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百科VIP
未登录
无广告阅读
免验证复制
1年VIP
¥ 9.9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PayPal
购买数量:
1
应付金额:
9.9
汇率换算:
1.32
美元(USD)
  • 美元(USD)
  • 加元(CAD)
  • 日元(JPY)
  • 英镑(GBP)
  • 欧元(EUR)
  • 澳元(AUD)
  • 新台币(TWD)
  • 港元(HKD)
  • 新加坡(SGD)
  • 菲律宾(PHP)
  • 泰铢(THB)

按当月汇率换算,

包含手续费

打开手机微信 扫一扫继续付款
立即开通
PayPal支付后,可能会遇到VIP权益未及时开通的情况,请您耐心等待,或者联系百科微信客服:mbalib888。
温馨提示:当无法进去支付页面时,可刷新后重试或更换浏览器
开通百科会员即视为同意《MBA智库·百科会员服务规则》

支付成功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習得性無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目錄

[隱藏]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人或動物接連不斷地受到挫折,在情感認知行為上表現出消極的特殊的心理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長期經歷失敗的兒童,久病纏身的患者,無依無靠的老人。他們身上常常會出現 “習得性無助”的特征:當一個人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乾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控制不了整個局面,於是,他的精神支柱就會瓦解。鬥志也隨之喪失。最終就會放棄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絕望。

  因“習得性無助”而產生的絕望、抑鬱和意志消沉,是許多心理和行為問題產生的根源,而且不在少數。

習得性無助的相關實驗

  馬丁·塞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和史蒂文·梅爾 Steven Maier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早期進行了形成該理論基礎的首次實驗。

  塞利格曼和梅爾合作進行電擊狗的實驗,以觀察狗的反應。

  實驗分A/B兩組,A組的狗對接受的電擊無法控制、無法預測(實驗人員隨機,無規律的實施電擊),B組狗在一定程度上有控制權(如對狗狗進行有規律的電擊或給狗設置逃脫的條件躲避電擊)。

  之後,狗狗被放置於一個籠子里,中間由一道低矮的障礙物隔開(下麵都稱為“雙分電擊籠”);籠子的一邊通電,另一邊不通電,只要跳過中間障礙物就可以免受電擊(Cherry, 2017)。當研究者打開電閘時,有意思的情景出現了:A組的狗(實驗中無規律電擊並無處可逃的狗)根本不嘗試跨過障礙物到安全的另一邊去。

  為了進一步探究該現象,塞利格曼和梅爾又進行了一項新實驗,將若幹個新狗狗分為三組:

  第一組:繫上鏈子一段時間,不進行電擊;

  第二組:繫上鏈子後進行電擊,但狗狗可以通過鼻子按壓面板而避免遭到電擊;

  第三組:繫上鏈子後進行電擊,但狗狗無法躲避電擊。

  一旦這三組狗狗完成上述初步實驗,將這三組狗狗依次放在雙分電擊籠中。第一組和第二組的狗狗很快就明白自己只要跳過障礙物就可以避免電擊;但幾乎所有來自第三組的狗狗從頭到尾未試圖跨越障礙物。這些狗狗基於之前的經驗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躲避電擊的折磨,於是放棄嘗試(Seligman & Groves, 1970)。

  這些結果在狗狗身上得到確認後,塞利格曼和梅爾又對小鼠進行了相似的實驗。

  正如對狗狗所做的一樣,研究者將一批小鼠分為三組進行訓練;一組小鼠接受電擊但可躲避電擊,一組小鼠接受電擊但無法躲避電擊,一組小鼠不接受電擊。“可躲避電擊”組小鼠可通過按壓籠子上的杠桿避免電擊,“無法躲避電擊”組小鼠可按壓杠桿但仍遭到電擊(Seligman & Beagley, 1975)。之後,三組小鼠依次被放在另一個籠子里,接受電擊。籠子里有一個杠桿,當小鼠按壓時就可躲避電擊。

  結果再一次證明瞭上述電擊狗實驗的結論:在初步試驗中“無法躲避電擊”組小鼠在後來的實驗中從不試圖躲避電擊,而其他兩組的小鼠大部分成功躲避電擊。那些從不試圖躲避電擊的小鼠表現出的行為屬於典型的習得性無助:即使眼前有潛在逃脫惡劣情境或痛苦的方式,它們也視若無睹。

