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危机传播[1]
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如何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
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2]
国外对于危机传播的研究有着相当长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危机传播研究发端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它被用来预测假设的政治形势,其目的是防止类似危机的发生,并预测采取措施的价值。1962年在泰勒(TY101)案例中,危机传播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拓展到商业、企业领域。1989年埃克森(ExxonValdez)石油泄漏事件使危机传播计划广泛应用在商业和企业管理,并开始进行危机传播的次一级学科研究。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危机传播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其中,1996Valujet飞机案例是综合应用各种理论的代表。伦斯(Reinsch)形象地把危机和组织传播研究称为多样的、正在进化的领域。
我国对危机传播的研究,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前,主要局限于企业公关领域,更多地是以管理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而在SARS危机出现后,每一个中国人亲历了政府主管部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危机的过程,从而亲身感受到了处理危机传播的重要性。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以传播学为核心,系统探讨危机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应对策略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成果也直接应用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相关单位应对危机的实践,极大丰富了危机传播的实证研究。其中2004年第四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美、澳、英、中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和管理界人士,就科技和媒体在重大危机应对中的地位、作用、规律和有效措施展开研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危机传播研究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危机事件产生发展的基本过程看,危机传播主要呈现4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突发性。美国学者斯蒂芬.巴顿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一定的损害。危机事件往往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例如我们对地震等灾害还无法准确预报,对SARS这样的新型传染病也无法预先认识,对类似美国911事件那样的恐怖袭击也很难绝对严密防范。而这种事件本身的突发性决定了危机传播过程的突发性。在很多时候,危机的出现不可预知,在事件发生的初期,相关事实的人际传播、言语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链条的形成,往往并不以事件主体的意志为转移。
2.聚合性。危机虽然就其本意来说是危险和转机并存的一种状态,但危机早期所呈现的则是其破坏性甚至是灾难性,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将可能演变为更大范围的社会危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全局。当前,危机事件存在着规模和频率上升,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加强的趋势。俗话说: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危机的传播,常常会导致事态严重恶化,并且呈现热点聚合的效应。与该危机事件有关的方方面面的情况都会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
3.迅捷性。现代社会中,由于交通、通讯和各种社会生产、配送设施的高度发达,人类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危机的扩散往往非常迅速,演变非常迅速,时间非常紧急,危机一旦爆发,常常势不可挡,既具有突发性,又具有快速扩散性。特别是现代社会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新闻都能为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所知晓,借助网络媒体的介质,现代社会危机传播中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广度超越了以往任何的时代。比如,今年的苏丹红一号事件,一则新闻波及世界所有的区域;而同样我国一个媒体报道啤酒甲醛超标事件甚至导致一些国家迅速将我国啤酒下架禁售,等等。
4.牵连性。危机的牵连性是指危机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某一个危机事件的报道往往会影响到相关的领域,一个危机的爆发可能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连锁反应。牵连性表现为二方面:一是同质牵连,是指与危机具有相同和类似品质的人、事或者产品受到牵连;二是因果牵连,是指某一种危机导致相关危机的爆发;三是扩散牵连,是指由于危机造成的心理恐慌使得人们把危机人为扩大到那些根本不存在危机的领域。例如,2001年媒体对于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用旧馅做新月饼一事曝光,不仅给全国的冠生园月饼带来了致命打击,而且对整个中国月饼生产企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在2003年5月20日加拿大顶级牛肉的出产省阿尔伯特省确认一头牛患有疯牛病后,整个加拿大的养牛业遭受重创,当年牛肉出口下降90%;而2003年爆发的SARS危机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