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知識發酵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知識發酵

  知識發酵是指為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而進行的知識傳播或演變亦即某種創意在協調者的組織下在知識母體中消化、適應、轉化、演進和創新並融合與活化為組織的行動知識的過程。

知識發酵理論的提出

  知識管理的對象是組織的知識獲取、知識創新與知識傳播等知識活動。這些活動的共同特點就在於都存在一個新知識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過程。組織的知識獲取實際上是組織的學習過程,需要學習者在具備一定知識背景的基礎上,把原有知識與新知識進行有機的對接,通過聯想、推理、模仿等積極的創造性的思維邏輯活動,消化、吸收新的知識,達到一種新的知識狀態。組織的知識創新則是在參與者的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由某種動議或創意引導,通過群體成員大量的個人思維活動,伴隨著成員之間的知識交流,相互反覆激發、評價、修正,逐漸形成新的知識,達到新的知識狀態。組織的知識傳播也與此相類似,需要人的一系列能動的思維活動的積极參与。進一步的考察發現,儘管這些知識活動的表象和過程不完全相同,但是,它們都具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內在特征。

  主要是:(1)先有創意或動議。任何知識活動的開始都基於一個創意或者動議,這一點在知識創新活動中表現最為明顯。而實際上,知識獲取和知識傳播也同樣是在某種動議的引導下進行的。(2)一定的知識基礎。不僅知識創新要求參與者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基礎,知識獲取和知識傳播也同樣要求參與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例如,給小學生傳授“相對論”顯然難以收到較好的效果。(3)人的積極的思維創造活動。所有知識活動都需要人的積极參与,都需通過激發人的一系列積極的思維創造活動才可能獲得新的知識或進行知識創新。(4)有學習或創新的意願和組織、領導、協調者。(5)環境和規則。所有知識活動都是在某種特定環境條件下,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6)一定的設施和工具。組織的幾乎所有知識活動都需要依賴一定的設施、工具和手段才能順利進行。(7)結果為知識增長。不管是知識獲取、知識創新,還是知識傳播,最終都表現為某些局部的知識增長。

  上述初步考察的結果使我們發現,知識活動的基本特征及其運行機理與生化理論中的生物發酵過程具有驚人的相似性。生物發酵過程需要具備菌株、營養物質即母體、生物酶、一定的環境條件、設施與工具等,通過生化反應即發酵,產生一種新的物質。而知識活動同樣需要具備創意或動議、知識母體、組織協同、環境和規則、設施與工具等要素,通過學習或創新過程,最終導致組織的知識增加。因此,我們模仿生物發酵原理,把組織學習與知識創新的核心環節稱為“知識發酵”,對照它們之間的相似性,建立知識發酵模型,通過藉助生物發酵原理來揭示知識活動的內在機理和一般規律。

知識發酵的形式

  知識發酵的形式多種多樣,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它們進行分類,有利於瞭解並總結不同知識活動的性質和特征。分類的標準不同,所反映的知識發酵的性質和特征就不一樣。這對於知識管理的系統研究,認識和把握不同知識活動的內在規律,簡化知識管理工作,進行分類指導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1)按發酵過程是否受控,可以把知識發酵分為受控發酵與非受控發酵兩種類型,即自然發酵與/工業化0發酵。生物發酵是自然界中到處存在的一種現象,它不受人的控制,自生自滅。當認識到某些生物發酵的產物有利於人類的生產生活時,人類便人為地創造生物發酵環境,控制發酵要素和發酵過程,以大規模地獲取發酵產物。知識發酵也是一樣,在人類已經走過的漫長歷史長河中的絕大部分階段,知識的演進主要呈現為一種/自然0的狀態。在工業社會以前,它沒有或者很少受到組織和人的有意識的控制,是一種自發的、無目的的、緩慢的進化過程。只有到了工業化時代以後,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人類意識到知識發酵可以在受控狀態下大規模地加速進行,/工業化0式的知識發酵便成為知識轉移、知識創新和知識傳播的主要形式。今天,大多數知識發酵都是由一定的組織根據某種明確的目的和預期,在預算約束的範圍內,遵循知識發酵的內在規律,通過對環境條件的嚴格控制,以團隊協作的形式得以展開的。在商業組織中,這種知識發酵的投入產出經過嚴格的技術經濟評價,發酵本身是不是進行下去,選擇什麼樣的問題進行發酵,採用何種發酵方式,等等,都是由企業家根據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原則來決定的。

