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媒介教育大众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媒介教育大众化

  媒介教育大众化是指针对我国当前的传播环境及现实需要,提出的向公众普及媒介知识及媒介运用技能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媒介教育大众化的意义

  如上所述,媒介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对公众所进行的有关媒介知识及媒介运用技能和方法的教育,应当说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大众化教育。

  要在我国实现媒介教育的社会化和大众化,其根本意义在于,要使普通民众能够认识和掌握媒介传播的基本知识及运用技能,从而知道怎样运用大众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生活以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成为媒介积极、主动、有效,并且有为的驾驭者。

  当前,在我国实行媒介教育的大众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1.社会与民众的自身需求

  在当前信息传播普遍存在,而且其社会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信息环境中,一方面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强,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提升自身信息判断、识别和选择能力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

  面对潮涌般的信息洪流,普通民众迫切需要了解怎样才能更好地借助媒介传播选择与获取对自己有益、有用和有效的信息,特别是需要了解怎样才能更好地借助大众媒介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参与国家和享十会的活动,当然也需要了解怎样抵制大众媒介的消极传播,行使对大众媒介的批评与监督权利。因此,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适时地向普通百姓普及媒介知识,传授媒介运用的技能和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

  概括起来,媒介教育可以满足人们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1)获取有效信息

  面对潮涌般的信息传播,人们需要学会及时对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区分哪些是有效和有用信息,哪些是无效和无用信息,并加以正确的选择。特别是对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联的信息,更是希望能够及时、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从而能够更好地趋利避害。

  (2)抵制有害传播

  如今人们面对的信息传播环境可以说是越来越复杂。形形色色的各种信息所汇成的信息潮流滚滚而来,里面难免会出现“泥沙俱下”的情况。其中自然会夹杂着一些诸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信息等“垃圾信息”,造成信息失常与信息污染,对社会和公众产生消极影响。在这种状况下,人们需要掌握相关知识来判断和识别媒介传播中哪些新闻与信息是对自己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从而自觉地抵制有害传播,防止陷入“传播陷阱”。

  (3)行使民主权利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家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方面制度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日益增强。要有效地运用大众媒介行使自己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人们需要知道,怎样才能借助大众媒介获取各种政府上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大众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见解,行使自己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所以,大众媒介运用,已成为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社会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4)承担监督责任

  大众媒介作为一种信息传媒,其话语权力属于一种公共权力,是用来为社会与公众服务的,因此,其传播行为理应接受社会与公众的监督。以使之能够始终按照公众的意愿,遵循新闻与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行事。

  人们需要知道自己作为公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批评与监督媒体的越权及违规行为方面负有哪些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行使这些权利,承担这些义务和责任。

  总之,民众需要通过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及媒介运用技能与方法的把握,提高自己识别媒介、选择媒介、运用媒介和批评与监督媒介的能力

  2.信息传播环境的现实需要

  新的世纪把世界带人了一个充满变革与发展的时代,也把世界带入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变数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传播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态势,给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媒体格局和舆论格局的巨大变化,由此也带来了整个信息传播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重大变化。在信息传播中充满诸多优势的互联网技术迅速攻破了信息传播的地缘壁垒和政治壁垒。它可以使某一区域性的舆论热点迅速传到世界各地,造成舆论影响的国际化、跨区域化,这被称作舆论传播中的“蝴蝶效应”。

  而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式和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变化,使得适应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成为现代丰十会公众的一种生存本能和现实需求。面对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面对民众的这一系列变化,怎样才能使民众保持警觉,调整心态,提高对各种信息与新闻传播,以及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影响的判断力、识别力和批判力,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文明成果,自觉抵制外来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前适时地实施对民众的媒介教育,对于提升民众的判断力、识别力和批判力至关重要。只有让我国民众及时、准确、全面、充分地了解当前的信息传播环境与社会文化状态,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才能使他们在复杂的、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汇的现实环境中辨明方向,从容应对。

  3.媒介批评的必然诉求

  “媒介批评”,是社会与公众依据其价值判断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一种评价活动。它足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当拥有一种权利,也是其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和责任。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社会批评,需要公众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参与,需要他们主动地发挥作用。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大众媒介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人们对其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大众媒介传播中的那些违法、违纪、违规和违反道德的,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传播行为,人们自然要加以评说,要进行批评和监督。大众媒介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有效功能,减少传播失误和负面影响,也需要自觉接受社会与公众的批评和监督。这是大众媒介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舍此,它将失去民众的信任,失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而要让民众具备批评和监督媒体的自觉意识.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对民众进行媒介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

  综上所述,向民众普及媒介知识,实行媒介教育大众化不仅是社会与民众的自身需求,也是信息传播环境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新闻媒介接受民众批评和监督的必然诉求。

