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創業板市場(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
目錄 |
創業板市場是指專門協助高成長的新興創新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籌資併進行資本運作的市場,有的也稱為二板市場、另類股票市場、增長型股票市場等。它與大型成熟上市公司的主板市場不同,是一個前瞻性市場,註重於公司的發展前景與增長潛力。其上市標準要低於成熟的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因此更加註重公司的信息披露。
1、以增長型公司為目的。上市條件較主板市場寬鬆。
2、買者自負的原則。創業板需要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營業能力自行判斷,堅持買者自負原則。
3、保薦人制度。對保薦人的專業資格和相關工作經驗提出更高要求。
4、以“披露為本”作為監管方式。它對信息披露提出全面、及時、準確的嚴格要求。
設立創業板的主要目的是為創新型和高成長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助其發展和拓展業務。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夠突出,無法在主板或中小企業板上市。一般來說,創業板的上市標準相對於主板市場而言比較低。
創業板市場是主板市場以外的市場,現階段其主要目的是為高科技領域中運作良好、成長性強的新興中小公司提供融資場所。考慮到新興公司業務前景的不確定性,上市條件就應低於主板市場。但創業板市場的設計,還應考慮具體國情,要爭取在“質”上有所突破,使創業板成為真正的“投資板塊”,併在以下幾個方面與主板市場有明顯區別:
1、經營年限相對較短,可不設最低盈利要求。
隨著市場的發展,投資者的日益成熟,市場運作(特別是主板市場運作)逐步規範,監管水平不斷提高,創業板市場的上市條件可逐步放鬆,如申請人成立時間可短於三年。成立在三年以上的,提供最近三個完整財政年度的年報。存續期限短於三年的,提供其實際完成財政年度的年報。對於研究與開發前景高的企業,不設最低盈利要求,等等。
2、股本規模相對較小。一般要求總股本二千萬即可。
4、必須是全流通市場。
雖然創業板市場不專為風險投資退出而設立,但它是風險投資機構投資從原有公司退出以便進入新一輪高科技項目投資的重要保障。考慮到風險資本通過股權轉讓一次變現的特殊運動規律,風險投資機構投資企業所形成的股權應視作公眾股,相應地創業板市場中不再有公眾股、國家股和法人股的劃分,是一個全流通市場。
5、主要股東最低持股量及出售股份有限制。
高科技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目的是解決企業本身的資本擴張和風險投資的退出問題。不僅僅是為滿足這類企業的創業股東和管理層股東的變現需要。因此,為保持公司成長的連續性,將創業股東和管理層股東的利益與公司發展聯繫在一起,這些股東在公司上市時所持有的股本至少占已發行股本的35%,公司上市後,這些主要股東必須接受讓出若幹股份的制度。管理層在公司上市後的兩年內不得出售名下股份;兩年限期屆滿後,亦不得在連續六個月之內出售名下股份超過25%。創業股東方面,有關限制期為一年,待公司上市滿一年後即可隨時出售名下股分,並且,出售時要公告。
6、在某些國家的資本市場中,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板市場滿兩年後可申請轉主板上市。
創業板市場不同於主板市場,其自身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目標群體定位:創業板的目標群體定位是以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
2.資本市場定位:創業板市場在整個資本市場中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
3.投資主體定位:創業板市場的投資主體應定位於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1、附屬市場模式
第二板市場附屬於主板市場,和主板市場擁有相同的交易系統;有的和主板市場有相同的監管標準和監察隊伍,所不同的只是上市標準的差別。
2、獨立運作模式
第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相比有獨立的交易管理系統和上市標準,完全是另外一個市場。我國擬採用這種格式。採用這種模式的有美國NASDAQ、日本JASDAQ、我國臺灣的場外證券市場(ROSE)等。
3、新市場模式
小盤股市場連接而成,其會員市場達成最低運作標準,具有實時的市場行情,承認彼此的會員資格。
國際上第二板市場中,以美國NASDAQ最為成功,其經驗在於:美國提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為NASDAQ提供了良好的上市資源;同時 NASDAQ通過明確的定位和良好的制度安排保持了市場的流動性。但是也有相當多的失敗案例:1992年AMEQ設立的ECM(Emerging Companies Marketplace)於1995年關閉;英國的USM(Unlisted Securities Market)於1996年關閉。其原因主要在於:當企業成長至符合主板上市條件後,往往轉移至主板,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在第二板上市的多是不成功的企業, 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興趣和其他企業的上市意願,使得市場因缺乏流動性和新鮮血液從而衰亡。 國際主要創業板的分佈
目前,國際上的第二板市場主要有: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市場(NASDAQ),英國另類投資市場(AIM,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法國新興證券市場(Nouveau Market)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全歐洲範圍的歐洲新市場(EVRO-NM),位於比利時,面向全歐洲的EASDAQ市場,我國臺灣場外證券市場(ROSE),新加坡證券交易及自報價系統市場 (SSEDAQ),馬來西亞證券交易及自動報價場外證券市場(MESDAQ),吉隆坡證券交易所第二板市場(KLSE)等等。
自美國的NASDAQ之後,世界的資本市場結構已經有了發展,事實證明,只有主板市場是不完善的,因為:
1、主板市場門檻相對太高,對於那些剛剛步入擴張階段或穩定成熟階段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存在難以逾越的規則障礙。
2、在現有制度框架內,主板市場上的法人股、國有股不能流通和交易,這與風險投資通過股權轉讓,一次性撤出實現回報的根本特性相矛盾。
3、在主要服務於國企改製、加大融資渠道的傾斜性政策背景下,現在和即將涌現的以非國有企業為基本成分的高新技術企業很難進入主板市場的通道。
4、在主板市場嚴格的指標管理機制下,即使能夠進入主板市場通道,也無法滿足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要求。
“一體式”創業板,是指利用現有的證券交易場所和規則,在此基礎上再設立一個創業板市場,形成“一所兩板”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的創業板市場主要作為主板市場必要和有益的補充,他與主板市場採用相同的交易系統和組織管理系統,甚至採用相同的監管標準。而與主板市場的區別則在於上市標準的高低,以及較高的監管要求和更為嚴格的信息紕漏原則。“一體式”創業板市場以香港額GEM市場、新加坡的SESDAQ市場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得AIM市場為代表。我國的中小企業板既是此種模式。
很清楚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