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竞争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企业绿色竞争力(Green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目录 |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体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其内涵集中表现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方面。发展度指绿色竞争力的直接目标是企业发展和盈利;协调度指企业与环境并进退;持续度指竞争力的长期优势地位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从本质上概括了绿色竞争力的内涵,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表征和评价依据。
把实现绿色竞争力的途径分为五大步骤:绿色生产、绿色管理体系、绿色供应链、绿色营销、绿色财务核算。这五大步骤涵盖从生产、采购、物流,到管理体系、营销等所有的经营环节,彻底把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中。
一、绿色生产
首先要做到绿色研发设计和绿色生产。这是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最基础的一步,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制造大国而言,这却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否绿色,必须从研发设计源头抓起。松下电器(中国)正在推行“绿色计划”,承诺用 3年时间,使在华30多家工厂全部实现清洁生产——不污染环境,不使用有害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再如国内的康佳电子,它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改造,实现了无铅化生产,并对回流焊、波峰焊等关键设备进行升级。
目前很多受到环境处罚的企业,大多是因为生产环节没过关,如过量排放废气、废水,噪声超标等。可以预见,国家的环保法规和处罚力度都将更严格,谁都不可能侥幸逃脱。
二、绿色管理体系
绿色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国际通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评估、环境意识培养、机构和职责制定、环境指标计划等内容。目前在国内,家电和电子消费类企业推行较早。如联想已经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计划、绿色商务管理计划等,推动国内PC行业环保标准的提升。
环保是很多国际知名企业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之一。如前面提到的:索尼按环境标准把供应商划分为5个等级,而最高等级就是看有没有通过 ISO14001认证。沃尔玛也是如此,无法达到环保标准的供应商,将中止与其的所有合作。如果没有严格的绿色管理体系,也就意味着,将失去很多合作伙伴和商机。
三、绿色供应链
把绿色理念融入采购、设计、物流和销售等环节。富士能拥有完整的绿色采购体系,其中,对有害化学物质的限制就多达几百种。通用汽车则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能耗和排放,比如帮助供应商提高环保能力、资源利用率等。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惠普,它采用大量包装方法:将多个产品放入一个大而且打开后能重新盖紧的箱子。这主要是为了降低包装的废料,同时也大大降低收取、存放及使用的处理费用。惠普还使用了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工具,让工程师在开发产品时,能够减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
四、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企业获得绿色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环节,要通过相关营销活动,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引导消费者重新识别品牌价值,并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这样,企业可以巩固其绿色产品市场地位,开拓绿色市场容量。譬如,诺基亚已经推出多款环保手机,由此获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同时,它还在全球85个国家建立回收废弃手机和配件的收集点。北大方正也提出绿色电脑概念,从设计到装备都融入环保理念。
五、绿色财务核算
绿色财会核算用来衡量绿色成本和绿色收益,其中包括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收益。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是被当作重要资产来经营的。很多跨国公司在公布年报的同时,还公布绿色年报,以说明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和收益。在很多发达国家,这些绿色财务指标,都是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数据,甚至能影响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
- 1.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
消费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和倡导绿色消费。虽然现在我们也倡导绿色消费,但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大众对于绿色消费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食品等行业,停留在安全、健康等低级层面上。事实上,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又有益于自然生态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凡是推行绿色消费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以政府为辅。因此,改变社会公众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参与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创造绿色生活之中,只有这样,绿色产品才有市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才有动力源泉。
- 2.引入生态竞争,推动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变。
在绿色竞争力的强弱影响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情况下,要求企业的竞争模式应从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市场竞争与生态竞争的双重竞争模式转变。在市场竞争中加入生态竞争的成分,将企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同时取得经济价值的增值,这实际上也最大化了社会价值。在“双重竞争”模式下,拥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会因为具有独特竞争力而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先进企业就值得我们学习,它们遵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生态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企业的再造与转型,追求企业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者的统一和最大化,实现现代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如美国的 ILLINI环境公司通过从事冷却剂管理以及再循环使用业务,实现了生态与利润双赢;3M公司的绿色营销战略,使3M公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使自己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优势。“双重竞争”模式使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下注重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反过来,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也会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
- 3.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
