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產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科技生產力(Technology Productivity)
目錄 |
什麼是科技生產力[1]
科技生產力是指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社會所具有的創造、傳播、應用和發展科學技術的能力的總稱,是相對於社會物質生產方式中的生產力而言的。
科技生產力的由來和演化機制[2]
科技生產力不是自古就有,古代人文科學中思辨往往與哲學宗教相聯繫.經驗型的技術和工藝也往往與生產過程相聯繫。16世紀以前.科學與生產力沒有直接的聯繫.科學和技術也是分割開的。16世紀以後,伽利略開創了用實驗和數學方法的研究途徑.科學找到了自己的物化手段,近代科學產生.科學開始獨立於宗教哲學.並與技術結合在一起。由技術手段實現其發現、發明和創造成為科學研究的基本特征。技術科學、近代科學與傳統的技術發生了緊密聯繫.逐步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力量.科技生產力開始形成,並逐步超前於“物質的直接生產活動”.科學技術開始對“物質生產”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開始,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內燃機極大地改變了舊的生產系統.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產力。到19世紀.技術發明活動從物質活動中脫離出來.以經驗和技能為基礎的工業技術變成了以科學為基礎的現代技術,科學發現活動和技術發明活動相互作用、相互協調.構成了統一的技術活動.相對獨立的科技生產力基本形成。2O世紀初電子電腦革命與8O年代的信息技術革命,促使科學和技術,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科學對技術以及生產的先導作用充分體現出來,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應用於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以空前的廣度、深度和強度作用於社會經濟結構、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等各個方面,使整個世界正在發生全面而深刻的大變革。科學技術研究活動進入了國家規模時代. 新技術在社會大生產中的應用,使技術體系不斷地產生更多的新問題。實驗和規律構成了科技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現代科技生產力.對物質生產力活動有明顯的帶動作用並且不可替代。科技生產力演化過程見下圖。
科技生產力的內涵[3]
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是中國加速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策略。
(1)科學技術實力。這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學技術潛能的重要標準,它一般由R&D的投入數、每百萬人中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比重、國家級及地方級科研所的數目,大型成套科學儀器的數量,技術中心或裝備中心的數量、國家開放實驗室的數目、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量、企業中技術人員所占職工的比例等指標,進行單一或組合判別。科學技術實力,實質上是可能提供科學創新和技術發明的基礎力量,即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學技術潛力。
(2)科學技術能力。這是指科學技術實力的能量轉化水平,即科技成果產生的能力。通常,有一定的科學技術實力,並不意味著可以全部變成科學技術的能力。科技實力轉化為科技能力的水平或程度,取決於R&D資金投入的有效性、科學家與工程技術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大型科研儀器和設備的先進性與完備率、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科研選題的先進性和實用性,以及對科技發展前沿和實踐應用潛力的判斷等,以上這些要素均對國家或地區的科技實力施加影響,並且加以“折損”後,才能形成可被社會或企業接受的具有競爭力、創新性或某種使用價值的理論、技術成果。如知識產權、技術專利和新產品、新工藝等。
(3)科學技術效力。科學技術效力是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效率或效用。科技成果或科學技術能力尚未具備直接或廣泛滿足社會經濟需求的“產品”屬性,因此,需要對這些初級“產品”進行加工、調製、組合、繼承、放大,併在考慮其可行性、經濟性和先進性之後,才能使其真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保證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或現實生產力。在這一過程中,科技成果的中試和規模化生產,或者科學理論和方法的廣泛滲透與社會接受,均是科學技術的最終映像。
顯而易見,上述3個基本內涵是科技生產力的能量蓄積、轉化和釋放特征。因此,科技實力、科技能力和科技效力之間呈現出鏈式的科技能量轉換,同時,亦存在著逆向的反饋需求,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反過來迫使科技領域調整科研方向,重組內在資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的生產和實踐應用的轉化,只有這樣,科學技術才能真正的成為第一生產力,從而推動社會、環境、經濟有效健康的發展。
科技生產力外延和組成要素[2]
- 1.科技生產要素、科學技術和科技生產力的關係
