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K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KMMM)
目錄 |
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是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具體運用的一個成果即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提升,自至盡善盡美,達到發展的最高境界。從本質上來講,成熟度模型描述了一個事物隨時間發展的狀況,這可以是人類所感興趣的任何事物成熟度模型,
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具有如下特征:
(1)簡化一個事物的發展過程,並將其描述為幾個有限的成熟層次(通常為4~6個層次);
(2)這些層次由一 定的要求來界定,必須滿足那些要求才能達到某個層次;
(3)從第一層次發展到最高層次,各層次之間具有順序性(即後者是前者的進一步完善);
(4)在發展過程中,事物從一個層次到下一個層次不斷進步,不可以忽略其中任何一個層次。
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知識創新,它既是不同知識過程相互利用的結果,也貫穿了知識的生產、分享、應用和創新的所有階段在一個知識沒有得到管理的企業中,知識通常是隱性化的,並以片斷的方式分散在企業中,知識創新是偶然的個人行為,而知識管理正是要改變這種狀況,使隱性知識顯性化、結合化,知識應用普及化,知識創新規範化,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描述知識的這種“成熟”過程中,一個由低到高的提升過程,即從知識存儲和檢索層次的應用向促進知識共用和智能技術利用方向發展、演變的過程。
知識管理成熟度是指組織開發、實施知識管理項目的過程被明確地定義、管理、測量、控制的有效程度,成熟度意味著能力上的增長潛力,同時也表明知識管理過程的豐富性和在組織的不同部門和項目中實現方法的一致性。知識管理成熟度的意義在於,通過關註知識管理過程使過程紀律性一致增強,從而使得組織的知識管理過程生產率和質量隨時間的推移得到提升和改進。
本文以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提出的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對知識管理的過程進行了合理的總結,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提出的是國內管理理念、管理工具與信息技術領域,創辦時間最長、最具影響力的權威中立資訊機構。他們在知識公式發展的基礎上,對應知識成熟度模型,建立了相應的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AMT的這個模型通過調查企業在知識管理的發展現狀,給出它在知識管理成熟度等級上的準確定位,將可以給知識管理項目的切入提供依據。同時,它也可以成為一種提升組織知識管理成熟度的指南,為實現知識管理持續改善提供參考。這個模型分為知識無序、知識反應、知識意識、知識確認和知識共用等五個階段,如下圖:
1.知識無序階段:
- 沒有有關KM的明晰概念和認識,即使有KM通常也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 組織的知識是零碎的,很難得到共用;也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
2.知識反應階段:
- 人們對KM有所認識,認識到知識必須加以管理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 對日常所用知識已經文本化,但知識創新仍屬於特殊行為;
- 技術上存在基本的知識記錄系統,但數據格式仍然不規範,數據集成層次比較低,知識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3.知識意識階段:
- 有專門的組織推進KM建設;
- 有透明的知識管理和維護機制,存在邏輯化的知識內容結構,知識內容不斷增長並得到有效的維護;
- 在技術上具備了基本的信息系統,實現了對知識的單點訪問能力,但知識仍沒有得到有效集成。
4.知識確認階段:
- 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的使用和學習知識,知識應用和共用給業務帶來了明顯的收益,並得到了定量評估;
- 技術上建立了整合的知識基礎結構,知識內容與業務過程得到了有效集成。
5.知識共用階段:
- 共用文化已經制度化;
