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校园传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校园传媒(Campus Media)

目录

校园传媒简介

  校园传媒是指面向高校大学生的媒体形式和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市场推广活动,是当今学生最常接触到的传播媒体,它是一种面向广大师生,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传播媒介。传统校园传媒有:报纸、杂志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传媒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出现了电视台、广播台、网站、微博等新兴的传播媒介

校园传媒特点

  1.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产品的接受度和知名度主要依赖于其在高校市场内,也就是学生消费圈内的口碑,是利用关系营销手法的重要市场

  2.容量大。资料显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将超过1600万,如果大学生年平均消费每人5000元,年消费将高达800多亿,对商家和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的形成,也将占据未来整个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份额

  3.开发成本低。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校园市场消费集中,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这样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些。而且,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延续性。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企业占领这个市场不仅会带来短期商品效益,而且,当代大学生一代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品质生活,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消费的主导力量。

  6.文化的独特性。高等学校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高校文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的热潮,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加速传播与扩展,这种趋势将会打破以往校园文化仅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存在的现象,并将全国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使得文化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消费热点

校园传媒的发展[1]

校园传媒的初期发展

  自第一份校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办的《北洋大学季刊》问世以来,中国的高校报刊杂志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国千余所高校 80%以上都创办了自己的校报。校报作为最早出现的校园传媒类型发展至今,为在校的学生与外界建起了沟通桥梁。早期在校学生,由于受到条件与环境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处于半封闭状态。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后,久而久之学生与实际产生了脱节的现象,校报虽然职能有限但是从侧面对这一情况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校报作为最初的校园传媒,它的出现为之后各类新兴校园传媒做了很好的铺垫。作为最早的校园舆论工具,校报不仅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手的外界信息,还要逐渐完善本身的职能,成为一个展示平台。校报的受众有限,而且单方面接受性较强,长期开发成本相对较高,没有可观的收益,所以这种相对古老的校园传媒基本上是由学校的党委、团委承办。相比之下,在校报之后出现的的校园广播具有了新的空间。校园广播是小功率 FM 广播的一种,很多大专院校、中学甚至小学,现在已经大量采用校园 FM 广播方式播放英语节目或其他节目,频率范围通常在 76-87MHz 之间,绝大多数收音机都能接收到信号,校园广播出现的初期大多数学生采用个人收音机收听。但随着电视的出现,大多数听众逐渐放弃了收音机,为了保证校园广播的收听率,大多数学校在校园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立了公放设备,并且将广播的内容节目化,增添了娱乐性。这两种相对出现较早的校园传媒在如今因为受到诸如网络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新兴传媒的冲击,都处于受众有限的状态,但随着这两种传媒类型的转型,它们为自己开辟出了一片新的领域。校报、校园广播逐渐放弃了对受众数量的需求,成为了一个单一的展示平台和教育平台,直接和学校教育、成果接轨,显示出了其不可替代性。

校园新兴传媒的出现

  网络电视平板电脑手机新媒体作为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媒体形态,在满足随时随地互动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等热门的新媒介已经充斥满了当代大学生活的各个角落,博客QQ、微信、飞信等新的传媒形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们以更新及时、图文并举、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欢迎。这些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校园媒体模式,成为学生重要的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校园媒体的发展。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开放性、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教学逐步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数字化校园电视台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能力,并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的视像网络教学平台。另外校园电视台可以让学校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对学校重大事件进行记录宣传,请学校里面各个科目的佼佼者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以供同学和老师观摩共同学习等等。简单的来说,校园电视台的出现是校园传媒由静态向动态、由不可见向可见转变的一大飞跃。同样校园电视台在带给学生新奇感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所以在今天,绝大多数校园电视节目都是由学生一手制作完成的。校园电视台出现后校园传媒的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网络的普及为校园传媒带来了新鲜血液。网络作为一个完全公开化、人人皆可参与的领域,它所能覆盖的范围在短时间之内超越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集合了展示、舆论宣传等多种效用于一体,在各种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约成本,成为了现在大多数人使用率最高的传播形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将编辑好的图片、文章、视频、音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并且获得最大的传播范围。网络宣传之所以在今天一跃成为校园传媒中最重要的存在,是因为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主要的受众人群,而网络也是学生最为便利、快捷获得信息的途径。

校园传媒市场分析

  1、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普遍增强,这是不可阻挡的社会变化,其消费心理更趋合理,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他们的口号,同时开放的校园也为他们活动提供的广阔的空间,大学基本与社会融为一体。

  2、当代大学生多是20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基本上都是有四个长辈的“小皇帝”,在消费上属偏高消费群体,并且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富家子弟更多地进入大学校园,进一步带动了高消费群体的增长。

  3、由于中国大学是宽进严出模式,因而学生多在高中紧张学习,而进入大学后反而变得轻松,开始寻求消费的刺激。

  4、学生初步社会,往往是有钱无处花,消费对象相当盲目,传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场所正在淡化,新一代的年轻人正在寻求突破,消费缺口大量涌现。

  5、激烈的职业竞争和低就业率迫使更多的人提前进入社会,体验生活。

  6、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其在人生各阶段的地位和权力,因而对于品牌的推广和延期有长远意义。可以预见,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将有当代大学生引导,企业品牌宣传从校园做起,将为您构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营销市场

  以北京为例,随着近几年高校的连年扩招,北京在校人数达230万之多,按每人每天消费10元计算,全年消费约100多亿元,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学生可直接间接的影响到家庭和朋友)。

  校园潜在市场亟待开发,根据《校园传媒》工作组统计:北京各大高校学生对“教育教学、时尚美容、招聘培训、医疗医药、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旅游保险服装服饰、中介服务“等消费需求巨大!

