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內競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部門內競爭(competition in department)
目錄 |
什麼是部門內競爭[1]
部門內競爭也稱行業內競爭,是指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為了獲取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爭奪市場占有率的活動。
部門內競爭的主要內容[2]
部門內競爭是指部門內不同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其競爭的內容主要是:擴大本企業產品的市場,即擴大本企業產品在同類產品市場上的占有率,獲得和掌握足夠的要素市場;在本企業的產品市場不能擴大和獲得要素的條件也難以改變的情況下,企業努力採用新的生產方法,改善經營管理,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部門內競爭的結果是降低同類產品的成本,通過部門內各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促使整個部門經濟效率的提高。
部門內競爭的產生[3]
生產同類商品的同行企業,一方面由於各自的經濟利益不同,都想獲取超額利潤,另方面由於各自的生產規模,技術裝備和經營管理水平等主客觀條件的不同,從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量也就不同。但是,商品交換總是要按照社會價值量進行的,生產條件好的企業因為商品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而獲利較多,甚至獲得超額利潤。生產條件差的企業則處於不利地位,獲利很少,或者無利可得,甚至虧本。在同類商品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同行間的優勝劣敗、優存劣汰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部門內競爭的作用[3]
1. 積極作用。能促進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產品,增加花色品種,加強企業管理,降低產品成本等,從而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如我國自行車行業之間的競爭就促使了自行車生產的發展。三大老名牌之一的“鳳凰”自行車,在全國質量評比中連續六次被評為第一名,先後獲國家銀質獎和上海市優質產品獎等稱號,並銷往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伹在供過於求的同行賣方競爭之中,特別是在新秀“金獅”自行車等挑戰之下,絲毫不敢躺在成績簿上停止不前。他們不僅改進生產管理,不斷提高老產品的質量,更是重視新產品的開發。如根據青年人的需要,增添了紅、紫、藍,綠等各種彩車;根據婦女的需要,增加了女式車、輕便車;根據鍛煉身體的需要,增加了健身車、運動車等。
2. 消極作用。同行競爭會引起技術保密傾向,一些企業為了能穩定的獲取高額利潤、往往對新技術,新工藝、新發明、新產品等千方百計地保密,不讓同行掌握細節,瞭解關鍵。這樣,也就不利於新技術的及時推廣和運用,從而延緩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