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教育发展战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教育发展战略

  教育发展战略,它是根据一国或一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科技、社会诸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定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总任务,以及为实现总任务所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措施。它是指导教育发展的对策和策略,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因此,也应当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育发展战略的原则

  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和确立,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所谓量力而行从哲学的角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办主客观条件所允许的事。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相联系看量力而行,我们可以看出它明显地表现出以下规定性:

  一、条件性

  我们在选择教育发展战略和考虑发展速度的时候,一定要从我们的主客观条件出发。马克思主义讲尊重条件,创造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是能动性与条件性的辩证统一,不是无条件论,也不是唯条件论。

  二、适度性

  一定时期的人力、财力力、经济承受力、社会承受力的加总(不是简单的相加)与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我们在这个时期可能有的教育发展的最快速度的基础与极限。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既积极又稳妥的教育发展速度,应与极限速度之间,有一个恰当的间隔,这叫留有余地。

  三、不平衡性

  既然是量力而行,因而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得快一些,条件差的地方,要解放思想,创造条件,但不要盲目攀比。我们的目标是整体发展,但也不排斥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不平衡到平衡。

  四、协调性

  教育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也就是说,既要从教育发展的微观层次着眼,也必须考虑教育的宏观整体协调问题,否则宏观总量失衡,协调遭到破坏,也必然会影响教育微观层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与量力而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仍将处于一种资源严重约束状态中。这就要求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既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又要立足国情和现实。具体来讲,这种选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战略思想的选择

  1、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的选择,是对于教育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也就是除了要深入分析中国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外,重要的是要把教育发展放到社会环境中,并联系国际大背景进行考察,要比较全面地分析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和要求。

  2、面对21世纪,中国教育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影响和要求,具体如下:

  1)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及要求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2)世界范围内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和要求

  我国科技的发展要迎头赶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在世界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我国新一代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要适应并积极促进科技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有益于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新的变革,关键也取决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3)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要求

  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强弱和经济发展的快慢,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能力。而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主要取决于人才素质,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所以说,人才已构成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4)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影响和要求

  我国将在21世纪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意味着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我国走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使得未来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有迎接新世纪各种挑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基本的素质与能力。

  面对21世纪经济、科技、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和要求,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应当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教育发展与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二、战略目标的选择

  1、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未来较长时期内教育事业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目标。广义包括:规模、结构、师资、设施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狭义主要是指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面对21世纪,影响中国教育发展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和人口。战略目标的选择处于经济和人口两级拉动的矛盾之中:

  人口多——要求扩大教育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低又限制了教育规模的扩大;

  经济起飞——要求提高教育程度——人口多有制约教育程度的提高。要在这两极拉动的矛盾盾中寻求教育的适度规模,实现经济、教育、人口的良性循环。

  3、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今后我国教育工作奋斗的总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面对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4、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更大发展,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

  三、战略对策的选择

  教育发展战略对策的选择,是指选择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策略,这方面的选择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选择,教育观念方面的选择,教育结构配比方面的选择和教育保障体系方面的选择。

  1)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选择,主要是指如何处理教育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有集权为主逐步过度到有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2)教育观念方面的选择,主要是要解决如何建立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时空的大教育观的问题。

  全是空的大教育观,即在时间上,教育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他们所需要时的一切学习机会。在空间上,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而且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这就要求建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反映和要求,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标志。

  个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更需要时时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相结合。要把学校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其中必须明确的是:

  (1)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在他们走出校门以后也能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而又相互贯通的教育系统。

  (3)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上的公共教育机构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群众科技、问话后东,建立社区教育体系。

  3)教育结构配比方面的选择,主要是指如何处理满足人们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同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这种教育结构配比的一般规律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高等教育,再扩展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4)教育保障体系方面的选择,主要是指解决好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从物质层面保障教育经费的问题。

  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办学体制将由政府完全包揽,逐步转变为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新体制,形成公立学校、企业办学、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与此相适应,在物质保障体系方面,将改变政府拨款是经费来源唯一渠道的作法,建立和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大力发展校办企业、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的物质保障体制。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教育发展战略"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