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美航空公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全美航空公司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usairways.com/
目錄 |
全美航空是一間以美國亞利桑那州潭蓓(Tempe)為總部,由全美航空集團(US Airways Group, Inc.)擁有的航空公司。至2006年5月為止,全美航空是美國的第五大航空公司,擁有358架主航線用大型噴射客機與295架小型客機,航線包含在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夏威夷、與歐洲等地區共240個目的地。該公司全球現有3萬5584名員工,每天營運3862班航班。
全美航空在2005年底被美西控股(America West Holdings Corporation)併購,但是新公司仍取名為全美航空,美西控股也跟著改名為全美控股。預計到2007年,經政府核准後,全美航空的運作將與美西航空合併,於同一張營運執照下經營。
全美航空現有夏洛特(CLT)和費城(PHL)兩個樞紐。合併伙伴美西航空(America West)現在鳳凰城(PHX)和拉斯維加斯(LAS)設立樞紐。此外,全美航空在匹茲堡(PIT)有一個次要樞紐,而紐約拉瓜地亞(LGA)、華盛頓雷根(DCA)和波士頓(BOS)則是重點城市。
該航空公司也設有另一品牌全美航空飛梭(US Airways Shuttle),為美國東北部市場提供每小時出發的航班。地區性的短程航線則以全美快捷航空(US Airways Express)經營,由小型航空公司承辦以及子公司經營。
早年
全美航空最早由杜邦家族中的理查.C.杜邦(1911-1943)和小亞歷西斯.菲利斯.杜邦(1905-1996)投資成立。1939年公司成立時名為All American Aviation Company,以俄亥俄河谷地為營運範圍,並以匹茲堡為中心。1949年起業務重心由航空郵務移轉至客運服務。1952年再度改名為亞利根尼航空 (Allegheny Airlines,源自賓州西部的亞利根尼河和亞利根尼山脈)。
亞利根尼航空持續擴張,1966年引進麥道公司道格拉斯DC-9型噴射機,繼1968年併購了大湖中央航空(Lake Central Airlines),1972年再併購摩霍克航空(Mohawk Airlines)之後,成為美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航空公司。亞利根尼航空並與漢森航空(Henson Airlines,全美快捷航空中的彼得蒙航空前身)達成全球第一個班號共用協議,漢森航空以亞利根尼空中通勤(Allegheny Commuter)名義經營。
USAir的誕生
1978年,美國國會通過航空公司解除限製法案,隔年亞利根尼航空改名成為USAir,並將航線延伸到美國南部。1980年代早期,美國東北部主要由其夥伴公司蘭森航空(Ransome Airlines)經營,也在此時,USAir的總部也從匹茲堡搬到華盛頓特區近郊,但匹茲堡在其後20年仍為USAir的主要樞紐。
USAir是首波使用波音737-300型噴射機的航空公司,主要用於應付佛羅里達州快速成長的旅客需求。USAir當時擁有全世界最大道格拉斯DC-9型機隊,並且向麥道公司採購更多新飛機。但在1970年代末期,麥道公司並沒有發展新機型的計劃。在麥道公司破產並與波音公司合併後,波音大力向USAir推銷737系列機型,1984年11月28日第一架波音737-300型噴射機交機。
購併與擴張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
USAir在1980年代末期大幅擴張,先後買下以聖地牙哥為基地的太平洋西南航空(PSA, Pacific Southwest Airlines)及以北卡羅萊納州溫斯頓─撒勒姆為基地的彼得蒙航空(Piedmont Airlines)。在這二次併購中,USAir得到了巴爾的摩(BWI)、夏洛特(CLT)、雪城(SYR)和德頓(DAY)四個樞紐以及往美國西岸與彼得蒙航空往倫敦蓋威克機場(LGW)的航線。USAir與彼得蒙航空是當時(1989年)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併購案。
1990年代初期,USAir先後開航由美國三個營運中心至歐洲倫敦、巴黎及法蘭克福的新航線,買下川普接駁航空(Trump Shuttle)大部份股份並將其更名為USAir接駁航空,進而和英國航空策略聯盟,成為第一個跨大西洋兩岸的航空聯盟。此時有些USAir使用的波音 767班機是採用英國航空的塗裝[3]。由於英國航空挹註大量資金,USAir也將主要樞紐匹茲堡機場重新翻修,成為當時全美設備最新穎的機場之一。
改名、更新機隊、合併失敗1990年代末期至2001年