校园传媒的潜在问题[1]

  首先,校园媒体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市场化下的媒体相比,校园媒体虽然没有盈利上的经济压力,但这样的现实也造成了学生媒体形态不具独立性。一些高校校园媒体管理制度,如在媒体工作分析媒体机构职位描述、人员考核、日常管理等诸多问题上存在认识盲点。由于管理经验上欠缺,面对突发情况时难以发挥优势、调动资源开展好相关工作,这对整个校园媒体活动开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校园媒体发挥应有的文化建设作用。

  其次,信息传播的效果不够理想校园媒体以学生团队为主,宣传方案无非常见的横幅、海报、传单等传统形式,而校园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内容水平、美工以及后台管理系统市场化专业媒体有较大差距。校园内的新闻本身又以活动讲座类消息居多,浅层消息多,缺乏深度和自由度,所以整体的传播效果欠佳,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认知。学生对校媒的选择,是出于求知心理需要的选择,是对知识的渴求和自我完善的探索。在校园媒体宣传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单向的传播过程,缺少互动和反馈。而且各个校媒自身发展平台小,相互之间又缺乏交流和协调,导致许多机会流失,眼界难以拓宽,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也为整体传播效果设下障碍。

  再次,校园媒体内部文化匮乏,缺乏创新思维经调查发现,现在校园传媒说教性多,互动性性少,很多人对自己所在的校媒没有归属感以及成就感,内部凝聚力相对比较低。即便有的人想把校媒作为自己的家,也难以在这个“家”里面找到家的感觉。一个媒体的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基础,人心不齐,集体思维的活跃性就难以激发,从而使得校园新闻采写和报道的过程中缺乏创新角度,亮点难寻。另外,校园媒体创新不够。校园传媒组织承办活动时依旧还处在“套用模版”的状态中,没有变革、缺乏创新。这使得在校学生对此失去新鲜感,热情自然就有所降低。

校园媒体发展展望[1]

  随着近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持续扩招,高校群体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一个传媒领域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面对校园传媒的困局,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强校园传媒的社会桥梁意义,发挥大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校园媒体要进一步联接联合社会媒体合作发展。校园传媒发展至今一直依赖于学校部门的支持,但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开始有少量的传媒公司进入校园,开始承办一些小型的宣传活动,策划校园公关活动、企业招聘会、品牌营销活动、创业论坛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传媒组织很可能将在校园落脚,成为校园传媒的一部分,而校园传媒也可以与社会传媒以联合研发、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合作经营等方式进行战略性合作,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路子。

  第二,校园媒体要适时地推进市场化运作。就目前校园媒体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还依赖于学校部门经济上的支持,缺少自主话语权,在未来的几年内校园传媒必将脱离束缚,发挥自身在校园内的受众优势,与校外商家联合,推动校园媒体的市场化,启动校园营销新机制,适时、适地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校园营销,比如开展校园音乐节、校园赛事赞助、校园路演兼职招聘会等活动,开展校园品牌传媒活动的代理等。

  第三,校园媒体要进一步转型创新在转型期尽力开发出新的运作模式是校园传媒能长期立足于学校的重要资本,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有足以吸引眼球的新鲜内容、有分工明确的创作团队对于校园传媒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在此基础之上必须打破过去的陈规旧律,唯有创新,才能获得稳固的发展。校园传媒的创新要深入校园群体、关注大学生所思所想,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各类就业信息,拓展视野。围绕校园盛事,把校园文化与商业营销有机结合,以专业化的操作,要在校园媒介资源上全面渗透传播,制造节点区域的轰动效应。校园传媒应专注于对校园文化的打造和传播,关注于当代大学生个人创意、社团活动及大型全国大学生赛事等多元性文化,要支持新兴的文化理念、大胆的创新精神,致力于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孵化有生命力的原创文化、推进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对这些文化进行整合并使之能补充、丰富并构成多彩生姿的新校园文化。校园传媒要实现校园营销全传播的矩阵,通过公关、媒介、互动服务平台,提供品牌校园营销全案代理、公关活动策划执行、校园媒介投放代理、品牌校园传播策略咨询、校园网络互动传播、校园媒介整合营销、校园长效互动营销服务,以此推动校园传媒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王彦哲.浅谈校园传媒的发展.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05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赵丽娜,Mis铭,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校园传媒"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