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滴滴出行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滴滴打车)
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DIDI)

  滴滴出行官方网址:https://www.didiglobal.com/

目录

滴滴出行的简介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

  旗下业务包含面向中高端用户群体的滴滴专车,面向大众群体出行的滴滴快车,绿色节能环保的拼车业务滴滴顺风车,给企业带来实惠与方便的滴滴企业用车,为车主群体提供代驾服务的滴滴代驾。

  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

滴滴出行的发展历程

  2012年7月10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过3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广,9月9日在北京上线。

  2013年4月,完成B轮融资:腾讯集团投资1500万美金。

  2013年10月,艾瑞集团发布打车软件唯一一份行业报告:滴滴打车市场份额59.4%,超过其他打车软件市场份额之和。

  2014年5月,产品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寓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2014年8月,滴滴专车上线,进军商务用车领域。

  2015年2月14日,滴滴与快的宣布实现战略合并。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

  2015年9月9日,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新Logo——一个扭转的桔色大写字母D。滴滴新Logo的颜色延续了滴滴原有品牌色桔色,设计上采用了滴滴拼音首字母D的抽象化设计,一方面象征着微笑,表达了“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企业理念,另一方面,也抽象描绘了道路形象,代表了滴滴所处的行业。

  2016年1月11日,滴滴公布了2015年订单数,声称超过Uber成立6年累计的10亿订单数:“在过去一年里,滴滴出行全平台(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企业版)订单总量达到14.3亿,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2015年所有出租车订单量(约8亿,数据来源:IBISWorld及Statistic Brain)的近两倍,更是超越了已成立6年的Uber刚刚在2015年圣诞节实现的累计10亿订单数。”

  2016年8月1日,Uber据悉将把中国业务与滴滴出行合并,UBER CHINA与滴滴合并后的公司估值据悉为350亿美元,UBER将取得合并后公司20%的股权,滴滴则将投资10亿美元在UBER。

  2016年8月份,滴滴出行首次宣布进入租车领域。

  2017年5月18日,滴滴出行获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2018年2月,滴滴出行成立战略业务事业群,包括:战略部、国际事业部、金融事业部。

  2018年7月19日,滴滴出行宣布与软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将在日本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2018年8月6日,滴滴出行宣布,公司旗下汽车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

  2019年08月05日,滴滴出行宣布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

  2019年11月19日,中国网约车企业滴滴出行宣布在哥斯达黎加正式运营,其业务覆盖首都圣何塞等主要城市。

  2020年7月20日,滴滴出行官方在微博正式宣布,旗下滴滴拼车更名为“青菜拼车”。

  2021年6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实现营收为422亿元。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DIDI"。

  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公告称,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2021年7月3日,滴滴副总裁李敏回应称,看到网上有人恶意造谣说“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另外,相关恶意造谣者虽然已经主动删帖,但我们坚决起诉维权。[1]

  2021年7月4日,据国家网信办消息,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下架。随后,滴滴出行在其官方微博就被网信办下架一事发表回应称,滴滴坚决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已于7月3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App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已下载滴滴App的用户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机师傅的接单不受影响。[2]

  2021年12月3日,滴滴出行在微博表示,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

滴滴出行的大事件

滴滴出行的发家之路

  滴滴出行的开始离不开其创始人程维,程维,原是支付宝B2C事业部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支付宝产品与商户之间的对接。

  2011年,公司派遣程维北京出差,由于打不到出租车未能准时与客户见面,被客户数落了一通。由此让程维有了做一款打车软件的想法,成为了程维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2012年,程维从支付宝辞职。与老同事王刚一起投资成立了小桔科技,开始研发智能打车软件。2012年9月9日,滴滴打车正式上线。[3]

  当时第一版滴滴上线之初,还略显粗糙,响应率只有50%,也就是说,如果乘客点击“我要打车”,一半的可能会发送成功,一半的可能毫无反应。

  而后市场上兴起了网约车的浪潮,滴滴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有中国第一款问世的网约车平台“摇摇招车”、“百米出租车”等,据说,滴滴其中一个策略就是在软件中加入检测用户手机的功能,如果用户手机原来装了摇摇,有滴滴后,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是否卸载摇摇。[4]同一时期,北京市交通委要求打车软件必须核验出租车司机真实身份,并禁止加价功能的出现,百米出租车对此言听计从,而滴滴则并不严格把关司机身份,且鼓励加价功能的使用。