1996年,USAir和英國航空終止合作關係,並改為現名US Airways。在這段時間全美航空不斷擴張其在歐洲地區的航線。1998年,全美買下川普接駁航空剩餘股份,成立主打低價策略的子公司大都會快捷航空(MetroJet),希望與西南航空競爭。
1996年11月6日,全美航空向歐洲空中公車公司下單訂購400架A-320型窄體飛機,首波為120架,為當時最大的單一飛行載具訂單。1998年,全美繼續向歐洲空中公車公司訂購30架A-330型或A-340型廣體飛機,首波為7架A330-300型。這二波採購的目的,除了淘汰全美舊型飛機之外,更把全美航空推向全球性的航空公司。
雖然在1990年代中期全美航空仍有盈餘,美國東北部的高密度班次及高操作成本使得全美航空企圖與其他航空公司合併。2000年5月24日,聯合航空母公司提出以43億美元併購全美航空,但遭到工會、消費者保護組織和反托拉斯法反對。經過折衝,美國聯邦政府否決此項合併案,聯合航空在 2001年7月27日以5千萬美元賠償金放棄併購計劃。
2000年起,全美航空開始淘汰舊有機型,以空中公車A320型取代。
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破產保護2001-2004
全美航空是華盛頓特區雷根國家機場(DCA)最多航班的航空公司,雷根國家機場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比其他機場有更高規格的安全規定,因此全美受到比其他航空公司更大衝擊。由於財務困難導致:
- 子公司大都會快捷航空停止營運
- 巴爾的摩─華盛頓樞紐關閉
- 數千名員工強迫休假
2002年8月11日,全美航空宣告進入破產保護程式。航空運輸穩定理事會(Air Transportation Stabilization Board)提供貸款,因而在短期之內就結束破產狀態。2005年10月19日,其他來源的貸款將這筆債務清償。
2003年,全美航空停止美國國內線免費供餐服務,旅客必須付費購買飛機上的餐點。目前在大部份700哩(1126公裡)以上的航班都可以買到三明治和生菜沙拉。
為了進一步改善財務狀況,匹茲堡樞紐正式於2004年關閉,並開始使用由西南航空引入的多點直飛模式,取代原本中心輻射型(hub-and -spoke)的營運模式。事實上,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美國大部份航空公司都使用多點直飛。目前全美航空提供美國東岸的主要機場點對點直飛班機,例如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紐約拉瓜地亞機場以及勞得岱堡─好萊塢國際機場。其他航空公司在這些航點之間並未提供頻繁的直飛班次,大城市間的直飛班次帶來較高利潤,因此全美航空的營運狀況得以改善。
2004年5月4日,全美航空成為星空聯盟的第15個成員。
然而,高油價以及勞資雙方談判破裂使得全美航空在2004年9月12日再度進入破產保護程式。員工的普遍不滿和異常增加的病假人數造成 2004年聖誕節假期期間執勤員工不足,這次事件使得全美的營運雪上加霜,甚至有報導臆測全美航空可能會清算結束營業。美國運輸部最後發現是全美航空的管理階層能力不足,而造成公司面臨關門危機。
美西航空入主與進一步擴張2005年至今
2005年5月19日,全美航空集團宣佈以15億美元代價與亞利桑那州的美西控股(美西航空母公司)合併,美西航空在美國西部的航線與全美航空現有美東、加勒比海及歐洲航線有互補效應,新公司名稱仍為全美航空,航線遍佈全美。
新的全美航空的管理階層由美西航空班底接手,總部也由夏洛特搬到亞利桑那州的潭蓓。整個接手的時程約18至24個月,預計到2007年完成合併,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將會使用同一張營運執照。
2005年9月13日,美西控股95.5%股東同意買下全美航空。
2005年9月15日,破產法院宣佈全美航空於2005年9月27日起脫離破產保護。脫離破產保護當日,二家控股公司完成合併,新公司宣稱自己為全世界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2006年1月起,美西航空在各航站的櫃臺改掛全美航空商標。2006年2月9日,全美航空成為美國較有歷史的航空公司中使用巴西航太190型客機的第一家。2006年5月,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的網站合併,新介面使用不同的圖像表示全美控股集團下不同航空公司的班機; 7月,全美航空再向空中公車公司訂購21架A-350型客機。
2006年11月15日,全美航空集團提出與達美航空合併的計劃,收購價為約80億美元,以現金與全美航空股票各支付一半。12月19 日,達美航空的債權人及破產法院否決了此項併購案。2007年1月10日,全美控股提高了收購價,將以50億美元現金及8億9千5百萬股全美航空股票,總價約在102億美元(依2007年1月9日收盤價計算)收購達美航空。1月31日,全美航空宣佈放棄併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