我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生产提高绿色竞争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推出绿色GDP试算、施行绿色采购等,但政府对于绿色竞争力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必须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将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上升到战略层面,上升到与可持续发展同等的高度,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绿色竞争力不足不仅会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而且其已经影响到了目前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传统的“唯速度论”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绿色竞争力就没有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这已经成为不容置辩的道理。
- 4.制定国家绿色产业规划,强化宏观层面的指导。
国家绿色产业规划应在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绿色化趋势对各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评估绿色化趋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以及对于我国经济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对不同产业的应对策略。根据不同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不同产业推行不同的政策,提出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领域和重点扶持的行业领域;同时可结合我国的产业布局状况,提出不同地区绿色竞争力培育的重点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绿色产业规划,强化宏观层面的指导,提升各地区不同产业的绿色竞争力。
- 5.推出相应的绿色政策,提供必要的绿色补贴。
国家应当采取多种途径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提供必要的绿色补贴,用以补偿企业因保护环境而增加的费用。在世贸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均对成员政府的此类绿色补贴给予例外,允许其存在。通过政府在绿色政策、绿色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我国企业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从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
- 6.规范各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
在大多数行业,我们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绿色标准,与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更是相去甚远。虽然,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在绿色大势的压力之下,我们也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早日达到国际绿色标准或进口国的绿色标准,消除绿色弱势。
- 7.提高绿色检测技术水平,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管理。
对于什么是绿色产品、达到何种标准才算是绿色产品,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这需要国家和相应的行业协会根据相应的绿色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加大对绿色检测技术的研究,尽快修订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我国的绿色检测技术力量与设备水平,同时建立规范的绿色认证机构,并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 8.建立绿色出口基地,扶持绿色竞争力的先行者。
在一些出口基地,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企业普遍具有培育绿色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和积累,国家可以顺势加以鼓励和扶持,把它们培育成具有绿色竞争力的绿色产品出口基地,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本地区其他行业以及其他地区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低成本是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但最终我们却发现低成本给我们带来的是微薄的利润和亦步亦趋的跟随,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仅凭一纸合同就可以拿走我们的大部分利润,“专利大棒”所到之处无坚不摧。现在“绿色大棒”又耀武扬威地敲击着中国企业的神经,这要求我们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加入绿色元素,因为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大势所趋。
1.绿色竞争力影响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忽视对环境的关注,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环境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部分企业甚至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环境压力的增强,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必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此外,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显得极不协调,因为从长远看来,这必将损害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因此,识别和研究环境问题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核心竞争力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持久性。具备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在实现用户价值方面能够比一般的企业更胜一筹,因为随着人类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环保型产品,绿色产品能够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享受。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型的产品支付超额的价值。此外,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绿色材料供给等价值活动所隐含的技术和知识也使得绿色竞争力难以被一般的企业模仿,从而使之具有持久性,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品广受欢迎、绿色市场日益广阔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
3.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制造”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面对各种来自外部环境管理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自我生存压力,中国企业仅靠传统的竞争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这种生态化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在进口时设置的绿色标准,虽然背后隐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用心,但是这些标准本身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不足的现实。农业、纺织、服装和机电行业是我国出口的主干行业,但也是我国最容易遭受“绿色壁垒”的行业。在机电方面,自从1995年机电产品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时,就遭遇“绿色壁垒”。企业的设计制造及环保检测水准,比起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仅机电产品出口一项,我国每年就要因“绿色壁垒”损失90亿美元。绿色竞争力的匮乏,影响了我国企业的产品向规模巨大的发达市场的出口;只有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制造”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 陈振烨.《绿色竞争力修炼法则》
- 钱祖煜、熊健.《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