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滇商(The dian businessman)
目錄 |
滇商是雲南的商幫。長期以來,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複雜的歷史原因,雲南經濟的發展與沿海和內地相比,處於相對落後、封閉的狀況。直到進入近代,雲南地區的社會經濟結構,仍然由於自身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和對外聯繫的薄弱而停留在原來的狀態中。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的深入,雲南淪為外資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以對外貿易為主體的商業貿易在近代空前發展,而且呈現出流通交換領域內容複雜和形式多樣的特點。
雲南商人很早就在對外貿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歷史淵源上看,雲南沿邊一帶早就有從事這項經營的行商及小販。但直到晚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開埠通商的影響,雲南對外貿易呈現出一種多樣性和異乎尋常的發展態勢,手中積聚了一定財富的商人、地主以及華僑受到經營進出口貿易有利可圖的刺激,紛紛集資組號,直接向國外廠商訂貨銷售。外貿商人這一部分新的社會經濟勢力,成為近代雲南商人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滇南地區從事對外貿易者多為迤南商人,又有玉溪幫、石屏幫、建水幫等之分。迤南商人出境貿易的年限較早,光緒年間就有楊發春、李繼先、楊體國等人以日用百貨經營為主,趕著馬幫走通了迤薩至越南萊州的商路,並把越南萊州的棉花運回家鄉出售。隨之羊街、浪堤等地區的商人也馱著茶葉到越南萊州出售,然後採購棉花而歸。
此外,建水人朱輔所開設的“朱恆泰”商號和孫海航的“正順昌”商號,是在雲南商幫中出現較早、影響也較大的“建水幫”主力。另有1897年由周柏齋、周厲齋創立的“順成號”,成為滇南鉅賈。
在滇南與老、泰、柬、緬等國的貿易中,河西(今通海一帶)、玉溪、峨山等地的回族馬幫商人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據稱,這一帶的許多回民都依靠趕馬幫到思普沿邊及泰國、緬甸、寮國做買賣為生。
在近代,雲南的外貿商人大多具有一個共同特征,即外貿商人同時兼有貨主、運輸商(馬幫主)、零售商等多種角色。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商人大都自己養馬,外出經商時便趕著馬匹馱運貨物,成為走四方的馬幫商人。即使是代客運貨的運輸商人也不完全靠收取運費為生,而大多還兼做商業貿易。他們通常把甲地貨物捎往乙地銷售,以此獲利。大的馬幫商人組成的商隊通常還有武裝護衛,從而形成了集採購、運輸、販賣、武裝押運為一體的特殊商人集團。
雲南省有四千多公裡漫長的國境線分別與緬甸、寮國、越南等國接壤。這樣的自然地理情況,使得邊境一線的各民族得以僑居他國或進行季節性往返貿易。即便是在遠離邊境的彌渡、祥雲、普朋、南華、姚安、大姚等地的漢、白、彞等各族小生產者,也在每年秋收過後,成群結隊地前往緬甸邊境的一些礦山挖礦做工。
由此演化,由於運輸的需要和對外經濟聯繫的日益加強,於是雲南腹地的各族群眾中,也出現了不少季節性往返的僑商。如河西(今通海)、玉溪、峨山一帶的回族,從清光緒初年起,就有由經營馬幫從滇南思茅、車裡(今景洪)、佛海(今勐海)一帶經緬甸、寮國抵達泰國進行季節性往返的僑商貿易。他們幾乎在東南亞的整個旱季中,都僑居他國進行貿易活動。有的或因貿易活動不順利或其他原因不能在來年春耕時節返回故里,就滯留於泰、緬地域進行短途販運,由此而在國外定居。
近代雲南華僑主要分佈在三個地區:由滇南前往異國的華僑,主要集中於泰國,而且以回族居多;分佈於上緬甸各地的滇僑,則主要來自滇西一線的騰衝、龍陵、大理等地區;少數分佈於印度的雲南華僑,則多為由滇西北的中甸、麗江等地區去的少數民族商人。例如中甸的藏族商人馬鑄材,就曾長期僑居印度進行滇、印、藏之間的“三角貿易”。
晚清時,邊界重鎮騰衝、河口、思茅、蒙自相繼被闢為商埠,更規定在滇緬陸路邊界實行免稅貿易,為對外貿易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使雲南的對外貿易前所未有地發展。因經營對外貿易的利潤很大,許多商人都把自己的經營重點投向進出口貿易。這種情況對於當時已積累了一定財富而又熟悉進出口的一部分華僑而言,自然更不例外。他們紛紛開設商號,從事進出口貿易,從而成為當時雲南商人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