  大象也會出現習得性無助現象。當訓練師在大象年幼時就對其進行訓練,用一根繩子將幼年大象的一條腿拴在一個桿子上。大象在開始數小時甚至數天內試圖掙扎掙斷繩子,但最終發現無力掙脫時放棄掙扎,乖乖地待在自己狹小的活動範圍里(Wu, 2009)。但當大象長大之後,已經有足夠的力量掙斷繩子,但長大後的大象卻從未嘗試過。一旦大象在幼年時期習得自己的掙扎努力是無用的,就不再試圖去掙斷繩子了。

人的表現

  1975 年塞里格曼(Seligman) 用人當受試者,結果使人也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實驗是在大學生身上進行的,他們把學生分為三組: 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不給受試者聽噪音。

  當受試者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即令受試者進行另外一種實驗: 實驗裝置是一隻 "手指穿梭箱",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音,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音。實驗結果表明,在原來的實驗中,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他們在 "穿梭箱" 的實驗中,學會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組受試者,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為了證明 "習得性無助" 對以後的學習有消極影響,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項實驗: 他要求學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 ISOEN,DERRO,可以排成 NOISE 和 ORDER。學生要想完成這一任務,必須掌握 34251 這種排列的規律。實驗結果表明,原來實驗中產生了無助感的受試者,很難完成這一任務。隨後的很多實驗也證明瞭這種習得性無助在人身上也會發生。

  在對人類的觀察實驗中,心理學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正如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項工作上失敗。他就會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無法救藥。

  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失戀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

  所以要想讓自己遠離絕望,我們必須學會客觀理性地為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找到正確的歸因

習得性無助產生的原因

  學業不良狀態的長期積澱

  "習得性無助"而產生的絕望、抑鬱、意志消沉心靈偏差現象,正是許多心理和行為問題產生的根源。學生在學業不良狀態的長期積澱導致了非智力品質的弱化,初中時,一部分學生曾經努力過,也曾經灑過汗水,但無論怎麼努力,仍然常常失敗,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一次次的失敗,促使他們對此做出了不正確的歸因。認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強,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因而主動地放棄了努力,舉起了白旗。也有另一部分學生同樣努力過,也曾經取得過自認為可以的成績,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班主任老師的表揚,長期被忽視,便逐漸喪失了自尊心,變得破罐子破摔起來。這便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的學生群體。無助感與失尊感均是"習"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經過無數次的重覆、無數次的打擊以後慢慢養成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在厭學群體中,此類學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不恰當的評價方式

  絕大多數兒童入學時是積極向上和充滿熱情的,他們對新奇事物充滿興趣,對一切活動都願意去嘗試。只是有些兒童發現自己或同伴在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嘲笑時,便產生了焦慮情緒,對於探求事物和參加活動產生了恐懼心理。如果有人監督自己便顯得焦慮不安和信心不足,完成任務就格外困難。經歷了一系列失敗後,他們開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願意為完成任務而付出認真的努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維持他們在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所謂“自尊”和“身份”上。"習得性無助"是一漸變過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不恰當的評價方式,強化了這一趨勢

  不正確的歸因

  "習得性無助"現象產生的主要根源在於一個人的歸因方式。當學生認為造成他學業、心理問題的因素,是內在的、穩定的、不可控制的時候,就容易感到內疚、沮喪和自卑,認為無論盡多大努力,都將難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從而降低學習動機,不願做嘗試性努力,得過且過的心靈偏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00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Dan,Xx feng,王晓红,邹静,陈良,Mis铭,Tracy,滴滴,陈cc.

評論(共14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習得性無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得瑟猫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25日 17:26 發表

形成心理上的條件反射了

回複評論
222.170.119.* 在 2011年11月26日 22:06 發表

有道理

回複評論
d窦军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30日 12:51 發表

與跳蚤的實驗比較類似,很有道理.

回複評論
严斯蕴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30日 12:58 發表

這是由於人的思維是遵循一定模式進行思考活動的。有了先入為主的失敗經驗後,就自以為的無法剋服面前的障礙了。

回複評論
183.21.25.* 在 2012年4月12日 10:00 發表

言之有理

回複評論
112.231.134.* 在 2012年6月10日 18:16 發表

這就是說我們得學會冷靜而又理性的分析

回複評論
202.105.138.* 在 2012年6月12日 16:39 發表

特別是年輕人犯錯是難免的,不犯錯的人的戰鬥力值得懷疑

回複評論
114.112.45.* 在 2012年6月14日 12:09 發表

習得性無助也是抑鬱症產生的部分原因和表現。

回複評論
叶鑫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14日 15:32 發表

正常

回複評論
110.84.1.* 在 2012年6月17日 01:13 發表

回複評論
悟行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17日 10:46 發表

如何在管理上避免這種情況?

