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土地(terrae、land)
目錄 |
什麼是土地[1]
對於土地,在不同的學科或研究領域有著不同的認識和定義。典型的觀點有以下幾類。
從地理學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土地即土壤;土地即地球的純陸地部分,不包括陸地的水面;土地即陸地及其水面,亦即地球錶面除海洋之外的陸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陸地水面;土地即地球錶面,亦即地球的陸地部分和海洋部分都包括在內。如,1976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編寫並出版的《土地評價綱要》一書中認為“土地是較土壤更為廣泛的概念,它包括影響土地用途潛力的自然環境,如氣候、地貌、土壤、水文與植被,還包括過去和現在的人類活動結果。”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土地的概念則著重在土地的生產利用,即在社會物質生產中,土地是實現勞動過程和任何生產的必要條件,起著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的作用。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在農業中……土地本身是作為生產工具起作用的。”按照列寧的說法,土地是農業中主要的生產資料。除此以外,土地還是社會關係的客體。在土地利用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相互關係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經濟學的角度,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A.Marshall)認為:“土地是指大自然為了幫助人類,在陸地、海上、空氣、光和熱各方面所贈予的物質和力量。”美國土地經濟學家伊利(R.T.Ely)認為:“經濟學家所使用的土地這個詞,指的是自然的各種力量,或自然資源。……經濟學上的土地是側重於大自然所賦予的東西。”中國土地經濟學者畢寶德認為,現實的土地已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自然綜合體了,而是一個由各項自然因素並綜合了人類勞動成果的自然一經濟綜合體了。
從管理學的角度,中國土地管理專家濮勵傑、彭補拙認為,土地是地球上由氣候、地貌、土壤、水文、地質、生物及人類活動的結果所組成的自然經濟綜合體,其性質隨時間面不斷地變化,在社會物質生產中起著生產資料的作用。陸紅生認為,土地是指地球錶面陸地和水面的總稱,同時,土地還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它是由氣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構成的自然歷史綜合體,並包含人類活動的成果。
與土地和房地產聯繫在一起的所有經濟關係,都可以看作是土地特性的延伸。土地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自然特性和經濟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自然屬性的表現,是土地所固有的,與人類對土地的占有和利用狀態無關。而土地的經濟特性則是在人類利用土地過程中產生的,是人類社會的各種經濟關係在土地方面的反映。
1、土地總量的有限性。所謂土地的有限性是指從整體上講,相對於人類社會對土地的需求而言,土地是不會增加也不可再生的。雖然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人類社會可能向外太空發展,尋找到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體,但就可以預計的發展來看,在當前幾乎沒有這種可能性,人類社會只能在地球有限的土地範圍內從事各種活動。
2、土地區位的差異性。即不同地區、不同區位土地的肥沃程度、地質地貌狀態、氣候條件以及位置優劣等是不同的,由此造成土地較大的自然差異性。而且同一塊土地又可以有多種用途,例如農業、居住、商業、辦公等,不同用途對土地的相關自然特點的要求又存在較大的差異,反過來不同區位土地又要求不同的土地利用狀態,這樣組合起來形成紛繁複雜的土地利用狀態。
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所謂土地位置的固定性是指從實體流動來看,土地不能從一地移動到另一地,特定土地固著於一定的地理經緯度上。地球的地質運動雖然能夠緩慢地作用於土地,但這種影響要經過成千上萬年才會顯示出來,對當前的土地狀況影響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也表現為土地一旦用於某種用途就不易改變,調整難度很大。
4、土地使用的耐久性。即從人類有限的視界來講,土地壽命是無限的,是可以永續使用的,通常條件下土地是不可毀滅的。不過,如果人類使用不當會造成土地無法用於某種特定用途,例如土地沙漠化即不能用於農業耕作,又如,如果在土地上建成住宅區,土地表層土壤受到破壞,再轉而用於農業的可能性較小。如果對自然環境過度利用,土地利用條件會惡化,在人類現有技術條件下,可能無法恢復,從而使土地無法有效利用。
1、土地的稀缺性。稀缺性是與人類的主觀需求聯繫在一起的,如果沒有人類社會,土地也沒有稀缺與否的問題。現代社會中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人們對土地的需求水平越來越高。相對於這種需求水平來說,有限的地球錶面日益顯得不足。進一步,土地自然所具有的有限性、差異性、固定性等特點又限制了土地的總供給,使土地特別是城市土地成了一種稀缺性資源。
2、土地的區位可變性。土地區位的形成和變化是與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等活動聯繫在一起的,因此雖然自然形態的土地位置固定,但人類社會的相關活動卻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遷,從而帶來土地的區位出現相應的變化。例如,歷史上的某些商業、文化中心可能演變為當代的旅游區,歷史上的不毛之地可能演變為當代的工業中心等。土地的區位可變性特性在城市土地區位方面表現得尤其明顯,土地區位會隨著城市的發展及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交通、通訊、公用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而出現巨大的變化。
