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Z计划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ABZ计划(ABZ plan)
目录 |
ABZ计划(ABZ plan),是美国创业家、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任何时候,围绕职业规划都要有ABZ三个计划[1]。
其中,A计划是主计划,通常是当前所做的主要工作。B计划是A计划的替代方案,是A计划有变时采用的计划或者比A计划更好的计划。Z计划是底线计划,让人生有路可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虽然赶不上变化,也容易出现计划谬误,但没有计划,如同无头苍蝇,很容易误入歧途。
例如,实施PDCA循环的第一步,就是计划;而年度计划、生涯规划,分别介绍的是年度、一辈子两种时间刻度下的计划。不同时间刻度的计划,实际上就意味着,计划具有时间上的结构性。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结构,计划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ABZ计划的具体内容[2]
PLAN A:稳定意识
即你目前所做的,自己擅长,并且能获得稳定收入的工作,以及基于此工作对未来的规划。
PLAN A能保证你的基本生存,甚至体面生活。如果照此计划,没有发生太大变动,你可以有一个较稳定的生活。
PLAN A你需要投入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把它做到极致。
PLAN B:超车意识
即超车跑道,虽然PLAN A能保障你的生活,但如果你并不满足于此,那PLAN B就是你的更大抱负,即使在实施PLAN A时,你也从未放弃为它努力,你关注新趋势,学习新技能,那么在下个风口来临时,便有可能抓住机会迎风而上。
这份计划能让你实现弯道超车,尽可能地完成阶级跨越。
很流行的一句话是:“工作之外的8小时,才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根本的差别”。显然,PLAN B就是8小时之外的事情。
PLAN Z:兜底意识
即资产规划,非劳动性收入,持续收入。即使暂时失业,或因为意外无法工作,也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
PLAN Z前期需要你花很多心思,需要投入很多投入时间精力,需要你提前做好规划,资产配置,当你的管道建立了,接着就是享受让资产为你工作即可。
PLAN Z开始得越早越好,因为复利效应需要时间才能体现。
PLAN Z产生的收益,是非劳动性收益,它能让你在AB计划都失效时,为你遮风挡雨,为你兜底。
ABZ计划,表面上,是一种职业规划理念。但背后是一种纵观全局的思维模式,不仅运用在个人职业规划,财务规划、人生规划也是如此,只有多方考虑,你才能在风浪来时,临危不乱。
1、主攻A计划。
A计划是我们的主攻计划,通常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以及基于这份工作所做的未来规划。
无论这份工作,是经过行业分析、行业选择后所选定的岗位,还是理想工作之前的过渡工作,我们都要努力做好。
遵循二八法则,我们要把80%的时间、精力等资源,都用在A计划上,尽可能精进能力,成为专业人士,并争取获得头部效应。
作词人林夕有一个朋友,在美国移民局办理移民申请,看到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中年妇女,也在排队申请拿美国绿卡。
朋友很好奇:“这样的人,怎么有勇气申请美国绿卡?”
于是,朋友上前搭话,了解到这位妇女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只读完小学,英语表达也很弱。因为女儿在美国,她也想申请美国绿卡。
她申报的理由是:“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申请表后问:“你会什么?”
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非常轻巧而流畅地在一张彩色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她就剪出一幅非常逼真的动物图案。
移民官看呆了,一边看一边鼓掌,连连点头:“OK!OK!”