回複評論
59.52.26.* 在 2012年6月18日 15:34 發表

那請問解決的具體辦法呢?

回複評論
219.157.245.* 在 2012年6月22日 10:44 發表

d窦军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30日 12:51 發表

與跳蚤的實驗比較類似,很有道理.

與跳騷實驗完全不同,無論是形式與啟示

回複評論
221.218.127.* 在 2012年6月22日 19:19 發表

202.105.138.* 在 2012年6月12日 16:39 發表

特別是年輕人犯錯是難免的,不犯錯的人的戰鬥力值得懷疑

說的好

回複評論
183.60.101.* 在 2012年6月23日 19:51 發表

噢噢

回複評論
124.65.91.* 在 2012年6月25日 10:09 發表

教育孩子最好的啟示

回複評論
61.222.59.* 在 2012年6月26日 11:35 發表

具體方法或可參考卡內基,或一些建立自信,鼓勵你勇於挑戰的理論與書籍

回複評論
Hugh qi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30日 11:22 發表

說的很有道理。

回複評論
218.4.123.* 在 2012年7月3日 15:17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王肇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5日 02:49 發表

被老師。同學。家人 罵大的孩子都有這病~~~

回複評論
221.208.150.* 在 2012年7月5日 11:23 發表

找到正確的原因,就會找到失敗的根源,徹底解決了失敗,成功就離你不遠了。所以,不要讓思維的枷鎖禁錮了你前行的腳步,有問題不怕,就怕不能正確的解決。

回複評論
123.169.100.* 在 2012年7月5日 16:00 發表

不錯,生物學試驗得出的心裡結論

回複評論
202.127.20.* 在 2012年7月5日 16:03 發表

除了要解決自身的習得性無助,問題本身也需要思考,到底憑自己的努力能解決嗎,

回複評論
刘应瑾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6日 16:28 發表

非常有道理,反思一下,自己不善長的領域象第一種情況,擅長的領域經曆象第二種情況,弱者更弱,強者更強。

回複評論
219.140.239.* 在 2012年7月9日 09:46 發表

遇到問題要隨時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可是人性畢竟有弱點,能有人開導的人即是幸運的!

回複評論
刘超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9日 15:00 發表

可憐的狗啊Q!

回複評論
刘超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9日 15:02 發表

為什麼會有人將自己的行為和狗的反應等同?

回複評論
119.122.45.* 在 2012年7月10日 10:16 發表

發發微福娃乏味

回複評論
183.61.65.* 在 2012年7月11日 20:04 發表

凡是知道林肯的,就應該明白了。

回複評論
58.214.34.* 在 2012年7月12日 11:10 發表

183.61.65.* 在 2012年7月11日 20:04 發表

凡是知道林肯的,就應該明白了。

林肯?他怎麼了?

回複評論
123.139.108.* 在 2012年7月13日 09:41 發表

都是經驗之談,受教了,謝謝樓主了

回複評論
220.248.57.* 在 2012年7月17日 09:49 發表

上班的就是這條狗啊。

回複評論
朱小芳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18日 19:19 發表

謝謝

回複評論
121.62.10.* 在 2012年7月18日 19:45 發表

說的好

回複評論
南宫鑫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20日 00:27 發表

如果有人有意而為之的話,嗯,可以正過來用,也可以反過來用

回複評論
119.86.233.* 在 2012年7月20日 18:21 發表

好,學習了

回複評論
119.86.233.* 在 2012年7月20日 18:26 發表

找到問題關鍵,換一種思路,換一個心態,找到問題的根源,相信這種情況就會好很多

回複評論
伍汉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21日 00:25 發表

有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理念,一是用繩子拴住大象。另一個是用一個玻璃瓶裝蒼蠅和蜜蜂。

回複評論
孟浩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23日 11:35 發表

習慣性和條件反射綜合

回複評論
61.142.111.* 在 2012年7月23日 19:43 發表

刘超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9日 15:02 發表

為什麼會有人將自己的行為和狗的反應等同?