  2013年初,北京出租车电话叫车平台96103曾试图将百米、滴滴、易道等平台统统纳入统一的系统管理,多方共享数据,但由于这项工作推进缓慢,百米在漫长的等待中消耗殆尽。而滴滴在同一时期则通过与地图导航软件的合作,获得了可观的用户数量。统一平台此后不了了之。[5]

  就这样,经过市场轮番的厮杀之后,主流市场仅剩滴滴和快的两家。滴滴与快的之战,从根本上说,是腾讯阿里之战。这场大战,腾讯和滴滴烧了14亿,阿里和快的烧了10亿,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双方无休无止地补贴,打车几乎都要免费了,这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方式。[3]

滴滴出行与快的合并,完成7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6]

  2014年Uber决定入军中国市场。为了生存,滴滴与快的达成战略合作,合并为滴滴出行,共同抵抗Uber。由此滴滴成为了互联网三巨头百度,阿里,腾讯同时投资的唯一一家公司。

  2015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

  2016年,合并后的滴滴出行成功完成7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令其估值升至近280亿美元,超越房屋短期租赁网站Airbnb,成为全球第三大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这是全球未上市企业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之一。

  除股权投资外,招商银行还将为滴滴牵头安排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中国人寿对滴滴进行了20亿人民币(约3亿美元)的长期债权投资。这就是说,本轮滴滴出行的实际融资金融高达73亿美元。

  在这一轮滴滴出行的投资方列表上,除了现有投资人腾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软银外,还出现了苹果Apple)、中国人寿蚂蚁金服和其他一些新投资人。

  这是滴滴快的合并后完成的第二轮融资。

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7]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中国邮政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8]

  2016年8月1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滴滴出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中国邮政成为滴滴出行的战略投资人。未来,双方将立足各自优势领域,整合资源和运营经验,探索并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合作。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华、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出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康宁、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李国华表示,随着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技术和服务模式,实现转型突破,是中国邮政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邮政拥有强大的网络资源,滴滴出行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协同潜力,双方的合作将为用户带来更优质、更便利的服务。

  程维表示,中国邮政在品牌以及全国市场的网点覆盖与服务优势,是共享出行行业进一步拓展、落地的宝贵资源。通过与中国邮政的战略合作,滴滴出行将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和丰富的移动出行服务。

11.27滴滴系统崩溃事件

  2023年11月27日晚间,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馈滴滴出行APP疑似故障,无法定位,显示网络异常。随后滴滴出行致歉称,由于系统故障,晚间滴滴App服务出现异常,经紧急修复,目前正陆续恢复中。[9]

  11月28日早上,滴滴出行发文称,经技术团队连夜修复,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用户可下载滴滴App使用打车服务。骑车等服务还在陆续修复中,所有可开锁或未关锁的青桔车辆均可免费骑行。[9]

  这次突发事件无疑将带来巨大影响。滴滴此前在官网发布的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Core Platform Gross Transaction Value)915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总交易额725亿元,按照三季度92天来计算,日均交易额约为7.88亿元。从订单来看,滴滴在第三季度的核心平台总单量达到35.79亿单,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总单量为28.78亿单。以此计算,中国出行业务第三季度日均单量达到3130万单。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滴滴若系统崩溃12小时,损失的交易额或将过亿元,损失订单量约千万单。[9]

  崩溃原因分析

  滴滴官方回应称“由于系统故障,滴滴App服务出现异常,经技术同学紧急修复,目前正陆续恢复中。”但对于系统故障的具体原因——究竟是内部业务调整还是外部攻击,滴滴官方并未给出明确解释。[10]

