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全球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媒介全球化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动应该是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于本地范围内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媒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
媒介的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跨国型媒介企业的出现。媒介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跨国公司在物质、人力和资本资源上占有优势,但是在如何向全球推销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或人进入其他国家方面,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天热优势。媒介作为文化的最佳载体,显而易见能够促进跨国贸易、各种文化娱乐等媒介产品的全球性的运营,在此情况下,跨国媒介企业应运而生。默多克创建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跨国传媒公司之一,集团经营的业务基本涵盖了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媒介产品。跨国型媒介企业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媒介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第二,媒介经营管理方面呈现快捷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先进的媒介通讯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国家、区域间的联系快速而便捷,公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及时地交流和分享信息,进行公务商谈和处理。信息和知识的无国界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得以充分体现。媒介全球化将庞大的世界变为一个人们感觉近在咫尺的地球村,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媒介产品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流通,传统的国际分工模式和贸易格局被打破。以默多克所创立的新闻集团为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它就与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新闻媒介业务合作。1999年3月,其新闻集团北京代表处成立。第二年,卫星电视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成为首家获准在上海设立代表处的境外传媒公司。媒介的快捷性、多元化与开放型的特点,恰好迎合了全球化条件下大众对于信息的及时性、多样性的需求。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期间,中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增强,国际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在政府职能方面,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对于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和调控的单一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多采用间接的手段进行宏观性、政策性和战略性的调控,原来的媒介单位由单一的“党的喉舌”、社会舆论引导者的身份,逐渐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转变,媒介企业不仅肩负着舆论引导者的政治责任,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媒介不仅在数量上飞速增加,而且结构上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以报纸为例,1978年,中国报纸总数为186种,大多是党政机关报,版面少,信息容载量极为有限。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报纸1943家,报业传媒集团100家,报纸期印刷量超过2亿万份,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晚报、都市报、晨报、商报和青年报为主体,行业报为补充”的完整报业体系,更有3家报业集团实现了上市目标。其次,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得以开拓创新。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媒介从业人员在坚持媒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如广告经营管理领域的展开,2008年底,报纸广告收入占到全国广告市场总额的17%左右,成为企业广告投放的首选媒体之一。同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得到更大程度的强调,如深度报道、电视谈话类节目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第三,网络媒体的加入使媒介舆论监督力度的不断提升和民众表达机会得以实现。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大众传媒虽然拥有规模巨大的受众市场,廉价的人力资源,潜力无限的广告市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从中央到省、地、县的四级媒介构成体系和较为先进的硬件媒介配套设施,但是与发达国家传媒业的发展水平相比,我们尚有较大的差距。首先,虽然我国媒介企业的数量众多,但是普遍经济实力不强,媒介成分和经营结构单一,媒介的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在世界媒介200强和电视100强的排行榜中,只有中央电视台勉强入围。由于我国目前还不允许跨地区、跨媒介种类的经营,很多资源无法共享,形成媒介市场僧多粥少,经营格局以广告为主的局面。其次,体制上存在缺陷,媒介市场无序、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虽然我国媒介从政治控制走向经济控制,但并未真正形成相应的市场调控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体制改革仍局限于修修补补,造成了许多媒介行为的失范。第三,媒介产品的娱乐化、媚俗化倾向。在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媒介为了市场占有率主动或被动地迎合受众的需求,降低媒介产品的品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在媒介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虽然难以绝对避免,但这毕竟不是媒介健康成长的正确路径,甚至会因此而失去民众的普遍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