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導向貿易戰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資源導向貿易戰略是指通過大力出口本國、本地區特有的自然資源來實現經濟發展的貿易戰略。具體說來,就是通過出口具有資源優勢的原材料及初級產品來換取外匯,再將獲得的外匯從發達國家進口技術、中間製品、生產資料,由此逐步地推進本國的工業化。[1]
資源導向貿易戰略的終結[1]
這一戰略一般是剛剛獨立且自然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採用的方法,尤其是那些經過長期殖民統治的落後國家,其整體經濟依賴於單一的農副產品,民族工業幾乎處於空白狀態,此時振興經濟的唯一選擇就是利用出口本國資源來實現工業化的起步。
對於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要實現國家工業化,進而實現國家經濟振興的唯一選擇就是充分地利用本國、本地區的資源優勢來實現工業化。但是,歷史上確實有些國家,比如澳大利亞依靠本地資源優勢,出口較多的資源產品,從而實現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其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居於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但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並沒有像澳大利亞那樣幸運,許多國家甚至陷入了一種“資源劫難”,即自然資源越豐富的國家,其經濟增長則越緩慢。對於上述“資源劫難”,發展經濟學家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研究,目前對自然資源不利於長期經濟增長的傳導機制有以下幾種解釋:
一是貿易條件惡化論。自然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其出口的大部分往往是原材料、能源等初級產品。進入20世紀中葉以後,隨著世界範圍內初級產品價格的低下及大量代替自然資源的工業原料的出現,世界市場對初級產品的需求急劇下降,原材料、能源等初級產品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工業產品之間的貿易。在這種環境之下,由於大部分原材料、能源等初級產品都是缺乏收入需求彈性的,而工業品的需求是具有比較大的彈性,因而會導致出口的初級產品與進口的工業製成品之間的價格差距呈現出遞增的趨勢,貿易條件趨向惡化。
二是荷蘭病。石油和其他一些自然資源,也許可以創造財富,但這些資源本身卻不能創造就業機會,而且不幸的是,這些資源的存在還會對其他經濟部門產生擠出作用。20世紀60年代荷蘭北海一帶發現大量天然氣,隨著天然氣的大量開采和出口,荷蘭盾變得堅挺,製造業和農業產品出口減少,國內產品同大量廉價的進口產品相比,在價格上處於劣勢,非石油出口的競爭力下降了。荷蘭病表現在自然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最終會使得製造業衰落,服務業繁榮。而一旦製造業衰落,發展中國家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失去了基礎。
三是自然資源的價格具有極大的波動性,而對於這種波動性的管理又十分困難。對於國外和國內投資者來說,他們總是在經濟景氣的時候投入資金,而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又會撤回資金。因此,這種投資的衝動會使得經濟景氣的時候,自然資源出口繁榮,國內財政收入迅速增加;而經濟不景氣時,發展中國家又陷入了財政危機。經濟活動因此比商品的價格具有更強的波動性,發展中國家繁榮時期從資源出口中獲得的利益正好抵消緊接下來的經濟衰退帶來的損失,資源的利益並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經濟利益。
由於上述原因,試圖通過資源出口來實現工業化的夢想已變得十分渺茫,資源導向型貿易戰略也從此被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地區)排斥在本國、本地區的國際貿易戰略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