  一位通信行业工程师马先生分析了以下可能:“一是内存或资源不够,资源限制,包括CPU、内存、存储等,如果应用程序占用过多资源或用户量暴增,可能导致系统或应用程序崩溃;二是程序错误问题,处理异常、内存泄露、不稳定的代码等导致;三是安全漏洞可能被网络攻击,导致应用程序受到攻击,从而导致崩溃或异常行为;四是操作系统可能存在问题,某些版本未及时更新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崩溃。”[11]

  对于滴滴闪崩背后的原因推测,360安全专家分析称,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系统更新升级过程中出现了编程错误、逻辑错误或未处理的异常情况。一般情况下,互联网厂商发布更新都会在晚上,与滴滴发生故障的时间也能对应,当然业务升级维护是放量更新,但现在滴滴全平台、全业务都故障了,说明肯定是他“家里”的问题。[10]

  二是服务器故障:比如滴滴的核心机房,可能恒温恒湿环境出了问题,导致服务器过热、CPU烧了,或者核心机房所在地发生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这种情况下,硬件需要重新更换,里面的服务软件也需要重新配置,恢复周期相对较长,但这个可能性比较小。[10]

  三是第三方服务故障:滴滴的后台架构可能使用了第三方服务或者组件。如果第三方出了问题,也可能会影响滴滴的正常运行。但出于安全性考虑,滴滴可能不会将核心业务托管给第三方,这个可能性也较小。[10]

  四是攻击层面,如DDOS攻击:黑客采用分布式拒绝服务的方式,抢占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导致用户无法访问,但这点的可能性不高,因为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不会导致数据出错,而且滴滴从体量上来说,有足够的成本和能力去对抗。或者其他网络攻击:某些黑灰产团伙可能会通过拖库盗取数据,然后在暗网上售卖,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会有误操作,破坏了数据库。[10]

  以及有可能发生了网络攻击黑客对滴滴的底层数据、业务代码进行了加密。据披露现象,用户的账单和打车数据都算错了,存在一定可能是滴滴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主动暂停了业务。近期勒索攻击事件屡屡发生,月初,某金融机构就是因为遭遇勒索病毒攻击造成了业务停摆。[10]

  但网络安全公司专家孙甫表示,如果是来自外部的黑客攻击,公司一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声明。他的猜测更集中于滴滴发生了内部重大业务调整,或有新业务接入原系统,但没有做好预案,导致关联业务或关联系统出现重大故障,这是大公司系统故障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可能性包括员工违规操作或误操作,导致整个系统停产;员工误操作或违规操作导致内部系统或系统端口意外暴露,如员工为了方便远程办公,把3389、445等端口暴露在外,端口一旦暴露,就有可能打破一切隔离措施;或内鬼恶意行为,如前两年曾发生过微信供应商微盟的核心工程师因对公司不满,人为删除大量的用户数据,导致系统一度停止服务,很多数据最终也无法恢复。[10]

  但需注意的是,此次滴滴事故爆发后,滴滴体系产品全线崩溃,并未发生容灾设备及时响应进行辅助的情况。容灾(Disaster Tolerance)是指在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操作破坏等的灾难发生时,在保证生产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保持生存系统的业务不间断地运行。[10]

滴滴出行的主要功能

  滴滴专车

  2014年8月19日,滴滴专车在北京公测,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务约租车群体。

  滴滴快车

  2015年5月7日,滴滴快车在杭州上线 ,是一种优惠出行服务。

  滴滴顺风车

  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定位于共享出行服务,定价比滴滴快车低。

  2018年5月16日,滴滴公布顺风车阶段整改措施,顺风车用户标签和车主评价功能全部下线,车主每次接单前需进行人脸识别。在继续评估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时,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接单在22点之前但预估服务时间超过22点的订单,在出发前会对合乘双方进行安全提示。

  2018年8月27日,滴滴出行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

  滴滴代驾

  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驾宣布上线,采用“起步价+公里数”的计费方式,同时为司机提供“结伴返程”功能。

