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1)現有商品因持續銷售不佳(對公司整體貢獻度衰退)而必須淘汰者。
(2)市場上已推出新的替代商品且廠商也將停止生產者。
(3)新商品引進失敗而成為滯銷品者。
(4)過季商品。
滯銷品處理應分三個階段來討論:
(1)進貨前。力求採購計劃的周密與謹慎,是杜絕滯銷品的前提。採購人員及商品開發人員應粉演好把關者的角色,防止“潛在”的滯銷品上架。
(2)進貨後。一旦決定商品導人商店後,相關人員應隨時註意商品周轉情形、庫存狀況,以儘早辨識出賣場中已成為滯銷品的商品,這樣才能及時處理,減少損失。
(3)善後處理。商品經評定為滯銷品後應立即果斷地處理,而不能置之不理。有關滯銷品的處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須確立一個基本觀念,就是滯銷品並非具有價值的商品,甚至不能稱之為商品。因為這些滯銷品即使擺上貨架,也無法提高銷售效率。如果不下定決心把這些滯銷品儘快處理,反而抱著想“大賺一筆”或“務必撈回本錢”的想法,將有造成積壓更多的可能。
②處理滯銷品較有效的方法是當機立斷,降價出售,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③與原供貨廠商洽談換貨(更換商品),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因此在滯銷品處理的過程中,除了做好事前防治及事中診斷發現的工作外,儘快處理善後的工作更為重要。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達到資金運用流暢、商場空間美化、商品陳列豐富及保持商店形象,並創造其他商品的銷售機會,提高營業利潤,便商店更繁榮、成功。
1.制定商品淘汰的判斷標準和數據標準,並確定在每個月固定的日期集中處理。
根據具體的工作流程所需要的時間,規定具體淘汰日期、定期的淘汰周期和工作時間表。
採購部設置各個季度或月份的淘汰單品數,以保證商品結構的平衡和合理。
2.確定淘汰所使用的報告和主要的表格。一般有《淘汰商品審核表》、《商品中類結構維護表》和《供應商業績積分卡》。
3.列出《淘汰商品審核表》中的“淘汰商品清單”,交採購部主管確認、審核、批准。
5.確定商品淘汰日期:標準的超市每月固定某一日期為商品淘汰日,所有門店在這一天統一把淘汰商品撤出貨架,等待處理。
6.退貨的處理方式是滯銷商品淘汰的核心問題之一。
一是總部集中退貨,即各店要把淘汰商品退到配送中心統一退。——這就給供應商一些應對時間;
二是門店分散退貨方式。
7.退貨扣款確認:在處理退貨之前須向財務部門查詢,供應商是否有貨款、可抵扣款。如果貨款已付清,賬戶已經沒有應付款,商品就不能做退貨處理。
8.採購應及時填寫《淘汰商品報表》,對於《淘汰商品審核表》內需要保留/觀察的商品,應給出相關說明和業績改進對策。
9.採購在汰換商品的同時。應考慮引進新品,尤其要確認汰換商品時間是否與新品進店時間協調,避免出現空架現象。
10.將淘汰商品記錄存檔,以便查詢,避免時間一長,或因人事變動等原因,將淘汰商品再次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