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軟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間諜軟體(Spyware)
目錄 |
間諜軟體是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搜集用戶個人信息的電腦程式。這個詞在1994年創建,但是到2000年才開始廣泛使用,並且和廣告軟體以及惡意軟體經常互換使用。間諜軟體本身就是一種惡意軟體,用來侵入用戶電腦,在用戶沒有許可的情況下有意或者無意對用戶的電腦系統和隱私權進行破壞。
間諜軟體是一些專門在用戶不知情或未經用戶准許的情況下收集用戶的個人數據。它所收集的數據範圍可以很廣闊,從該用戶平日瀏覽的網站,到諸如用戶名稱、密碼等個人數據。
間諜軟體採用一系列技術來紀錄用戶的個人信息,例如鍵盤錄製、錄製用戶訪問Internet的行為,以及掃描用戶電腦上的文件。間諜軟體的用途也多種多樣,從盜竊用戶的網上賬戶(主要是銀行信用卡帳戶)和密碼到統計用戶的網路行為意作為廣告用途。一些間諜軟體統計用戶訪問的網站並且不斷在用戶電腦上彈出廣告視窗,但是更多間諜軟體搜集用戶的密碼信息以侵占用戶的財產。
間諜軟體催生了一個新興的反間諜軟體行業。很多程式被設計出來刪除間諜軟體,阻止間諜軟體的安裝,以及從用戶的電子郵件中刪除間諜軟體。但是一些軟體也捆綁間諜軟體甚至集成間諜軟體的功能,使得反間諜軟體的工作更加困難。一些人爭論這些軟體的合法性,認為用戶在安裝軟體之前得到了用戶同意,但是用戶經常對軟體的間諜行為並不知情,同時也並未許可軟體利用用戶的電腦資源為軟體擁有者謀利。
另一個間諜軟體的廣告。這些軟體都很愛通過廣告來嚇用戶,指他們的電腦出了問題,從而引誘用戶下載他們的軟體。有的軟體雖然在安裝時有最終用戶授權協議(End-User License Agreement),但是往往其實際行為與宣稱不符。所以根據上述的定義,這些軟體也被列入間諜軟體的分類。
間諜軟體的常見運作模式都不外乎利用色情或樂趣來利誘用戶,或是採用“訴諸恐懼”的策略。一般來說,不少間諜軟體都會通過網上的廣告,欺騙用戶說他們的電腦有問題,而只要他們下載了廣告內的軟體就可以解決問題。之後,軟體會指用戶的電腦有問題,並欺騙用戶說只有他們的軟體才能夠把問題解決。若用戶意圖取消,軟體可能會作出恐嚇。一旦電腦被間諜軟體操控,它就會監察你在網上的動向,並終止任何意圖對它不利的行動。
然而,不要指望你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取解決辦法。一旦你的電腦被間諜軟體攻陷,它就會監視你在互聯網上的一舉一動。假如它發覺你想採取一些對它不利的動作時,就會想辦法中止。舉例說,右圖顯示一部被間諜軟體攻陷了的電腦。正當用戶希望通過Google搜索其他可用的反間諜軟體時,間諜軟體適時把用戶的連接騎劫,並同時顯示他們公司的相關產品廣告。
間諜軟體純粹靠關鍵字運作。所以,即使是維基百科的頁面,只要在URL上有關鍵字,都會被攔截。而廣告間諜軟體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對你的上網活動的監控。根據網上的考查,間諜軟體的運作模式,是在電腦的背後監聽用戶的互聯網鏈接。一但發現用戶的電腦從網上下載廣告,就加以攔截,換成自己的廣告,以增加公司的收入。然而,這卻派生了以下三個問題:
1、這一種廣告攔截的行為,用戶並不知情,這其實是剝奪了用戶的知情權,更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2、這種行為亦同等於竊取了把別人的廣告空間,是一種竊盜的罪行。
3、這種軟體通過監聽網路連接而攔截別人的廣告,但卻不時誤中副車。例如:GAIN Publishing的DashBar就會把入境事務處網站的換領智能身份證Pop-up錯誤以為是廣告而把它攔截,並把Pop-up換成他們的賭博廣告。
- 手動或利用軟體,把它們所屬公司的網址放入屏障之內。
- 謹慎安裝隨軟體附帶的插件。例如3721科技公司旗下的“上網助手”及“網路實名”、百度插件、劃詞搜索、網路豬等。
- 對於Windows系統需要經常更新(update),為Internet Explorer的漏洞打上補丁。使用非IE瀏覽器,例如Firefox、Opera等,可以避免很多網頁惡意代碼。使用反間諜軟體掃描和清理系統,例如Windows Defender、AVG Anti-Spyware、CounterSpy等。
- 使用可以監視程式通信情況的防火牆,例如在Windows下可以使用ZoneAlarm防火牆,禁止不明程式訪問網路。
- 檢查系統中是否還有殘存的不明程式,可以使用IceSword,大部分內核級的惡意程式,都會在IceSword中現形,當然也要求用戶對Windows系統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