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滯需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滯需效應

  滯需效應是指消費者在節假日購買了滿足自身需求的大量商品後,會在節後一段甚至相 當長的時期內不再進行購買消費,造成了節假日,人潮如流,車水馬龍,而平日里門前冷落車馬稀。

滯需效應的內容

  由於消費者的數量有限和購買力的制約,商品在節後很容易造成滯需,商家也很快地從熱賣轉向滯銷。如果長期持續下去,這種小範圍的經營模式會很快地擴散到大範圍的市場營銷過程中。在節假日,各大商場和賣場往往以低價和折扣促銷,用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長期以來,消費者對商品價格預期不斷的下降,假日促銷使得假日和平時價格懸殊較大,導致消費行為滯留在各個假日,造成了在節假日瘋狂購物而平日賣場蕭條的現象,易造成從熱賣到滯銷的降驟。這會對商品經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惡化,不免有人質疑:假日經濟是創造需求還是轉移需求。

  若假日經濟只是將消費者昨天、明天的需求轉移為今天的需求,那麼,它做到的只是消費時間轉換,並沒有帶來總需求的增加,它將無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正常銷售和消費都是有季節性規律可循,商家都知道經商有“旺季”、“淡季”之分,但現在的假日消費更確切地說是集中消費,更多的是消費者將昨天、明天或下個月的消費集中在假日期間的幾天內進行,是消費在時間或空間的轉移,並沒有真正激發出新的需求

  為了適應假日消費的特點,不少商家有針對性的調整了營業時間,採購了大量應節商品,調整商品佈局,商場面貌煥然一新。這樣的集中消費帶來假日後的格外清淡,由旺季、淡季形成的正常消費峰期限被商家人為地打亂、扭曲。導致年年都有反季節銷售,在炎炎夏日賣冬季商品,如羽絨服、皮衣等,結果到了冬季銷售艱難,因為消費者對羽絨服、皮衣的社會總需求不增加,銷售總量就難以有所突破。我們的假日消費僅僅是生活用品的集中消費,那麼假日消費增長只能建立在非假日消費萎縮的基礎上。因此,這種紊亂型的假日經濟不利於正確的消費觀念形成,導致消費者的消費預期不明朗,國家巨集觀經濟預期不景氣

消費券的滯需效應[1]

  消費券的提前效應即原本屬於未來的消費提前到當期實現。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民眾縮小消費以及延後消費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也是控制風險應有的作為。

  但是一旦有了政府發放的限時使用的消費券,相當於當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加消費者的購買力,就往往會刺激消費者把預計下期的對某商品的消費行為提前,從而起到刺激當期消費的目的。

  但是這種集中消費的現象只是一種消費在時間上的轉移,只是將消費者明天的需求轉移為今天的需求,伴隨而來的是後期滯需效應的產生。滯需效應是指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購買了滿足自身需求的大量商品後,會在該期後一段甚至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再進行購買消費,造成了當期人潮如流,車水馬龍,而後期商店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現象。

  由於提前效應的存在以及消費者的數量有限和購買力的制約,商品在後期很容易造成滯需,如果這種局面持續的時間長並且範圍廣,勢必影響到市場結構,經濟的正常運作秩序就會被打亂,最終會影響到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此外消費理論認為人們的消費支出不僅由其當前的收入決定,而是以一生或者永久的收入作為消費決策的前提;一次性暫時收入變化引起的消費支出變動甚小,即其邊際消費傾向變動量很低,甚至近於0。

  消費券可看成是一種“意外之財”,是一次性的收入增加,不能改變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從而在長期看來,除非消費券的發放是持續性的,否則難以起到長久刺激消費的影響。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Mis铭,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滯需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