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金融壓制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金融抑制论)

金融壓制論(theory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目錄

金融壓制論概述

  金融壓制論是分析發展中國家抑制市場機制和不恰當的金融管理政策對經濟成長和發展如何產生阻滯作用的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E.S.肖R.I.麥金農提出。

  所謂金融壓制:肖和麥金農認為,金融變數與金融制度對於經濟成長和經濟發展並不是中性因素,它既能起到促進作用,也能起到阻滯作用,關鍵取決於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選擇。他們認為,許多發展中國家存在著錯誤地選擇金融政策與金融制度的現象。具體表現主要是政府對金融活動的強制干預,人為地壓低利率匯率,即所謂的“金融壓制”。

  當金融當局硬性規定存款和貸款利率的最高上限時,必然會出現利率無法準確反映發展中國家資金供求關係和資金短缺特性的情況。由於多數發展中國家存在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因而,硬性規定名義利率上限後,實質利率常常為負數。在負實質利率條件下,儲蓄者不願將其剩餘的貨幣存入金融體系中,而借款者則被刺激起高亢的借款需求,這將導致資金嚴重求大於供,自然會相應產生金融機構以“配給”方式授信和資金投機等現象。當以配給方式分配資金時,能獲得信貸的多是享有特權的國營企業和機構,或者是與官方金融機構有特殊關係的私營企業,這為腐敗現象的產生提供了便利條件。大量的民營企業在信貸配給條件下只得向傳統的非組織市場、高利貸者和當鋪求貸。由於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機構集中於城市,並主要為特權階級服務,最多為一些大工商企業提供資金方便,因此,廣大農民和小工商業者在資金獲取上就極為困難。

  對外匯市場進行管制,通過官方匯率高估本國幣值和低估外國幣值,也是金融壓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種情況下,能以較低的官方匯率獲得外匯的只能是一些享受特權的機構和階級,外匯的供不應求助長了黑市交易活動。由於本國幣值高估,出口受到極大損害,與此同時,一些持有官方執照的進口商則能利用所享受的特權賺取超額利潤。由於許多發展中國家實行進口替代”政策,更容易造成重視重工業,輕視農業、輕工業的後果。

關於經濟效應

  肖認為,金融壓制戰略對經濟發展和經濟成長有四個效應:

  收入效應:由於許多奉行金融壓制戰略的發展中國家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公眾和企業作為實際貨幣餘額的持有者和使用者,為了避免繳納物價上漲率的通貨膨脹稅,就會減少以實際貨幣餘額增量形式保有的儲蓄,這種情況與官方對金融業的嚴格管制一道,必然會產生最有利的投資機會反而得不到資金,官辦金融機構卻將資金分配給資源利用效率較低部門的現象。肖和麥金農都認為,在發展中國家,人們持有的實際貨幣餘額多,儲蓄和投資就多,儲蓄和投資多,這些國家的收入增長就快,但在許多實行金融壓制戰略的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卻是與此相反的惡性迴圈,導致了極緩慢的收入增長。

  儲蓄效應: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金融壓制,市場分割和經濟貨幣化程度很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金融工具的數量很少,許多地區甚至還保留著物物交換的傳統交易方式。在經濟落後的條件下,幾乎沒有無風險的資產。由於通貨膨脹率既不穩定也無法預測,官定低利率又不用變動名義利率的方法來抵補價格上漲給儲蓄者造成的損失,因此,人們就常常用購買物質財富、增加消費支出和向國外轉移資金的方法迴避風險。這樣,自然會使儲蓄率的提高大受影響。

  投資效應:在金融壓制戰略下,許多發展中國家傳統部門的投資受到限制。這首先阻礙了農業的正常發展,增加了對糧食和原材料進口的需求,這種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靠外援來滿足。本國幣值的高估和對本國小規模生產的限制,又嚴重影響了出口的增長,使得經濟進一步依賴外援。在國民經濟的帶頭部門中,某些投資帶來了較高的資本-勞動比率,不熟練的生產技術和經常性的過剩生產能力,降低了投資的邊際生產力。同時,由於工業集中於城市地區,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極大的壓力,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

  就業效應:金融壓制戰略下對傳統部門的抑制,迫使勞動力向城市遷移。而由於城市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增長,這些勞動力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吸納到具有相對較高工資水平的行業和企業中去,其餘勞動力,或是滯留在低工資水平的行業、企業中,或是處於失業狀態,從而形成城市無產者階層。

數學表述

  上述金融壓制戰略及其後果可用下圖表述。圖中,縱軸代表實質利率(實質存款利率或實質放款利率),橫軸代表儲蓄量和投資量。假定經濟分為傳統部門和現代部門兩部分,所有的金融機構均集中於現代部門。當實質存款利率為零時,傳統部門的儲蓄完全不願意存入金融體系,只有現代部門的儲蓄,才有一部分存入金融體系這表現於橫軸上的。只有當實質利率增加後,傳統部門的儲蓄才開始流入金融體系,現代部門的儲蓄也會有所增加,表現為從開始的直線開始上升,至X點則兩部門的儲蓄均被吸收,儲蓄線為X,表示全社會的儲蓄和實質利率依同一方向變動。另一方面,實質投資線II向下傾斜,雖然也表示實質投資與實質放款利率為負相關關係,但主要表明實質投資收益遞減趨向。儲蓄曲線與投資曲線的相交點為 E。在理論上,E 是均衡利率即存款利率與放款利率相等的利率。然而,金融體系本身也需要經營費用,假如存款利率與放款利率相等,金融體系就無法生存。若EX是金融體系的經營成本,則從X 引伸出與II的平行線II,表示扣除了金融體系經營成本後的投資線。這樣,在均衡狀態下,金融體系的放款利率為E(=ON),存款利率為X(=O)。

  金融压制论(theory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在實際經濟運行中,如果由於政府管制等人為因素,造成最高存款利率為OC,在這一利率水準上,資金的供應為CA,需求為CB,因此,AB就表示資金需求缺口。金融體系就不得不運用“配給”的方式來提供信貸。結果,一小部分能獲得銀行信貸的特權階級,便能獲得等於AHDC的額外利潤。因為,他們的投資收益為OF,但付出的利率僅為OL(CL=EX=GH)。而且,由於投資未能擴展至均衡點,因此,整個社會的損失可由三角形AXH表示。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能從CA增至NE,則生產者的剩餘為四邊形AXEG,減去金融體系經營費用XEGH後,尚餘AXH。最後,如果金融體系具有高度的壟斷性,從而能將放款利率提高至OF,則超額利潤AHDC便會從借款者手中轉移至金融體系。然而,從社會觀點考察,無論是那些具有特權的借款者還是處於壟斷地位的金融體系,只要能從貸款的分配獲取超額利潤,都表明資源的無效率運用和不公平的分配。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金融壓制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