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漏桶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漏桶理論

  在西方經濟學界,庇古最早打破了古典經濟學在分配問題上無為而治的傳統,面對著龐大的社會財富和大眾嚴重貧困的對比,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表達了對經濟平等的關註,1920年他出版的名著《福利經濟學》,把平等和效率同時納入了經濟分析的視野。在庇古看來,爭取效率就是要合理配置資源,增加國民收入;而爭取平等則是將富人的一部分收人轉移給窮人,實現收入的均等化;只有二者兼顧,才能增進整個社會的福利。庇古描述的這種富足而又和諧的社會無疑令人嚮往,但問題在於,平等和效率在現實中往往是矛盾的,對於這個問題,奧肯曾作過非常精辟的論述,這就是著名的“漏桶原理”。

  假定有這樣一個社會,富人和窮人分竈吃飯,富人那裡人少粥多,許多粥吃不完,白白地浪費掉;而窮人那裡人多粥少,根本吃不飽,已經有不少的人得了水腫。於是政府決定,從富人的鍋里打一桶粥,送給窮人吃,以減少不平等現象。奧肯認為,政府的這種願望是好的,但不幸的是,它使用的那個桶,下麵有個洞,是個漏桶。這樣,等它把粥送到窮人那裡,路上就漏掉了不少。意思是說,政府如果用稅收的辦法,從富人那裡轉移一部分收入給窮人,窮人實際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一些,比如富人的收入減少了1000元,窮人可能只得到了600元,其餘的400元就不翼而飛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因為追求平等損害了效率,從而減少了國民收入。奧肯有一句名言:“當我們拿起刀來,試圖將國民收入這塊蛋糕在窮人和富人之間做平均分配時,整個蛋糕卻忽然變小了。”

漏桶理論的觀點

  這裡所說的蛋糕變小,實際上就是效率的損失,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稅收削弱了富人投資的積極性。奧肯在他那本著名的《平等與效率——重大的抉擇》一書中,曾這樣寫道:“如果稅收對於儲蓄和投資具有重大的和有支配的影響,那麼在總量數字方面的證據將是引人註目的而且是明顯的。1929年,儘管美國經濟處於蕭條時期,但由於當時的稅率很低,投資還是占了國民收人的16%;在此之後,聯邦稅的稅率上升了好幾個百分點,到了1983年,儘管當時的經濟處於複蘇時期,但投資率仍沒有超過14%。”二是稅收影響了勞動的積極性。不僅影響富人,而且影響窮人。比如一個失業工人,由於得到了一份月薪並不算高的工作,而失去了政府所有的補貼,他自然也就對找工作不熱心了。這樣,由於在收入分配的過程中,可供分配的國民收入總量減少了,結果就必然與政府的桶發生了“泄漏”一樣,使得富人失去的多。而窮人得到的少。

  漏捅原理意味著,平等和效率是“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二者相比,孰輕孰重呢?經濟學家、倫理學家,乃至哲學家就此開始了他們曠日持久的爭論。有人認為,人們之所以在平等和效率的抉擇問題上爭論不休,原因就在於,現實世界是不平等的。富人害伯失去既得的利益,因而鼓吹效率,反對平等;窮人想不勞而獲,因此支持平等,批評效率。人們都戴著“有色眼鏡”進行討論,很難得出一個符合人性本來面目的結論。於是,美國哲學家勞爾斯便在他的《正義理論》一書中作了這樣一個假想的試驗:將一群人帶到一個遠離現代文明的荒島上,讓他們在“原始狀態”下開始新的生活。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一無所知,不知道自己將來是窮還是富,是成功還是命運不佳。現在,讓他們在一起進行協商,去建立一個他們心目中“公正”的社會。那麼協商的結果是什麼?肯定是追求經濟平等,而不是允許貧富分化。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來的收入,會處於金字塔的什麼位置,如果支持效率,他們就得承受忍飢挨餓的風險。勞爾斯就此得出結論說,在平等和效率之間,應該讓平等優先。

  然而,很多人對這個假想試驗在現實中是否具有意義提出了懷疑,他們認為,勞爾斯極端平等的立場,不一定是這個試驗的必然結果。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些人天賦很高,他們卻被迫獲得與白痴一樣的收入,那麼這種收入的平等,恰恰是不平等的表現。密爾頓·弗里德曼則擔心,追求平等會損害神聖的自由。他說:“以‘公平’來取得‘自由’這一現代傾向,反映了我們已經多麼遠地偏離了合眾國的締造者們的初衷。”由於公平缺乏一個客觀的標準,他完全取決於仲裁者的主觀看法,因此,“當‘公平’取代了‘自由’的時候,我們所有的自由的權利就都處於危險之中了”。

  在勞爾斯和弗里德曼之間,奧肯採取比較折衷的立場。在他看來,效率誠可貴,平等價也高,因此,二者誰都不能偏廢,只能尋找一種折衷,既促進平等,又儘量減少對效率的損害。比如縮小補貼範圍,降低補貼標準,就可以控制收入分配對窮人的勞動積極性的影響;調低所得稅稅率,提高消費稅稅率,就可以減小收入轉移對富人的損害等等。奧肯特別指出,貧窮的根源是缺乏教育和訓練,而要打破這種貧窮——不良教育——貧窮的惡性迴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向貧窮的人口敞開教育的大門。“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沒有比提供免贊的公共教育更為偉大的步驟了。”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wdz,Angle Roh,Kane0135,Dan,泡芙小姐,林巧玲,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漏桶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