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證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綠色證書(Green Certificate)
目錄 |
綠色證書是指對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進行確認的一種指標,綠色證書代表一定數量的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1]。綠色證書可以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買賣和流通,其發放數量應與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實際生產量大體相當[2]。
綠色證書的價值內涵[1]
(1)對於整個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來說,綠色證書的價格包含了其高於非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差額。綠色證書的交易實現了這種成本差額在整個發電產業的均攤,使褥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而天生具有的成本劣勢,轉移給其他由於能源種類和技術條件優勢而具有成本優勢的發電廠,扮演了公平競爭的維護者。
(2)綠色證書的價格應反映由於替代非可再生能源帶來的環境正效應。綠色證書購買者(來完成目標配額的發電商)實質上比其他完成目標的發電企業更多的給社會帶來了負外部性。也就是更多的污染了環境,提高了社會治理環境污染的成本。因此,他必須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也就是購買綠色證書。這就實現了非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負外部性內部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可再生能源發電對環境的污染,也使可再生能源的相對正外部性的優勢得以發揮,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市場中的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
(3)綠色證書作為政府激勵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工具,承擔著一定的實現政策效果的使命。因此其價格的變動範圍是有一定限制的。綠色證書的價格不能過低,否則將導致綠色證書的需求者自願接受購買任務,缺少技術革新以降低自身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動力,導致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政策激勵失效;而價格過高也將增大企業壓力,同樣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綠色證書本身價格的決定[2]
根據綠色證書的供給和需求可以建立相應的模型來分析綠色證書本身價格的決定與波動。這裡需要註意在有罰金的情況下,綠色證書本身的市場價格的上限是對不夠配額要求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罰金F,如圖1。
假設D代表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的綠色證書的需求曲線,而D'代表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的綠色證書的需求曲線。假設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綠色證書的供給線就是它的邊際成本線。綠色證書的供給S和需求D相交於E點,均衡價格為PE,均衡產量為QE。
綠色證書大多數是由已建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所生產.發電企業要考慮綠色證書的價格是否能夠彌補其邊際成本。只有在綠色證書的市場價格P高於其邊際成本MC時,發電企業才願意生產可再生能源電力。當市場綠色證書供給不足時(即S小於D),電力企業為達標將會爭購綠色證書,綠色證書的價格將因此而上漲。在沒有考慮罰金的情況下.最多只能漲到某個最高價格。否則供電企業寧可自己新建可再生能源電力工廠而不再購買證書。在考慮罰金的情況下.綠色證書的價格一般不高於單位罰金的額度F,否則供電企業寧可接受懲罰也不願意購買證書。
綠色證書市場的價格波動的可能性較大,一方面是由於受供求關係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受可再生能源電力產出不穩定性影響。如風電,據估計丹麥年風電最大產量波動幅度為上下20%。綠色證書交易規則設計的不同,價格波動的幅度也會不一樣。如果綠色證書的有效期為一年,當今年產量下降到Q1時,證書價格將上漲到PT;當產量上漲到Q2時,則價格下降到PB,波動幅度為PT − PB。如果證書永久有效,當證書價格較低時,買方就會多買一些儲存起來(對於廠商而言,證書價格若太低,就留到明年再賣,所以其實證書的供給曲線也會更有彈性,在這個模型中沒有分析),在這種市場上,需求曲線為D'就會更具有需求價格彈性,價格的波動幅度為PT − PB'。相比之下,永久有效的證書交易市場價格波動比有限有效期的證書交易市場價格波動要小。
還是不明白,為什麼企業需要購買綠色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