于是,这位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中年妇女,绿卡申请被移民官通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很多文化水平高得多、但身无长技的人,申请美国绿卡却被移民官拒绝。
听完朋友说的这个案例,林夕感叹说:“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样拿得出手。”
正所谓“一俊遮百丑”,A计划的目标就是,追求单点极致,至少也要在一个相当的范围内,相较别人有显著的优势。
如果做不到单点极致,可以差异化竞争,采用多维竞争策略,组合多个维度,实现多维度的综合竞争优势。
比如说,一个程序员如果技术做不成大拿,可以组合沟通维度,追求成为沟通能力最强的技术尖子。
如果你是一艘船,人生就是一条航道,你应该有意识地开辟一条主航道,投入大部分资金、时间、精力,让这艘船,在这条航道上畅通无阻,不至于触礁、沉没、停滞不前。
上述观点,与A计划的定位异曲同工,意即:在明确目标后,投入自己80%的资源,持续行动,以N阶行动者自我要求,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深度。
2、并行B计划。
只有A计划,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风险很大。
原因在于,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一切都在加速演化。每一个行业都可能出现颠覆式创新,即便只有微创新,累积到一定程度,虽然名义上还是那个行业,本质已经大不同。
比如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属于媒体行业,但媒介不同,行业本身就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因此,我们在主攻A计划时,还是遵循二八法则,把20%的资源用来观察硬趋势,并行B计划,为之做积累。
比如说,以2007年苹果的智能手机iPhone发布为起点,不少人就敏感地发现,移动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新媒体也只是其中的小领域。
于是,不管此前A计划是什么,有很多人已在移动互联网并行B计划。例如,开发App,或者在微信公众号上尝试发布文章等。
运用历史观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会发现,有一批记者的收入下降;还有一批人,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
在这个过程中,完全脱离原有的行业或岗位,跨界挑战会更大;如果是基于技能迁移,相对更容易一些。例如,从传统媒体切换到新媒体,有相当多技能可以复用。
但不管哪一种方式,如果没有施行B计划、主动创造机遇,这一切都没有可能。
问题在于,很多人只有A计划,没有B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B计划,并不是停留在兴趣爱好的水平,而应该像斜杠青年那样,能够进行价值变现,获得收入。
比如说,业余的时候,给新媒体供稿,稿件质量要达到被录用的水平;虽然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收入不多,但如果全职,就能得到相当的收入。
如果没有这样的B计划,我们就会很脆弱。一旦A计划出现变数(这几乎是必然的,连乔布斯都会被董事会踢出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我们就容易手足无措,难以应变。
比如说,反脆弱中,提到,2017年,国内某通讯设备巨头的一名老员工,因为公司调整收缩亏损业务被裁员。被通知裁员后,他抛下家人,直接跳楼身亡。
如果他有靠谱的B计划,相对就能够从容应对裁员,而不会绝望到丧失生存的勇气。
最糟糕的情况是,不但没有B计划,而且在施行A计划时,没有持续精进,无视灰犀牛事件的逼近,停留在舒适区,只是一个熟手,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力逐渐贬值。
一旦到了这种时候,即便行业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只是出现风吹草动,也容易降薪、失业。
要提醒的是,就像产品有产品生命周期一样,特定的行业和企业,也有生命周期,有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有A计划是不够的,还要有B计划。
3、保障Z计划。
有了替代的B计划,风险控制已达到一定水平,但还不够,还需要实行保障性的Z计划。
Z计划通常是资产性计划,即财务自由中提到的被动收入、非劳动性收入。例如,理财获得的利息、收益,出租房产或投资项目获得的租金、分红等。
通常来说,并行的B计划,由于此前只花20%的资源,变成新的A计划,要恢复甚至超越A计划的收入,往往需要一段过渡时间。
在这个时候,如果要保证工作和生活质量不下降,就必须有一定的储蓄,保证现金流的稳定。
比如说,A计划遭遇失业的黑天鹅事件,B计划刚开始有收入,要6个月后才能恢复到原有A计划的收入,就要有Z计划的收入来应急。
要提醒的是,有相当比例破产的企业,账面上还是盈利的,只是因为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现金流枯竭,只能破产倒闭。
类似的,不少人也有房产,但由于要支付房贷和生活开支,每月月光,手上没有现金,只要出现一些意外事件,例如家人生重病,就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
有保障性Z计划的人,会对此早做准备,通过购买保险、保障现金流在可以接受的下限以上等,以备不时之需。
总体而言,ABZ计划的3个计划,各有用途。
A计划是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收入的主要来源,求稳,重在精进。
B计划是事业的后备组成部分、收入的次要来源,求变,重在替代。
Z计划是人生的风险控制部分、收入的应急来源,求保,重在风控。
也就是说,通过组合施行A计划和Z计划,立于不败之地,再通过B计划寻求更大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B计划替代原有A计划,变成新的A计划,仍然要并行实施新的B计划。同样,Z计划应急透支后,要做好补充。
- ↑ 里德·霍夫曼,本·卡斯诺瓦,钱峰.至关重要的关系[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 ↑ 你有Plan A,你或许有Plan B,但你有Plan Z吗?.新人直通车.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