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質量評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質量評價

  質量評價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建立完善的質量評價制度,可以預測巨集觀質量水平發展的趨勢,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預防威肋、人類健康、安全和生存環境的潛在危險,使人們可以在相互交換產品服務資源市場經濟中充分合理地進行選擇。

質量評價的模式

  在市場經濟下,質量評價的需求來自不同的領域,同時進行評價工作的組織也由多方參與,可以將評價組織區分為三方評價模式(這種分類方法也是國際通行的一種方法)。其中任何一方的評價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它們之間是可以聯繫、相互補充且不可替代的。

  1.第一方質量評價

  由於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生產環節是市場經濟的初始環節,所以企業的決策生產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環節。企業的活動依賴於顧客,由於消費者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反映在產品質量特性也隨之變化,為了使消費者滿意,創造競爭優勢,企業就必須瞭解市場的質量需求,同時也需要瞭解企業自身的質量產生過程,通過企業內部評價機構對企業外部的質量需求進行科學的評價,將市場需求的質量評價結果輸入到企業的決策過程中,精心策劃、正確決策指導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同時對企業內部進行質量評價,從而保證產品的質量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對內部生產過程評價,操作人員自檢加檢驗部門檢驗評價,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監控生產過程,協調和優化運作過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糾正措施,預防不合格產品的大量出現;通過對產品設計開發質量的評價,消除產品不合理因素和隱患。通過對產成品檢驗評價,避免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通過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評價,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並達到持續保證產品質量及持續改進的效果。企業通過質量評價對職工實施質量指標監督、考核,使產品質量與企業職工的利益掛鉤,達到提高質量的效果。質量評價貫穿於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企業最瞭解產品的技術情況和本企業的生產運作情況,可以提供第一手資料數據,從而減少了評價中的調查中原始數據取證的難度和費用,降低了評價成本

  2.第二方質量評價

  市場中不僅僅有產品的最終的消費者,而且還有許多中間環節的產品需求群體。企業要面對的是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產品或服務的對象,我們將與企業有相關關係的這些對象統稱為顧客。我們不難理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物質產品的豐富,產品的消費者就有了對產品進行比較、挑選的餘地,他要選擇適合自己消費觀念消費水平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併在不同的品種中利用掌握的信息、憑藉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挑選自己最滿意的產品。這種挑選的過程是第二方質量評價過程,其中僅憑經驗和直觀的第二方評價最簡單,成本最低,但這種評價結果的主觀性較大。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中間顧客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他介於企業與最終消費者之間,不直接消費企業的產品,但與企業發生產品和貨幣的交換關係。從生產過程來說,由於生產活動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個產品從最初的原材料加工直至形成最終消費者的全部活動,往往是通過多個企業分工協作,即通過供應鏈來完成的。這樣就產生多次供需的過程。對於每一個需方來講,供方提供的產品如原材料、零部件等對本企業的最終產品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合理的評價驗收供方產品是保證自己企業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基礎和保障。

  從中間顧客群體來說,主要的中間顧客是“代理”層,因為它比企業更接近消費者,比消費者更接近企業,這種性質就決定了“代理”必須隨時做質量評價,以瞭解企業的產品、消費者的需求,這樣才能將企業的潛在消費者變為企業的最終消費者。作為中間顧客,它通過質量評價過程要做兩種選擇:選擇企業、選擇與自己發生關係的顧客包括消費者。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政府採購在市場經濟中是一種市場行為,這時政府的身份也是消費者,為此而制定的標準進行的評價也是第二方質量評價,由於政府購買力非常強,其採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的走向。

  第二方評價在計劃經濟中是幾乎是不存在的,而在市場經濟下,通過第二方評價是實現從產品到商品消費品的最主要途徑。如果是產品出現問題,需要鑒定責任時,這種方法就無能為力了,因為它往往不能得到另一方的承認或認可。

  3.第三方質量評價

  第三方不屬於市場買賣關係中的任何一方,與各方沒有利益關係,也不受任何一方干預,不帶有偏見,在質量評價過程中的活動具有獨立性,從而保證評價結果建立在證據的基礎上,所以相對於第一方質量評價、第二方質量評價具有更公正、更客觀的特點。