人和狗都是高等的動物,行為有類似的地方的。

回複評論
119.123.141.* 在 2012年8月2日 13:45 發表

互相反射,和惡性迴圈。建立正能量,正迴圈是關鍵。

回複評論
于中义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8月5日 13:22 發表

觀念也有先入為主吧

回複評論
刘俊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8月5日 15:19 發表

嗯!有道理,要建立正確的思維,而不是逃避

回複評論
fish苏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8月16日 10:32 發表

有道理

回複評論
112.112.202.* 在 2012年8月16日 11:13 發表

這個習得性原理真是有趣,動物和人都相仿,心理的健康和強大對人的觀念和思維有非常大的影響,當然也與人的生存和工作環境有密切關係,就像那隻實驗狗一樣,這個原理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思路決定出路!

回複評論
沧海一粟 逐流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8月17日 16:02 發表

道理基本都明白,但想要把心理狀態轉變過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複評論
180.157.104.* 在 2012年8月28日 23:05 發表

的確是這樣

回複評論
123.52.123.* 在 2012年8月31日 02:00 發表

失去了再次挑戰的勇氣源於不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和自己

回複評論
罹轩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9月1日 19:25 發表

严斯蕴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30日 12:58 發表

這是由於人的思維是遵循一定模式進行思考活動的。有了先入為主的失敗經驗後,就自以為的無法剋服面前的障礙了。

大部分人是先入為主

回複評論
黄秀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9月1日 20:30 發表

沒主見的人很正常。

回複評論
58.63.38.* 在 2012年9月3日 17:56 發表

驗證21天原理的一個案例吧。

回複評論
梁华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9月4日 11:04 發表

總被別人批評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後,不要再消沉,不是自己做的不好,而且中了這個習慣性的索套。

回複評論
60.247.47.* 在 2012年9月5日 14:56 發表

溫水煮蛙

回複評論
220.162.133.* 在 2012年9月7日 15:38 發表

說到底是意志力吧,受教了,謝謝。

回複評論
唐传福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9月11日 15:27 發表

在心理學上還是很有來頭的,先學習再說。。。。。

回複評論
刘会平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9月12日 12:51 發表

原來如此, 雖然是和簡單的道理, 但是 要自己從這個“習得性無助”裡面跳出來,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回複評論
220.202.7.* 在 2012年9月19日 16:47 發表

理解。

回複評論
118.125.146.* 在 2012年9月20日 15:38 發表

回複評論
222.128.48.* 在 2012年10月12日 12:55 發表

面對習得性無助的問題要怎麼解決呢? 怎樣才能發現面前的問題究竟是跳得過去還是跳不過去的障礙呢? 面對挫折,究竟是否能解決,還是需要對自身的能力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可是這種自我認知是很難的。或者需要寄希望於不斷的嘗試,可是能夠屢敗屢戰、越挫越勇的人又有多少呢?

回複評論
58.65.12.* 在 2012年10月26日 09:51 發表

知道這個道理讓我心裡一驚,因為想到了小孩子的教育,之後又想到了希望先生也知道這個道理而可以避免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待孩子的方法,再之後發現每個人的觀點其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略見回覆者的性格特點,呵呵,其實我也是其中之一了,有趣,勾起了我常來看看話題評論的興趣,好!

回複評論
119.49.113.* 在 2014年2月24日 19:11 發表

這個比喻顯然有些牽強,在我看來,那隻狗並非是絕望,而是習慣了電擊帶來的痛苦。 所以,如果是心志脆弱的人,為了避免電擊帶來的痛苦,他會順應電擊者的意思,試著把痛苦最小化;而另一些人則有可能對電擊者進行生理反抗,直到他覺得不可能反抗成功,那麼這個人不是毀了自己,就是毀了在他心目中的世界。所以人與狗最大區別在於,狗不會發動獨立戰爭……

回複評論
艾瑞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2月25日 17:21 發表

maybe,我就是這條小狗。然而,習得性來源於對現狀的不明,一旦掌握狀況,便會擺脫無助的窘境從而開闢新的天地

回複評論
14.120.192.* 在 2014年2月26日 09:57 發表

能夠對於世界很理性的思索和進行處理的,來源於以往正確處理問題和得到正確回饋的自信和基於對未來的確定。如果之前的行為一直是被否定的,不被肯定的,陷入這種習得性無助思維也是逃避困境的一種方法。 因此,當周圍有人陷入這種困境時,我們可以熱情的伸出援手,拉他一把。或者,他人或者自己的人生便完全改變。