- 組織在決策、管理和運作的各個層次都和知識緊密結合,知識過程持續改善,知識內容不斷創新;
- KM技術具備了知識表示、知識挖掘和商業智能的能力,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組織的一種核心力量。
國際上比較著名的企業都或多或少的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下麵主要介紹了畢馬威知識管理框架評估體系、微軟的知識管理IT顧問和西門子的KMMM。
畢馬威公司(KPMG)於1998年對知識管理框架的評估體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並於2000年,再次對這個問題展開了研究。 KPMG對知識管理定義了四個關鍵領域:人,過程,內容和技術。每 一個領域都有一定的事情要完成。企業可以通過評估這些事情的 執行情況來判斷自己當前知識管理所處的水平。框架評估體系允 許用圖表示企業在知識管理方面取得的進步。評估結果是動態創 造的,當相關問題都得到回答之後,也就得出了正確的結果。這個 體系分為10部分,涵蓋了知識管理的各個關鍵領域,它們是:
(1).感悟和承諾:即員工是否理解知識管理的內容,以及高級管理者對系統的運用程度。
(2).戰略:企業是否致力於知識管理軟體的提升,企業是如何管理知識以確保其業務發展的。
(3).文化:組織內的行為是否確保了知識管理的有效性。
(4).外部聚焦:企業是否嘗試開拓邊界業務以最大限度的獲取業務機會。
(5).激勵:企業是否對知識管理所取得的效果給予了合適的獎勵。
(6).IT支持:IT是否擺在了足夠有效的位置來支持知識管理。
(7).維護:企業是如何維護其信息和知識資產的。
(8).持續評估:企業是否明晰了其知識管理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對其智力資源是否進行了有組織的管理。
(9).組織:組織結構支持知識管理的程度。
(10).知識運用:企業的業務運作是否以一種有效的方式真正使用和挖掘了企業的內部知識。
KPMG的模型總體上來說,涵蓋了企業知識管理的各個方面,但評估的結果對知識管理提升的指示作用不明顯。KPMG的模型考慮的因素很多,零散,重點不是很突出,沒有形成結構,操作性比較差。構建一個評價模型,需要有一個總的框架,包含對關鍵成功因素進行評價的關鍵績效指標,這個框架及其因素,應該是完備的,符合MECE和2/8原則。
微軟在其IT系列中依賴於“知識管理地圖”。通過一個自由的軟體工具,微軟描述了一個從對知識管理的“無知”到成為知識管理“領導者”的八層次的成熟度模型。
微軟奉行的哲學是:KM模型框架建立在,假設組織能通過運用KM工具和技術來達到一系列階段,從而取得顯著進步的基礎上。在這個過程中,KM的最大關註點在於從效率到效益再到成長的過程。同時,通過學習其他組織的經驗和做法,企業的技術基礎也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為了合理的確定企業在模型中的位置,微軟給出了在現有層次上的77種評判標準。每一個標準都從差到優分為四個等級。這些標準可以歸為二十個類,分別屬於三個領域。通過標準規則的評價,企業被標定在了“地圖”的特殊位置,並說明瞭評判的理由。微軟提供的軟體工具允許個人對已進行的實踐進行分別標記。而且,支持對這種標記進行整合。因此,軟體工具的應用使企業管理者能夠共用他們的觀點。
3.西門子的KMMM
知識只能通過管理來創造價值,而這個“管理”牽涉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技術和組織。KPMG和微軟的模型更多的是在強調知識管理軟體的提升,實際應用中容易忽略管理的作用。西門子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種評估組織在知識管理中全面地位的結構化模型。這個成熟度模型包括分析模型,發展模型和一個評估流程。分析模型有助於企業的知識管理者充分考慮KM的各個重要方面,並揭示將要發展哪些關鍵領域和要素。發展模型提供了關於那些關鍵領域和要素是如何最好發展而達到下一個成熟層次的信息。評估流程構建了從評估的定義到結果的解釋等所有相關步驟。
這個發展模型定義了知識管理的五個成熟層次:
(1).初級:知識管理的行為是非系統的和比較混亂的。不能從知識的角度來描述組織的現象。
(2).重覆:用指引性的項目和單一行動來標榜知識管理。
(3).定義:標準的工作流程使知識能有效的創造,分享和使用。
(4).管理:創造、分享和使用知識的過程能有組織性的結合起來,並持續發展。
(5).優化:知識管理持續發展並能夠自我完善。
這個模型是以卡耐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為基礎的,它每一個層次的名字都來自於該模型。但是,它成功實現了成熟度模型從軟體開發到知識管理領域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