  第三方質量評價廣泛應用可以緩解第二方質量評價給企業造成的負擔,能減少評價次數,又能被供需雙方認可。進行第三方評價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政府實現對社會公共管理,需要通過評價以瞭解市場中的每一個環節或組織。第三方評價可以緩解政府評價所造成的政府承擔過多的經濟社會風險以及行政管理費增長過快等問題,也是政府管理需要的一種選擇。

  第三方質量評價不僅能滿足企業、顧客、市場、政府對質量評價的需求,而且由於評價機構的專業化,使得評價水平更高,評價結論更科學。第三方評價活動的獨立性,使評價更客觀更公正,是市場經濟質量評價的主要組成部分。

我國質量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1]

  1.企業內部質量評價機制的缺失

  首先,從質量評價的依據看,一部分質量標準是由專家制定,有時沒有充分吸納企業的意見或整體考慮市場的需求;一部分質量標準直接採用或套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的標準,對技術內容不進行有效的試驗驗證,只考慮技術先進性而忽略我國產業發展的現狀;還有一些是合資企業或大企業壟斷某些產品的標準制定權,造成質量評價依據與我國企業發展的不適用性或門檻過高無法達到,或門檻過低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於是,一些企業或消費者對依據這些標準所進行的質量評價根本就不感興趣,從而造成這些企業或消費者對質量評價沒有足夠的重視。此外,從行業競爭看,一些企業由於受惡性競爭的影響,不以企業的發展為目標,偷工減料,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不再進行質量評價和質量管理

  其次,企業內部的質量評價不被政府和市場認可,企業與此同時還要接受過多的政府檢查驗收,評價成本明顯增高。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減少了內部評價,甚至有的企業不設檢驗科室,不進行出廠檢驗或者所作評價只為應付上級檢查。沒有形成自律機制,造成客觀上的造假。比如貴陽奶粉中毒事件,並不是地下造假窩點所致,而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國有大型企業造成的。

  2.在質量評價工作中,政府部門存在“越位”、“錯位”和“缺位”的現象

  “越位”現象。為了便於對市場進行質量監督管理,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紛紛建立了大量的評價機構。但其中有些是低水平重覆建設,根本無法承擔質量評價的要求,不能為企業為市場提供相應的服務,造成檢驗市場行業分割、地域分割嚴重,給貿易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造成障礙,也給政府帶來巨大的負擔。

  “錯位”現象。由於各部門在質量評價的職能分工上存在交叉,各部門之間缺乏統一協調,缺乏責任歸屬機制,制定的有關質量法規和規章協調不夠,不銜接,在質量評價中存在著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現象。

  “缺位’現象。由於社會化的質量評價組織的建設的滯後,政府轉化出去的質量評價工作沒有相應的社會組織承接而找不到載體,這樣,政府機構為避免規模擴大,必然導致該管的沒有管好,質量評價的作用不能正常發揮。

  3.社會化評價組織的建設嚴重滯後

  目前我國的社會質量評價組織存在幾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有些社會質量評價組織是政府機構創辦或依托政府機構成立的,或是由政府職能部門分離出來的,具有較強的行政色彩,這類中介評價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對政府主管部門有著極強的依賴性,其業務活動的開展不是依靠市場的需要以及提供服務的質量和信譽,而是靠政府有關部門的權威,實行業務壟斷,分割市場。

  另一方面,政府對社會機構的監管缺乏統一規範的監管體制和統一協調的監管機構。社會質量評價機構由於經費的不足,質量評價往往受到出資人的干擾而缺乏獨立性或客觀性,評價結論有失公正。另外,我國質量評價組織的結構欠合理,發育不充分,一些應建立的社會性評價組織並沒有普遍建立起來,同時對質量評價組織的監督薄弱,缺乏制度化、法律化管理,未建立一種優勝劣汰的機制,影響了社會性質量評價組織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衛華,王麗君.我國質量評價問題與制度建設[J].中國行政管理.2005(0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Da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質量評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