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資本運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態資本運營(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目錄 |
生態資本運營是指以生態資本的貨幣轉化為核心,實現生態資本保值和增值的一系列行為和措施。生態資本運營的目標就是在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下,使生態資本更有效率,並不斷地擴大生態資本生態功能和服務,增進生態效益,使生態資本在再生產過程中實現增值與保值。
生態資本運營的構成要素[1]
生態資本運營要素涉及眾多方面,比如,生態資本運營的主體、對象或者說客體、條件、手段、環境、目標等。從功能論的角度而言,可將它們分為能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和限制性要素三類。
- (一)能動性要素
能動性要素指的是對生產資本起到規制、管理和經營作用的要素。它們是生態資本運營的主體。具體地,從現實經濟中接觸到的生態資本運營的大量案例而言,生態資本運營的主體從微觀的角度來說主要是企業。
- (二)支持性要素
支持性要素即為對生態資本運營起到各種支撐作用的要素。這包括具備運營對象支撐功能的生態資本,以及具備運營條件支撐功能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
- (三)限制性要素
限制性要素是指在生態資本運營中發揮約束功能的要素。生態資本運營的制度環境、人文地理環境以及運營目標這些要素,構成了生態資本運營的限制性要素。
生態資本運營的模式[2]
生態資本運營主要有四條途徑:高生態質量附加值產品開發、高生態品位需求產業支撐功能開發、高端體閑功能開發、生態資本整體或部分“打包出售”。而生態資本運營的模式則大致有互補性運營、替代性運營和保值性運營三種模式。
- 互補性運營是指人力資本與生態資本兩者的互補,也被稱為“綠色經營”,以提高生態資本的生產效率為目的,採用綠色的經營理念、技術以及管理觀念,在對生態資源進行保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價值。
- 替代性運營,主要表現為人力資源替代生態資源,在客觀認識到人力資本是不可能完全取代生態資本的基礎上,針對稀缺、不可再生的生態資源,儘快地尋找其替代品;而對於具有可再生的生態資源,在保證其有效迴圈利用的前提下,通過人力資本的合理開發運作使其替代不可再生資源。如果運作合理,也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如人工養殖對天然捕撈的替代。
- 保值性運營,主要是針對純自然資本的運作,通過生態修複的辦法使其得到有效的保護,免受破壞,如退耕還草等,這是一項立足於長遠的戰略性投資運營,因為生態資源作為“稀缺品”,其保持就是財富,長期來看具有“增值”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