、规格、型号等,向现有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改进产品。

  4.多元化增长:就是企业尽量增加产品种类,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或服务,扩大企业的生产范围和市场范围,使企业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析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条件,确定新产品开发方向

  (一)商业可行性

  检验商业可行性的结果将证实新产品或服务是否会有市场,顾客是否愿意购买你的新产品或接受你的服务,他们对你的新产品或服务究竟有多大的需求,你是否可以从新产品或服务中赢利。比如,某游泳池决定在其游泳服务的项目中增加一项健身服务。他们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顾客可以在游泳之前先锻炼一下身体。在组织了几场小组座谈会之后,他们得到了一些非常有利信息的反馈。于是他们决定先选一个点进行检验,结果也是非常好,于是他们决定继续进行新项目开发计划。

  (二) 企业内部条件

  企业必须检查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支持新产品的开发。这些能力包括技术能力、成本投入能力、经营网络能力等。

  1.技术可行性。检验技术可行性必须要求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品或服务能实现设计的功能。比如,某公司开发新产品的原型,将这种新产品安在一个正常的灯泡上可使灯泡的使用寿命延长10倍,市场前景非常可观,而且他们可以利用自己闲置的机器生产这种产品,但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找到一种能抗高温的粘合剂。他们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能力开发这种抗高温的粘合剂,若与国际上较先进和厂商合作开发,费用将远远超出利润,因此从整体上来分析,这是不成功的。

  2.成本投入能力。规模越大,资金投入越大,成本回收就越慢。如果没有数千万的资金准备和两年内准备回垅投资的思想准备,做高档品牌的结果一定没有好结果。LeviS牛仔第一次通过韩国代理商进入上海时.—年的时间烧掉了上千万元,不得不撤退就是不成功例子。

  3.经营网络能力。如果你只熟悉低档市场,拥有一批低挡产品的代理商。那么,你的产品定位最好定位在低档范围,否则,不仅会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另外开发新的商业网络也需要雄厚的资本,使企业不堪负担,更重要的是,重新开发商业网络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的类型

  企业开发什么样的产品,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产品开发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产品开发战略类型。

  (一)按产品开发的新颖程度进行分类,有四种战略可供选择

  1.全新型新产品开发战略。全新型新产品是指新颖程度最高的一类新产品,它是运用科学技术的新发明而开发和生产出来的,具有新原理、新技术、新材质等特征的产品。选择和实施此战略,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开发实力强,同时花费时间长,并需要一定的需求潜力,故企业承担的市场风险比较大。调查表明,全新产品在新产品中只占10%左右。

  2.换代型新产品开发战略。换代型新产品使原有产品发生了质的变化。选择和实施换代型新产品开发战略,只须投入较少的资金,费时不长,就能改造原有产品,使之成为换代新产品,具有新的功能,满足顾客新的需要。

  3.改进型新产品开发战略。所开发的新产品与原产品相比,只发生了量的变化,即渐进的变化,同样能满足顾客新的需求。这是代价最小、收获最快的一种新产品开发战略,但容易被竞争者模仿。

  4.仿制型新产品开发战略。开发这种产品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因此比研制全新产品要容易得多,但企业应注意对原产品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加以改造,并结合市场的需要进行改进,而不应全盘照抄。

  以上四种产品开发战略中,第一类开发战略,一般企业实施较难,只有大型企业或特大型企业在实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条件下,才能仿效;第二、三、四类开发战略,多数企业选择和实施较为容易,且能迅速见效。多数企业应着重考虑选择第二、第三和第四种新产品开发战略。

  (二)按产品开发新的范围和水平进行分类,有以下三类战略可供选择

  1.地区级新产品开发战略。这里所指的“地区级”,是指省、市、自治区一级。也就是新产品开发达到省、市、自治区一级水平的战略。凡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发和生产的新产品,本省(市、自治区)还没有这种新产品,某企业率先开和生产出来,经有关部门鉴定和确认,则属于本省(市、自治区)一级新产品。