科技生產要素、科學技術和科技生產力三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科技生產要素由一系列科技資源組成:科技人力資源、科技財力資源、科技物力資源、科技信息資源等。科學技術是科技生產要素中各相關組成資源有機組合而生產出來的.科技生產要素經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科學管理手段的合理配置。在適宜的市場和社會環境下.高效地生產出為社會所需要的科學技術(見下圖)。
但科學技術僅僅是潛在的生產力,是一種內生力量.科學技術要成為現實生產力.真正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必須具備3個外延要素的協同,這3個外延要素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科學技術的強大需求;②科學技術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實現其自身不斷成長的內在驅動力;③有利於科技與經濟、社會、環境相互促進,良性迴圈的運行機制。三者缺失任何一個,或者其間互不匹配,都會影響科技生產力的形成及其潛力的發揮.只有這三者有機協同才能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科技生產力。科技生產要素、科學技術和科技生產力三者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描述。
- 2.從動態和靜態兩個角度進一步剖析科技生產力
科技生產力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當科技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時具體表現為:科學技術在生產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科學技術的依賴性增強,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由科學技術水平決定等等。結合科技生產力的這些特征.我仃]可以進一步豐富科技生產力的概念。
首先,從靜態上看.科技生產力是一種知識形態的現代生產力.具體表現為科學技術實力,是可能提供科學創新和技術發明的基礎力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科學技術潛能的首要標準從農業社會到T業社會再到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關係演變過程為:
農業社會生產力=(生產要素和可用資源+管理手段和工具+人的知識和技能)+科學技能
工業社會生產力=(生產要素和可用資源+管理手段和工具+人的知識和技能)×科學技術。
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生產要素和可用資源+管理手段和工具+人的知識和技能)^科學技術
不難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作用於生產力的力量越來越大,科學技術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帶來生產力的巨大革新。科學本身就是一種知識體系,一方面提高人們的智力和技能。另一方面推動技術的發展,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由科技生產力創造的專利、成果、理論系統、規律、工藝規範由於技術的存在使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變為直接的物質生產力成為可能。
其次,從動態角度看。科技生產力是一種合理的開發、配置、利用、創造和保護資源,柔性的組織生產與管理,以最集約的方式實現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具體表現為科學技術能力和科學技術效力。科學技術能力是指科學技術實力向物質生產力轉化的水平,即科技成果的產生能力(見下圖)。有一定的科學技術實力。並不意味著知識形態的生產力可以完全轉化為物質生產,科技實力轉化為科技能力的水平或程度,取決於科技生產力內部流動和轉化的效率(即科學技術效力)和外部經濟、社會和環境相互促進的體制保證。科技實力經一定的折損,形成可被社會或企業利用的,具有競爭力、創新性、可行性的實用價值的科學理論、方法準則、價值尺度、行為模式、技術成果和管理手段。人類利用先進工具和高新科技,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各種生產要素,利用、改造、征服自然,最終目的是實現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然而資源稀缺,知識經濟時代物質生產力的提高愈加依賴於科學技術能力的更新和科學技術的效力的提高。科學技術導致社會生產力成倍增長,科技進步使社會生產力得到重組和提升.柔性化的組織生產與管理方式使全社會的生產力能力能夠在更高水平上組織起來,現代科技在生產力發展中處於前導地位,科學技術在其生產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使它和生產力本身不斷擴散、流動和增長。
- 3.科技生產力的組成要素
知識經濟時代現代科技生產力3要素有別於社會生產力的3要素。
生產工具和管理手段中:勞動工具和管理工具智能化,電腦控製成為其顯著特征。勞動組織科學化,科學管理成為生產要素組合的基本形式。生產過程柔性化.智力支出取代體力支出成為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工作者是科技生產力中貢獻知識和技能的主體,現代知識和先進技能武裝的勞動者形成獨特的人力資本,成為三要素中最活潑的因素。人工智慧使各種生產要素和可用資源種類逐漸增多,生產要素的豐富和科技勞動者的知識和技能極大拓展了人類作用於自然界的範圍。科技生產力的三要素中又有重合.比如科學技術實驗裝備、科研經費、圖書資料等既可以是可用資源又能是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