  滴滴公交

  2016年6月1日,滴滴巴士战略升级,正式启用全新品牌“滴滴公交”,提供实时公交、包车、班车服务。

  滴滴租车

  2016年8月,滴滴租车业务在上海测试运营,采取全程线上化服务及免费上门送取车模式。

  滴滴优享

  2017年2月28日,滴滴出行发布了滴滴优享,并率先在南京试运营。滴滴优享介于快车、专车服务之间,为乘客提供舒适度与经济化相平衡的标准化出行方案。

  滴滴小巴

  2016年12月15日正式上线,该产品主要解决城市主干道之外的最后三公里出行需求,实现用户与公交站点及地铁站点的行程接驳,产品首期已在北京、成都部分区域开通。

  滴滴AI

  基础平台方面于2019年5月9日发布,滴滴将集中对外开放其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场景感知、地图、出行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和服务能力,相关技术服务已经成功赋能汽车、城市交通、物流、金融、IoT等领域。

滴滴出行的优势

  “滴滴出行”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完美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滴滴的价值本质上是帮助大家出行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服务的增值。滴滴出行匹配用户和司机的需求,减少司机的空载提高效率。截至2015年9月,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滴滴已占据国内出租车叫车软件市场99%的份额。据预测,2015年GMV将达到120亿美元,而规模化必然伴随着不断延展的品牌冲动。滴滴每天实现300万出租车订单,超过300万的专车订单,峰值223万的顺风车订单,业务覆盖全国360个城市

滴滴被罚80亿![12]

  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经查明,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一是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二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三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四是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五是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六是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七是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八是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此前,网络安全审查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处罚依据

  此次对滴滴公司的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与一般的行政处罚不同,具有特殊性。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结合网络安全审查情况,应当予以从严从重处罚。一是从违法行为的性质看,滴滴公司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监管部门要求,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置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于不顾,给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且在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情况下,仍未进行全面深入整改,性质极为恶劣。二是从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看,滴滴公司相关违法行为最早开始于2015年6月,持续至今,时间长达7年,持续违反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2021年9月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2021年11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三是从违法行为的危害看,滴滴公司通过违法手段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相册中的截图信息、亲情关系信息等个人信息,严重侵犯用户隐私,严重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四是从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数量看,滴滴公司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达647.09亿条,数量巨大,其中包括人脸识别信息、精准位置信息、身份证号等多类敏感个人信息。五是从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情形看,滴滴公司违法行为涉及多个App,涵盖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强制收集敏感个人信息、App频繁索权、未尽个人信息处理告知义务、未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等多种情形。

  综合考虑滴滴公司违法行为的性质、持续时间、危害及情形,对滴滴公司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的主要依据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

滴滴回应

  7月21日,滴滴出行回应:今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对此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服从,严格按照处罚决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深入自查,积极配合监管,认真完成整改。 ​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陈维城.滴滴副总裁回应“数据打包给美国”:数据存放国内,坚决起诉维权.新京报,2121年7月3日
  2. 环球时报.滴滴出行回应.澎湃,2021-07-04
  3. 3.0 3.1 私人财富管理圈.反垄断下,滴滴的前途和钱途.腾讯新闻.2021-06-29
  4. U吐槽.滴滴的发展史,程维的发家史,别再问滴滴何去何从了.博客中国.2018-09-26
  5. 华夏时报.滴滴前途未卜:发迹史就是一部与主管部门的斗争史.财经综合报道.2016-10-15
  6. 滴滴出行完成7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估值达280亿美元.和讯新闻.2016-6-19
  7. 当所有媒体都爆料滴滴-优步中国合并后 滴滴终于官宣了.华尔街见闻.2016-8-1
  8. 中国邮政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 成战略投资人.腾讯财经.2016-8-16
  9. 9.0 9.1 9.2 滴滴崩溃12小时:乘客下不了单,司机休息避险,出了什么故障.齐鲁壹点.2023-11-28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滴滴全国大面积崩溃后 专家分析事故真实原因或涉内部业务调整.第一财经.2023-11-28
  11. 滴滴宕机十余小时 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次系统故障.新京报.2023-11-28
  12. 《网信办就对滴滴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答记者问》.人民网.2022-07-2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Mis铭,LuyinT,182****5579,滴滴,Llyn,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滴滴出行"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