媒介教育大众化的内容

  1.普及媒介基本知识

  媒介教育,首先要让民众了解有关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大众媒介有哪些特征、属性,有什么功能、作用,大众媒介传播有哪些基奉原则、规律,等等。掌握了这知识,有助于民众知道怎样识别媒介,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媒介的种类、传播的内容及形式;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媒介能获得最有效的信息;知道在什么样的媒体上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益的传播内容和自己乐于接受的有效的传播方式;知道怎样才能减少接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知道怎样才能抵制有害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知道哪些是对媒介传播的合理要求,而哪些要求是大众媒介无法承担和难以傲到的,等等:

  2.传授媒介运用技能

  认识媒介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运用。媒介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在民众能够有效地运用媒介上,不但使他们能够从媒介传播中获得对自己劳动、学习、工作、生活及娱乐的有效和有益的信息。更重要的还在于使他们能够知道怎样借助大众媒介来行使自己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有效地参政、议政的权利。

  具体说,要使民众知道怎样利用大众媒介来维护国家及相关法律所赋予自己的各种权利,如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等,知道怎样运用大众媒介对国家机关及公务人员决策、上作.作风等情况发表意见.开展批评,实行监督。当然。也包括帮助民众掌握怎样运用大众媒介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各种合法权益。这是一个民主与法_制国家赋予民众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民主和法制国家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传播媒介批评理念

  媒介批评理念是一种现代理念实行媒介批评是现代媒介传播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培养民众对媒介的批评和监督意识是媒介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普及媒介教育.要让民众知道在现代社会中开展媒介批评不但对于规范媒介行为,提升传播质量具有重婴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培育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更是有着重大社会意义.进而帮助民众确立对开展媒介批评和监督的自觉意识,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尽到责任,帮助媒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缺点失误,更好地为社会与公众服务。说到底.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媒介教育,关键在于要让民众掌握识别媒介、选择媒介、运用媒介和监督媒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驾驭媒介,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这应是媒介教育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媒介教育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媒介教育大众化虽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先例,但在我国内地迄今依然还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上作。实施媒介教育大众化,是提高民众文明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一件益在人民、利在社会、功在国家的事情。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做好媒介教育上作,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及做法。

  1.建立媒介教育相应的督导与协调机构

  媒介教育大众化,是一项需要全丰十会参与和支持的社会系统上程,因此,首先需要建立一定的织机构来督导和协调此项上作。例如在香港就有专门的传媒教育协会负责此事。在我国内地要实施此项上作,建议由宣传或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包括媒体、学校、文化单位等在内共同组成的相关机构,负责此项上作的组织、协调。这需要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加以重视并予以适当投入。

  2.形成媒介教育的社会化系统

  教育的基础在青少年,主要阵地在中小学。普及媒介教育同样须以中小学为基础,同时吸收社会文化及教育机构参加,形成丰十会化的教育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此项工作。同时,还可通过职上文化教育、业余社区教育等多种渠道和形式来开展普及性的媒介教育,使无论男女老幼,以及何种职业的群众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获得媒介知识及运用技能和方法。

  3.编写媒介教育的普及教材

  开展大众化的媒介教育,关键要有适用的教材。有了好的教材,许多人通过自学的办法同样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编写适合于向不同人群普及媒介知识的教材。这种普及性的教材与新闻与传播院校的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通俗性和实用性。如果说专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和训练学生掌握为社会与公众服务的媒体操作专业技能的话.那么,面向大众的媒介教育主要在于普及媒介知识,培养民众掌握和运用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法。

  媒介教育普及教材建设,可以由一些新闻院校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教授担负教材编写任务。

  4.发挥新闻与传播院校媒介教育的骨干作用

  媒介知识普及教育应当属于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新闻与传播院校需要将其作为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补充,给予支持和配合。有条件的新闻与传播院校可以选择一两所中小学或一两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先做些试点工作。再逐步推开。

  同时.还可在校内面向其他科系的学生开设新闻与传播知识的选修课程和课外讲座.向非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普及媒介知识。特别是在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方面,新闻与传播院校更可以多做些上作。如派专业教师为中小学和社会上组织的媒介教育培训班授课;接受中小学和社会上承担媒介教育课程的人员来校参观,访问和进修、提高等等。

  5.开发媒体机构媒介教育的宝贵资源

  媒体机构不仅仅是信息产品的制播机构.同时也可以成为媒介教育的培训机构,因为它有义务帮助公众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以增强媒介收受的有效性。扩大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因此.媒体机构须建立同教育机构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主动承担媒介教育的相应责任.真正做媒介教育的强大后盾。例如.可以安排一些有经验的记者和编辑承担一部分媒介教育课程。也可以在自己的媒体上开辟专门的栏日或节日,来推广媒介教育。

  媒体机构的媒介教育形式除了新闻节日、信息节日外,还可以通过文化娱乐节日等方式,以增强媒介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6.加强媒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媒介教育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十分重要。比方,如何将媒介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中:如何依靠政府及社会组织的支持与配合搞好媒介教育?如何建立相应的督导与协调机构来促进媒介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得到启示,求得办法。另外.我国同行还可以寻求同国外媒介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资源,交流经验,形成合作机制.以促进媒介教育上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 郑保卫.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新闻界,2010(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媒介教育大众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