  2.国家级新产品开发战略。这是指新产品开发达到国家一级水平的战略。国家级新产品,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新出现的产品。凡国外已率先开发和生产,国内尚没有这类产品,国内某企业率先开发和生产出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鉴定和确认,则属于国家级新产品。

  3.国际级新产品开发战略。这是指新产品开发达到国际一级水平的战略。国际级新产品是指:(1)在国际市场上尚未出现、本国某企业率先开发和生产出来的先进产品。(2)国外虽然已经出现某种新产品,国内企业在掌握国外新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性能更好、水平更高的同类产品,属于国际领先产品。

  以上三种新品开发战略,可以由低向高逐级选择和实施,即先选择第一级工区新产品开发战略,实施成功后再选择第二级即国家级新产品开发战略,这一战略实施成功后,再选择第三级即国际级新产品开发战略。凡条件好的,也可跳跃式开发,企业还没有地区级新产品,可直接开发国家级新产品;有些企业拥有地区新产品,但还没有国家级新产品,只要条件允许,可选择开发国际级新产品的战略。

   四、实施新产品开发战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研究

  (一)关于新产品的创意问题

  发现市场机会,寻求新产品创意,提出新观点的可能有各种人员。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是一大来源,但更为广泛的来源在企业外部,如中间商,专业咨询机构、教学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特别是广大消费者,他们的意见直接反映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倾向。因此,企业必须注意和各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归纳和分析,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在这方面经常采取的方法有:

  1.询问调查法。即通过上门询问或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搜集意见和建议,作为分析的依据,从中寻找和发现市场机会。

  2.德尔菲法。即通过轮番征求专家意见来从中寻找和发现市场机会。

  3.召开座谈会。如召开消费者座谈会、企业内部人员座谈会、销售人员座谈会、专家座谈会等,搜集意见和建议。

  4.课题招标(承包)法。即将某些方面的环境变化趋势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招标或承包,由中标的科研机构或承包的专门小组(或人员)在一定期限内拿出他们的分析报告,从中寻找和发现市场机会。

  5.头脑风暴法。亦称“操脑术”活动,即将有关人员召集在一起,不给任何限制,对任何人提出的意见,哪怕是异想天开,也不能批评。通过这种方法,来搜集那些从常规渠道或常规方法中得不到的意见,从中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市场机会。

  (二)关于新产品的营销问题

  1. 为新产品定价。新产品定价分为受专利保护的创新产品的定价和仿制新产品的定价。

  (1)受专利保护的创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撇脂定价和渗透定价。撇脂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犹如从鲜奶中撇取奶油。企业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有些购买者主观认为某些高价商品具有很高价值。渗透定价,即企业把它的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2)仿制新产品的定价战略:要开发某种仿制的新产品的企业面临着产品定位问题,它需要决定:在产品质量或价格上,其产品应定位于何处。就新产品质量和价格而言,企业有九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优质高价策略;优质中价策略;优质低价策略;中质高价策略;中质中价策略;中质低价策略;低质高价策略;低质中价策略;低质低价策略。如果市场领导者正采取优质高价策略,新来者就应采取其它策略。

  2.促销新产品。制定一个营销计划,说明你将如何把新产品投放目标市场并加以促销。该计划应包括媒体、采购点、邮寄点或其它计划使用的广告方法。如果通过销售队伍销售产品,那么需要制定一些销售战略,需要为销售人员提供新产品所需要的促销工具和有关信息。这些工具包括销售手册、最新的价目表等等。如果利用营销代理或广告代理,那么在你做出开发新产品的决定之后,你应让他们参与以后的一些过程。他们能帮助你决定什么方法是推销你新产品的最佳方法。