3、土地的報酬遞減性。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連續在一塊土地上投資,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引起成本增加,收益遞減。這種經濟特性與自然狀態的土地供給有限聯繫在一起,相對於這種固定供給而言,初始少量投資可能顯得不足,收益呈現遞增的趨勢,隨著投資的逐步增加,土地的潛力逐漸發揮出來,再進一步增加投資會使得土地上增量的收益呈現下降趨勢,這種下降趨勢即是土地的報酬遞減性。在農業中這是很明顯的,在建築業中也是如此。不過,土地的報酬遞減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技術水平下表現是不同的,這一經濟特性只有在技術水平給定的情況下才是成立的。
4、土地經營的壟斷性。由於土地自然方面存在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一旦某一特定土地由某個經濟主體使用,其他經濟活動主體無法同時使用這宗土地,而且這宗土地的使用會對相鄰土地產生直接的影響。土地經營的壟斷性也會為土地所有者提供額外的利益,這種經濟利益的安排、協調、衝突等對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
土地的雙重屬性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即土地既是社會資源,又是社會資產。在社會經濟關係中,土地作為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主要是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而作為社會資產,則主要是土地財富的占有和分配問題。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二者是結合在一起的,目標是既要達到土地資源配置合理化,又要達到土地資產收益最大化。在土地使用中要實行資源和資產並重的原則。
土地的功能[1]
土地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和資產,是人類不能出讓的生存條件和再生產條件。馬克思曾指出:土地即“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類“不能出讓的生存條件和再生產條件”。威廉配第也曾說過:“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土地的主要功能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承載功能
土地由於其物理特性,具有承載萬物的功能,因而成為人類進行一切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場所和空間,成為人類進行農業生產及房屋、道路等建設的地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一定意義上比喻了土地對於人類的這種承載功能。
(二)養育功能
在土地的一定深度和高度內,附著著許多滋生萬物的生育能力,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氧氣、溫度、濕度和各種營養物質,從而使各種生物得以生存、繁殖、世代相傳,使地球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沒有這些環境與條件及其功能,地球上的生物也就不能生長繁育,人類也就無法生存和發展。就目前各國宇宙飛船及宇航員親臨其地探明其他星球則不具備這種功能。
(三)倉儲功能
土地蘊藏著豐富的金、銀、銅、鐵等礦產資源,石油、煤、水力、天然氣等能源資源,沙、石、土等建材資源。為人類從事生產、發展經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四)景觀功能
土地自然形成的各種景觀:秀麗的群山,浩瀚的大海,奔騰的江河,飛瀉的瀑布,無垠的沃野,懸崖幽谷,奇峰怪石,清泉溶洞,千姿百態,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風景資源。
(五)保值增值功能
土地作為資產,由於土地面積的有限性及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需求的不斷擴大,其價格呈上升趨勢,因此,投資於土地,能獲得保值增值的功效。
土地的分類[1]
由於土地質量的差異性和用途的多樣性,一國或一個地區的土地往往是千差萬別的。儘管如此,仍然可以按照其共性和差異性,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千差萬別的土地劃分為各種類別。按一定分類標誌(指標),將性質上相差異的土地劃分為若幹類型,就是土地分類。按照統一規定的原則和分類標誌,將分類土地有規律分層次地排列組合在一起,就叫做土地分類系統(或土地分類體系)。
土地不僅具有自然特性,還具有社會經濟特性。根據土地的特性及人們對土地利用的
目的和要求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分類系統。目前中國運用較多的土地分類系統,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三種。
(一)土地自然分類系統
土地自然分類系統又稱土地類型分類體系。它主要依據土地自然特性的差異性分類,可以依據土地的某一自然特性分類,也可以依據土地的自然綜合特性分類。例如,按土地的地貌特征分類,可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還可按土壤、植被等進行土地分類。按土地的自然綜合特征分類,如全國百萬分之一土地資源圖分類系統。
(二)土地評價分類系統
土地評價分類系統又叫土地生產潛力分類體系。它主要依據土地的經濟特性分類,如依據土地的生產力水平、土地質量、土地生產潛力等進行分類。土地評價分類系統是劃分土地評價等級的基礎,它主要用於生產管理方面。
(三)土地利用分類系統
土地利用分類系統主要依據土地的綜合特性(包括土地的自然特性及社會經濟特性)分類。土地綜合特性的差異,導致了人類在長期利用、改造土地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結構、土地的用途和生產利用方面的差異。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就是屬於其中的一種分類形式。土地利用分類系統具有生產的實用性,利用它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現狀,預測土地利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