回複評論
套套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2月26日 12:00 發表

多鼓勵自己和他人,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明白一個道理,雖然離開自己,地球照樣轉,但是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也是有差異的,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回複評論
周城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2月26日 17:33 發表

理性分析有其必要性

回複評論
黄象明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2日 22:02 發表

有錯誤,懂得反醒後,就會有進步。

回複評論
MBA小白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4日 16:57 發表

習得性無助,就是持續的把人培養成loser

回複評論
219.134.187.* 在 2014年3月6日 13:37 發表

219.157.245.* 在 2012年6月22日 10:44 發表

與跳騷實驗完全不同,無論是形式與啟示

幾乎一個道理好不

回複評論
119.147.225.* 在 2014年3月8日 23:13 發表

刘超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9日 15:02 發表

為什麼會有人將自己的行為和狗的反應等同?

因為人也是動物的一種。

回複評論
李俊德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10日 13:11 發表

1、積極歸因:(六大歸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態、其他)積極歸因到努力中。 2、提高效能、增強自信。 3、恰當評價,提供動力。 向金屬鈦學習,不管形狀怎麼改變,都能輕鬆還原。 惟有百折不回,方能千般妙用。

回複評論
邵智生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11日 22:26 發表

李俊德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10日 13:11 發表

1、積極歸因:(六大歸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態、其他)積極歸因到努力中。 2、提高效能、增強自信。 3、恰當評價,提供動力。 向金屬鈦學習,不管形狀怎麼改變,都能輕鬆還原。 惟有百折不回,方能千般妙用。

說得很好啊,人要是有鈦那樣的屬性就是逆天了啊,還是得有一好友能夠直言不諱才行

回複評論
222.85.83.* 在 2014年3月12日 08:41 發表

悟行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17日 10:46 發表

如何在管理上避免這種情況?

營造一個積極的環境,以及外來的干預--引導、鼓勵、支持

回複評論
171.117.121.* 在 2014年3月14日 13:20 發表

在管理上要給員工小小的肯定做起

回複評論
49.116.151.* 在 2014年3月14日 15:07 發表

我在此發誓一定撞車為我哥哥或的保送資格

回複評論
张小平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16日 12:05 發表

得瑟猫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25日 17:26 發表

形成心理上的條件反射了

是啊

回複評論
陈科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17日 15:37 發表

分析得太準確了,之前是信心滿滿,在一行業上連續幾次讓我失敗,確實讓我形成心理上的條件反射了,過後也錯過了幾次機會讓我不敢去嘗試。怕再次失敗,受不起打擊,信心跟意志力都給磨沒了,看來我已經形成了病態,我需要努力從裡面走出來!希望成功!

回複評論
118.186.2.* 在 2014年3月18日 22:29 發表

60.247.47.* 在 2012年9月5日 14:56 發表

溫水煮蛙

這個真不是習得性無助啊

回複評論
Anton first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20日 15:42 發表

和鯊魚撞玻璃的實驗類似

回複評論
汪振华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20日 16:11 發表

習得性無助

回複評論
171.37.5.* 在 2014年3月20日 22:32 發表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把你看得很失敗,如果你也這麼認為,那你真的已經患上習得性無助了!振作起來baby!You can do it!

回複評論
123.167.49.* 在 2014年3月22日 13:52 發表

我就經常感覺到這樣,但是我還是想辦法把它剋服呢!關鍵是我們遭遇了無助,進而習慣了它,該怎樣突破啊?而且這個無助不只是存在管理的,還有很多方面啊。這個理論好,頂上去!

回複評論
123.167.49.* 在 2014年3月22日 13:54 發表

別人怎樣看你,隨她去,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還怎麼辦。我就在創業呢,家裡人是最先的,看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是一個稿子沒成,就質問你成麽

回複評論
123.167.49.* 在 2014年3月22日 13:56 發表

陈科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17日 15:37 發表

分析得太準確了,之前是信心滿滿,在一行業上連續幾次讓我失敗,確實讓我形成心理上的條件反射了,過後也錯過了幾次機會讓我不敢去嘗試。怕再次失敗,受不起打擊,信心跟意志力都給磨沒了,看來我已經形成了病態,我需要努力從裡面走出來!希望成功!

