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目录 |
[编辑]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
[编辑]
根据马勒茨克(Gerhard Maletzke)的定义,大众传播须符合以下特征:
- 公开的(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范围所囿)
- 利用科技发送手段
- 间接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
- 单向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不发生角色互换)
- 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最显著特征。
- 面向分散的群体(受众是匿名的,无阶层和群组之分)。
[编辑]
其中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编辑]
- 赋予人物、事件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
- 美国社会学家P.F.拉扎斯菲尔德和R.K.默顿在《大众传播,大众兴趣和有组织社会行为》(1949)一文中认为,大众传播可以使社会事件和人物等正当化,树立威信,得到显著地位;也可使之威信扫地,败下阵来。
- 社会控制中介作用。
- 模拟社会环境。
- W.李普曼在《舆论》(1922)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概念,认为报纸给人们提供的消息和知识,即“头脑中的影像”能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环境的作用。60年代末期以来,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对生活的冲击和渗透作用,使人们又提出信息环境及其现代人性特点的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