  3.把新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企业需要制定一个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交货计划。如果你是向零售商销售,这时你需要事先拿到他们的订单,并确立一个交货的方法。如果企业提供的是新的服务,一定要确保员工都受到足够的培训,能有效地提供服务。简而言之,你需要针对把新产品交到市场的所有后勤问题制定一个详细计划。

  (三)关于新产品商业化问题

  在新产品上市以前,企业应做好以下决策:何时推出新产品,何地推出新产品,向谁推出新产品,如何推出新产品。

  1.何时推出新产品。指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决定在什么时间将新产品投放市场最适宜。例如,如果某种新产品是来替代老产品的,就应等到老产品的存货被处理掉时再将这种新产品投放市场,以免冲击老产品的销售,造成损失。

  2.何地推出新产品。指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决定在什么地方(某一地区、某些地区、全国市场或国际市场)推出新产品最适宜。选择市场时要考察这样几个方面:市场潜力,企业在该地区的声誉,投放成本,该地区调查资料质量的高低,对其它地区的影响力以及竞争渗透能力。此外竞争情况也十分重要,它同样可以影响到新产品商业化的成功。

  3.向谁推出新产品。指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把分销和促销目标面向最优秀的顾客群。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利用最优秀的顾客群带动一般顾客,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费用,扩大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如何推出新产品。企业管理部门要制定开始投放市场的市场营销战略。这里,首先要对各项市场营销活动分配预算,然后规定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从而有计划地开展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应选择一个最适宜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在最适宜的地点,向最需要新产品的顾客,以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新产品。如法国白兰地通过给艾豪威尔总统做寿,借势生势,集广告、公关等手段于一体,将市场渗透、开拓、扩张并行,成功地进入并占有了相当份额的美国市场;河南仰绍酒1997年以为董建华先生做寿为由,进入香港市场与法国白兰地进入美国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借助世界瞩目的1997香港回归达到了向国际市场渗透的目的。

柯达的新产品开发战略

  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柯达公司在世界照相领域中的霸主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创新技术、突破生活”是柯达公司传统的座右铭,也是柯达的成功之本。

  柯达的创始人乔治·伊士曼20岁时,就对照相机感兴趣,虽然没有积蓄,他却开始着手研究照相干板。为了实现这一梦想,1881年1月,他把自己极端珍视的5500美元的积蓄作为准备资金,在罗契斯特创立了照相干板制造公司。干板的制造,比原来的湿板更困难。但从玻璃板的干板到软件,就一步一步接近照片的大众化。这个公司便是伊士曼·柯达的前身,当年乔治·伊士曼27岁。乔治一边制造照相干板,一边对照相机的全部构造及性能进行仔细研究,他一直想制造出一种操作简单的照相机。经过7年的苦苦研究,终于研制出一种小型口袋式照相机,命名为“柯达第一号”。

  此后,柯达公司还连续推出“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和“立即显像摄影机”,可以说是在世界照相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次突破。

  柯达公司认识到,某种类型照相机若能长期销售就可盈利累累,但同时又要顾及业余摄影爱好者玩腻某型照相机之后就减少购买软件的倾向。因此,柯达的策略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推陈出新,让新一代的青年接触到新型的柯达相机。于是,1969年柯达公司就想秘密设计一种“立即显像摄影机”。当时,这种相机已经问世,著名的“拍立得”公司已经制造出即时显像的相机SX-70,只是最初SX-70在使用时须将保护乳剂的保险纸撕开丢掉,这等于制造垃圾,但“拍立得”也着手改良这种相机。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柯达公司的首脑们并不过分紧张,在位于罗契斯特的柯达总部,主管们显得异常沉稳和镇定,他们总是善于控制业务变动的步伐,从容地开发与发展多种新产品,掌握每一种产品的寿命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也是柯达一贯的管理领导艺术。