在試試,我現在總結了一點,開始的時候你就準備失敗,這種思維很有用的,準備失敗的心理,同時考慮成功的要素,兩下來,你指定行,我在試驗中。自由策劃人安雅

回複評論
123.167.49.* 在 2014年3月22日 13:58 發表

171.117.121.* 在 2014年3月14日 13:20 發表

在管理上要給員工小小的肯定做起

應用管理和營銷挺好的,當工具理論使用,可以考慮,不錯

回複評論
123.167.49.* 在 2014年3月22日 14:01 發表

邵智生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3月11日 22:26 發表

說得很好啊,人要是有鈦那樣的屬性就是逆天了啊,還是得有一好友能夠直言不諱才行

好友之言不諱人有私心啊,我找人干預的時候,有時是隨機的呢。很長時間我在心理上很困難,就解決心理問題,就是對外干預方面,找人聊,可能還是不認識的人,自由策劃人安雅1986578345q

回複評論
123.167.49.* 在 2014年3月22日 14:03 發表

艾瑞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2月25日 17:21 發表

maybe,我就是這條小狗。然而,習得性來源於對現狀的不明,一旦掌握狀況,便會擺脫無助的窘境從而開闢新的天地

說的好啊。掌握狀況是付出代價的,很慘的,但是也得碰!

回複評論
123.167.49.* 在 2014年3月22日 14:06 發表

58.65.12.* 在 2012年10月26日 09:51 發表

知道這個道理讓我心裡一驚,因為想到了小孩子的教育,之後又想到了希望先生也知道這個道理而可以避免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待孩子的方法,再之後發現每個人的觀點其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略見回覆者的性格特點,呵呵,其實我也是其中之一了,有趣,勾起了我常來看看話題評論的興趣,好!

哎,因為人對痛有得時候是癮,痛得很過癮,

回複評論
171.12.122.* 在 2014年3月23日 22:31 發表

我前段時間就是這樣,最後不斷的心理暗示,並告訴自己別人說的自己通過努力是可以改變的,後來好多了

回複評論
58.215.20.* 在 2014年3月26日 21:58 發表

對動物的一些實驗,來說明XXXX什麼道理。這是完全不科學的!!!!! 而且針對這個結論用來對比的兩組狗狗完全沒有可比性啊。

回複評論
125.89.79.* 在 2014年3月26日 23:09 發表

我高二 找各種死法 找到這來了 唉 不死了

回複評論
58.250.164.* 在 2014年4月2日 12:15 發表

悟行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17日 10:46 發表

如何在管理上避免這種情況?

多瞭解失敗的案例,對決策失敗保持客觀認識.

回複評論
112.237.216.* 在 2014年4月4日 08:15 發表

面對習得性無助時,應積極走出家門方方談得來的朋友,向他們談談心,求助解解心中的煩悶,總之生活多不易,心態是關鍵。

回複評論
112.237.216.* 在 2014年4月4日 08:44 發表

仿

回複評論
112.237.216.* 在 2014年4月4日 08:46 發表

訪問

回複評論
112.244.124.* 在 2014年4月4日 10:19 發表

知道有這個道理,想跳出這個自己心裡的圈圈,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得堅持多久!

回複評論
顾元元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4月9日 16:27 發表

有道理

回複評論
183.17.50.* 在 2014年4月10日 19:47 發表

恩恩

回複評論
郑庆恩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4月11日 10:43 發表

受教了!

回複評論
谢菲菲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4月14日 11:26 發表

我得振作起來!

回複評論
郑杰坛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4月14日 15:09 發表

是啊,每個人智力能力的差別都是微乎其微的,唯一的其別就是那個人是否能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回複評論
58.246.57.* 在 2014年4月17日 11:30 發表

很有道理。因為一直收到失敗,總覺得自己數學很爛,一看到數學,就覺得不能考通過。其實,努力後發現也能得到優,但還是覺得自己數學不好。這種“習得性的無助”心態,必須要改變!要客觀的看待自己,最好能更加自信!

回複評論
182.245.173.* 在 2014年4月18日 21:16 發表

118.186.2.* 在 2014年3月18日 22:29 發表

這個真不是習得性無助啊

這個真不是

回複評論
张则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4月21日 14:44 發表

可得性無助,產生的原因和生活、學習、工作的環境領導人員有很大關係。

回複評論
182.34.192.* 在 2014年4月25日 12:44 發表

一直給自己做正面的心理暗示會有一定的作用吧!