  (2)按發酵的主體數量的不同,可以把知識發酵分為個體發酵與群體發酵。組織中的個體在解決與組織有關的問題時所進行的學習、探索、決策、創新等活動,也可以看作是組織知識發酵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現代組織的知識發酵主要是一種有組織的群體性活動,是群體成員共同努力和協作的結果。知識管理的對象既包括組織中的個體性的知識活動,更主要的是群體性的知識活動。

  (3)按知識是否創新,可以把知識發酵分為複製性發酵和創新性發酵。複製性發酵是指對已有知識的學習和傳播,因此,它還可以繼續細分為學習型發酵和傳播型發酵。學習型發酵是學習者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業已存在的其他知識,它主要是指從組織外部吸收新的知識;傳播型發酵則是把組織內部已有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以使這些知識得到更加充分和廣泛的運用。創新型發酵是知識主體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人的積極的邏輯思維活動,以實踐或實驗等形式進行不斷的探索,創造新的知識。

  (4)按發酵母體及其產物的不同,可以分為隱性)隱性發酵、隱性)顯性發酵、顯性)顯性發酵、顯性)隱性發酵,即野中鬱次郎(Nonaka)所述的社會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組合化(combination)、內在化(internalization)(簡稱SECI)過程。隱性)隱性知識的社會化發酵也就是隱性知識的學習、傳播和增進過程。隱性)顯性知識的外在化發酵則是通過對話和共同思考,對隱性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概念化,並轉化為可以理解、記錄、存檔、檢索的顯性化過程。顯性)顯性知識的組合化發酵是對不同顯性知識進行組合,以形成新的顯性知識的過程。而顯性)隱性知識的內在化發酵則是通過學習,將顯性知識轉化為習慣性行為的過程。

  (5)按發酵的激發因素的不同,可以分為需求拉動型發酵和自主推動型發酵,即被動式發酵和主動式發酵。需求拉動型知識發酵是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通過SWOT分析,意識到自身在某些知識域上存在知識缺口,並選擇恰當的知識發酵戰略和發酵方式來彌補這些缺口,以保持和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因而是一種問題導向式的、被動的知識發酵形式;自主推動型知識發酵則是企業根據對市場潛在需求本質的研究和把握,在一定的預算範圍內,有意識地促進外部知識的超量吸收或自身知識的超前性創新,以便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選擇,創造潛在的市場機會,因而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發酵形式。

  (6)按發酵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發酵和內外結合式發酵。企業的知識活動並不局限於企業的邊界以內,在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協作越來越頻繁,虛擬經濟蓬勃發展的知識經濟社會,企業必須充分有效地利用外部的知識資源。因而,除了內部知識發酵以外,以技術咨詢和管理咨詢為代表的內外結合式的知識發酵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知識發酵形式。

  (7)按發酵的頻率,可以分為程式性發酵和非程式性發酵。如定期總結前一階段的工作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下一步的對策等,這種定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程式性的發酵過程。而根據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缺乏現成處理程式、規則、經驗和慣例的情況下,當事人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靈感和價值判斷等,臨時採取措施來應對和處理,就是非程式性的知識發酵。

  把知識發酵分為程式性與非程式性發酵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的知識活動儘管紛繁複雜,但其中絕大多數活動是日常的、重覆的、有規律可循的,可以把它們程式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只有當這些程式、規則和制度已經內化為所有員工進行知識活動的習慣性的自覺行動時,企業的知識管理才能形成穩定的秩序。非程式性的知識發酵是在沒有發酵的先例,無法找到可以遵循的程式、規則和慣例的情況下進行的知識發酵。這種知識發酵往往具有開創性,風險比較大,收益比較高,難度也相對較大。

  在知識管理剛剛引入和興起的時期,企業知識管理的重點應該是儘量把重覆性的、日常的知識活動程式化、規範化和制度化;當這項工作基本完成以後,知識管理的重心就應該轉移到非程式性的知識發酵上來。在可以預計的將來,企業知識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非程式性的知識發酵的有效性。

  (8)按發酵的正式程度,可以分為正式發酵和非正式發酵。前者是在工作時間和正式組織內部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識發酵;後者是在工作時間以外和非正式組織中,通過非正式交流而進行的發散性的知識發酵。非正式發酵的形式多種多樣,是企業內外部知識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組織內部知識菌株和知識母體的重要來源,在整個知識發酵中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組織的知識發酵還可以按發酵所解決問題的屬性,分為技術知識發酵和管理知識發酵;按發酵的知識層次,分為理論知識發酵和應用知識發酵;按發酵參與者的身份,分為專家知識發酵與普通員工知識發酵等等。發酵的方式不同,影響發酵的各種因素的作用程度也就不一樣,因而,所適應的知識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也會存在差異。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發酵"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