  根据它稳步求胜的战略,“即显相机”经历了周密的研制过程。公司先确定这种相机与软件大致具备的优势,然后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在克服“用户不满意”上下功夫。所以,新产品务必要廉价。其次,必须容易操作,以消除用户因技术欠佳难以驾驽相机的恐惧心理。最后,必须保证质量,不能让用户在摄影效果上失望。正如即显部主任麦克尼斯所说:“用户真正关心的是这部相机是否能比较容易地照出色彩艳丽的摄影佳作。”根据这些要求,成立了特别小组,从工艺方面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到1971年初夏,研究人员提出了3种软件设计的方案,供管理部门选择,同时,也附呈每一种方式所需的开发费用。

  决策部门批准了最佳方案,分别在英国、法国、美国开始推行。执行小组的成员包括生产、推销与研究三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工作十分艰巨。例如,为了解决聚焦问题,执行小组决定柯达即显照相机的镜头应该很小,这会产生背景深远的效果。可是镜头圆径一小,通过的光也较少,执行小组只好决定采用较目前软片快4倍的高速乳剂胶卷。但这种胶卷的研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于是柯达公司组织1000多位研究人员,在美国与西欧从事此胶卷的开发。直到1972年初,塞格领导的特别执行小组,从3种化学软片中选定了可以产生瑰丽色彩的一种,一个月以后,小组终于找出了能大量产生性能特快的快速感光乳剂的方法。最后,感光乳剂在美国试制,经柯达总部罗契斯特实验室的加工,而后又获得法国控制乳剂专家的协作使其更加完美。

  柯达公司新照相机的不断发明,也直接扩大了它的软片市场。1952-1963年柯达公司在研制“袖珍型全自动相机”期间,同时改制了古老的软片,为了便于安装,柯达首先设想把软片与匣子合成一体,发明匣盒软片,增加快拍机会,这种软片比通常的软片增加25%的长度,而且价格低廉,最便宜的只有10美元,这在软片市场上可谓是一次开拓。

  柯达公司享誉世界的声誉,除以上业绩之外,还跟它改良影印机的成功分不开。20世纪50年代后期,柯达就在光电照相机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在影印机市场上,有技术领先、实力强大的世界影印机巨头金禄和万国商业机器公司与之竞争。金禄早在1960年就以914型影印机首先进入市场获得成功。多年来金禄的影印机畅销全球,几乎独占市场。而万国商业机器公司当时也有10%的市场份额,柯达是迟来的新手,因而遇到许多巨大的难题。

  柯达公司并没有甘拜下风,而是以其稳健的作风作出抉择,要制造一种最新的产品。通过对影印机市场的调查,了解到用户的兴趣在于产品的品质、快速、可靠与简便。在对市场的需要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后,经过综合平衡,柯达决定所生产的新产品专门为大公司服务。柯达要夺取市场,必须使自己的新产品在技术性能方面超过其他公司,于是制定了新产品开发的优质战略。1967年,一名叫沙莱的人发明了一种新的文件重组反馈器,这种装置能自动处理一堆需要复印的原件。沙莱给各大影印公司致函,寻求被采用的机会。金禄公司寄了一张空白表格让他填写,但柯达公司却立即委托专利律师打电话和沙莱直接洽谈。当时,尽管柯达对沙莱的发明没有马上利用,但却很快取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几年后,柯达公司影印实验室对沙莱的文件重组反馈器进行了研究改进,柯达的工程师终于使它圆满地运行。于是柯达影印机可以一面复印,一面装订。这就比其他要等复印全部完了之后才能装订的影印机多了令人羡慕的优越性。另外,给新产品的“必备”条件帮了大忙的还有INTEL公司推出的8008号微处理器,它使柯达影印机健全了“故障排除系统”。

  当一系列难题终于得到解决之后,柯达公司的EK影印机开始上市。这种影印机由于能一边复印,一边装订,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它的多功能性,即使是老牌的金禄公司万国商业机器公司也望尘莫及。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产品开发战略"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18.65.78.* 在 2008年1月8日 13:21 发表

难道说开发战略就没有缺点吗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