回複評論
steven pan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4月28日 13:35 發表

這也是一種習慣性思維。。。。

回複評論
140.206.187.* 在 2014年5月6日 09:19 發表

死衚衕直接就是

回複評論
183.23.137.* 在 2014年5月6日 10:32 發表

不管是你得了可得性無助還是意志消沉認為自己走進了死衚衕的人。我相信只要你意志堅強,有不服輸的鬥志。我還是相信改變一切的是人;倡造一切的也是人;最終就會達到人定勝天的目的。

回複評論
60.162.148.* 在 2014年5月12日 07:18 發表

這其實是自我保護的一個措施。。。不過有時自我保護了,卻讓人失去了走向成功,走向幸福的空間和機會。

回複評論
1.196.214.* 在 2014年5月16日 19:49 發表

瞭解它才能戰勝它 原來我一直習得性無助,無法自拔

回複評論
219.150.71.* 在 2014年5月23日 07:09 發表

養成以不同角度去判斷自己做過的,正在做的和即將要做的事情,時刻保持反省的心態。心態好了,就沒什麼缺少信心的問題。做起事情來受外界影響就少了。

回複評論
羽懿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5月29日 23:52 發表

形成心理上的條件反射了

回複評論
110.250.50.* 在 2014年6月8日 08:36 發表

人受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很多時候是在複製別人的成功的經驗,卻不知道有時候別人的經驗是不適合自己的,一次次失敗以後就會陷入習得性無助,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只有知道自己的優點,從自己擅長的入手,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回複評論
114.54.15.* 在 2014年6月25日 11:13 發表

每個成年人做事都有成功與否和失敗,但失敗便不可怕只要自己有清醒的思維多去吸取分析如何會失敗的原因不受習得性無助而困惑,要堅持多學習、增強自身意志、絕不向困難低頭,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正能量,就會排斥習得性無助。

回複評論
27.17.34.* 在 2014年6月26日 16:48 發表

什麼時候能通過人去做實驗而不去通過動物做實驗了呢?

回複評論
116.236.230.* 在 2014年6月30日 15:11 發表

哀莫大於心死麽

回複評論
221.225.143.* 在 2014年7月8日 14:05 發表

“除非你說出目的地,否則你無法成功”,我的目的地在哪裡?是什麼?苦惱

回複評論
承成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7月10日 18:01 發表

諾曼的書 <設計心理學>中有提到。在改善產品設計理念和營銷理念方面有不小的意義,詳情可參閱該書或者向我提問。總之一切一切的知識在商人眼中都是想轉換成利益的不管是直接利益還是間接李毅。

回複評論
115.32.2.* 在 2014年7月18日 11:17 發表

真殘忍!變態科學家!

回複評論
183.63.250.* 在 2014年7月29日 08:35 發表

114.112.45.* 在 2012年6月14日 12:09 發表

習得性無助也是抑鬱症產生的部分原因和表現。

回複評論
艾达牛 (討論 | 貢獻) 在 2014年8月8日 13:15 發表

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詞眼,感覺類似我自己日常的犯矛盾心理怪圈,這似乎比較嚴重,我要正能力聚集!

回複評論
220.163.86.* 在 2014年8月8日 14:21 發表

回複評論
222.175.169.* 在 2014年8月31日 21:15 發表

119.49.113.* 在 2014年2月24日 19:11 發表

這個比喻顯然有些牽強,在我看來,那隻狗並非是絕望,而是習慣了電擊帶來的痛苦。 所以,如果是心志脆弱的人,為了避免電擊帶來的痛苦,他會順應電擊者的意思,試著把痛苦最小化;而另一些人則有可能對電擊者進行生理反抗,直到他覺得不可能反抗成功,那麼這個人不是毀了自己,就是毀了在他心目中的世界。所以人與狗最大區別在於,狗不會發動獨立戰爭……

錯了,那個不是比喻,而是真正做過的實驗。如果你想說實驗中的狗是習慣電擊帶來的痛苦才不跳出來,那可以這麼實驗:對狗實施頻繁電擊,但不試圖阻攔它的閃避動作,也就是不會使它的嘗試行為迅速失敗,之後再將其放入可放電的籠子實施電擊,看其能否跳出籠子。

回複評論
14.152.68.* 在 2014年11月15日 15:11 發表

怎麼解決自身的習得性無助

回複評論
171.110.126.* 在 2015年1月9日 18:34 發表

114.112.45.* 在 2012年6月14日 12:09 發表

習得性無助也是抑鬱症產生的部分原因和表現。

我也曾經是這樣!怎麼改變呢?

回複評論
59.37.26.* 在 2015年2月11日 16:12 發表

171.110.126.* 在 2015年1月9日 18:34 發表

我也曾經是這樣!怎麼改變呢?

遇到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只是你是否願意丟下你的尊嚴和麵子,是否會為你的承諾而去努力。說到底就是人的惰性。

回複評論
59.37.26.* 在 2015年2月11日 16:45 發表

59.37.26.* 在 2015年2月11日 16:12 發表

遇到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只是你是否願意丟下你的尊嚴和麵子,是否會為你的承諾而去努力。說到底就是人的惰性。

把你玩手機玩電腦的時間,睡懶覺吹牛逼的習慣改正了,你就不會這麼覺得。 問題的根本不是怎麼改變,是你是否願意去改變。

回複評論
张子牙 (討論 | 貢獻) 在 2015年12月10日 18:05 發表

所以不要啥不對了都只從自身找問題,客觀因素肯定有的

回複評論
古道无人还 (討論 | 貢獻) 在 2015年12月19日 22:44 發表

你一直失敗試試?努力得不到結果痛苦死了

回複評論
111.83.15.* 在 2016年3月8日 11:07 發表

狗狗實驗前段,怎麼知道跳過去一定會解除痛苦, 不會更糟糕呢?

有成功經驗之後生信心,信念, 但是不也會造成大意跟莽撞嗎?

回複評論
王彦琼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3月16日 20:46 發表

59.37.26.* 在 2015年2月11日 16:45 發表

把你玩手機玩電腦的時間,睡懶覺吹牛逼的習慣改正了,你就不會這麼覺得。 問題的根本不是怎麼改變,是你是否願意去改變。

很有道理

回複評論
36.224.178.* 在 2018年3月1日 14:13 發表

傻眼 實驗者有想過狗的感受嗎

回複評論
123.178.169.* 在 2018年5月20日 17:22 發表

王肇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5日 02:49 發表

被老師。同學。家人 罵大的孩子都有這病~~~

思想的病毒,很多都是家長老師及親友灌輸的。

回複評論
迪小胖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2月13日 13:42 發表

習得性無助和消極歸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兩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所以如果不想被習得性無助困住,就要跳出消極歸因,找到積極歸因,說白了就是不要對自己太嚴苛,放過自己,接納自己

回複評論
211.94.141.* 在 2019年4月25日 16:27 發表

有些人 沒有試過 就說 這不行 那不行,,其實就是自己不行 但是從來不承認 還質疑別人不行

回複評論
117.30.73.* 在 2019年4月25日 17:59 發表

211.94.141.* 在 2019年4月25日 16:27 發表

有些人 沒有試過 就說 這不行 那不行,,其實就是自己不行 但是從來不承認 還質疑別人不行

說的沒錯

回複評論
116.21.130.* 在 2019年5月23日 22:33 發表

進了城,打贏了。就不需要他了

回複評論
M id 70af6d79a44ffc9d45a70ab6b930d9ff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7月26日 23:48 發表

雖然這個道理早就明白,但這個學名第一次知道

回複評論
M id 8daf4fd06d3a89b55c8908463627328f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10月22日 08:18 發表

肖申克救贖里的一個角

回複評論
M id fb4ea893e92222dfcf93bf075642630c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6月18日 10:34 發表

習得性無助來源於自己的努力沒有好的方法,或者說做任何事情沒找到好的出路,用單一的方式死迴圈,最終導致各個環節都不盡人意,

回複評論
徐柳富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7月30日 09:14 發表

命若天定,就大過天。

回複評論
徐柳富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7月30日 09:15 發表

性格決定命運,性格特質決定了成敗,勇敢的可以突破所有障礙,不畏權威,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回複評論
M id 08637d0333df957789ca955f1ca712ba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0月27日 14:14 發表

懶還不想努力,可不是齊得隆咚嗆

回複評論
M id 8dfddb0ee2ece5d5fe770000c4a3152f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1月16日 08:45 發表

端正心態,調整心態,透過現象去探索本質。積極就是在你認清問題的本質後仍然選擇主動出擊,迎難而上。

回複評論
M id 190463019983aef715d0f1af6ab0096a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1月19日 15:59 發表

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這些事情的成功可以慢慢提升信心,然後再挑戰更難的事情!

回複評論
M id 4b91bfe991a1aa48c04b82073203dc08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2月28日 18:00 · 浙江 發表

cbt可以解決習得性無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告MBA智库百科用户的一封信
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9.9元 / 年,点击开通),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编辑收藏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