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民族資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民族資本(national bourgeoisie capital)

目錄

民族資本概述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民間投資經營的資本主義經濟。早期通稱商辦企業,與清政府和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的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企業相區別。稍後的文獻中,它們又常被稱為民族工業,以區別於買辦性企業。民族資本一詞應用較晚,大體是相對於國民黨政府的官僚資本而言,而非相對於外國資本而言;但民族資產階級一詞則早見於重要文獻,該階級所代表的生產關係即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

民族資本發展經過

  鴉片戰爭前中國已有了資本主義萌芽和少量的工場手工業。但是,前述含義的民族資本,是在19世紀70年代,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刺激和封建經濟的某些破壞,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資於新式工業開始的。主要出現於繅絲、棉紡、煤礦、船舶修造等業,到1894年,投資額不過700餘萬元。甲午戰爭失敗後,國人呼籲“設廠自救”、抵制洋貨、收回利權的活動蓬勃興起,在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政治運動的推動下,民族資本獲得了初步發展。仍以紡織、麵粉、火柴等輕工業為主,電力和內河航運也有發展,並有民辦鐵路和銀行出現。1895~1913年約20年間投資不下 1.5億元。同時,工場手工業也有較快發展,到1913年,登記的工場手工業和作坊有1.5萬餘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方帝國主義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以及受到當時金貴銀賤和工業品價格陡升的影響,民族工業利潤優厚,資本家稱之為“黃金時代”。1914~1919年間工礦業投資約有 1億元,棉紡織等業繁榮直到1922年。這期間航運業仍有發展,而民辦鐵路則被政府強行收去,並被外國借款所控制。同時,民族工業的發展引起商業的某些變化,原來專營洋貨的商號兼營國貨,並出現專營國貨的商業;原來封建性的商業也逐漸向資本主義商業轉化。

  民族資本雖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比之具有壟斷性的外國在華資本則瞠乎其後。最有發展的華商棉紡織業亦難與日、英在華紗廠競爭。隨著中國社會殖民地化加深,在20世紀20年代,民族工業一度出現蕭條,30年代前期更陷入嚴重的危機,一時停歇改組之風瀰漫,不少企業被外國資本和官僚資本所吞併、拍賣和接管。不過這期間也有酸鹼、橡膠、製藥和多種日用品新工業出現,並有向內地發展的趨勢。隨著電力的普及,一些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工業過渡。交通方面開始出現汽車運輸。1936年以後,民族資本恢複活躍,發展到高峰,估計工礦交通運輸業資產凈值在13億元左右。民族資本的商業投資遠大於工業,金融業也有畸形發展之勢。

  1937~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中,原來集中在沿海城市的民族工業遭到日本帝國主義毀滅性的摧殘。在國民政府統治的後方,民族工業一度發展,但1942年以後即陷於停滯。戰後,在美國商品充斥市場和官僚資本的壓力下,民族資本工業陷於破產的境地。由於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不僅金融業和商業,工業資本也被卷入投機洪流。

民族資本的特點

  在民族工業產生時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資占一半左右,買辦投資亦占頗大比重。但在20世紀以後,就主要是商人投資了。華僑回國興辦實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在愛國主義的思潮下,有不少工程技術人員和有志之士在艱難中集資創辦新式企業。民族資本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限制和壓迫,同它們之間存在著矛盾和鬥爭。

  民族資本在發展中也出現集中現象,形成象申新、永安、裕大華、大中華等集團,後期它們也向多種投資和金融業發展。但它們一般還不具有壟斷地位,在本業中也受外國資本的壓抑。全面看,民族資本的企業仍是規模狹小,生產分散,技術設備落後的。據1949年以後的調查,雇工在10 人以上的工廠中,雇工 100人以上的廠只占5.5%,60%的廠仍屬工場手工業性質。民族資本的工業主要是輕工業,以紡織、食品為主;1949年統計,它的總產值中消費資料占 81.5%,生產資料僅占18.5%。它缺乏自己的重工業基礎,也沒有原料基地,這就造成了它們在技術、設備、原材料上以及在資金融通和產品運輸上對外國資本和官僚資本的依賴。這都反映了民族資本先天的軟弱性。

民族資本的性質和作用

  民族資本主義是一種自由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它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剝削勞動者和階級對抗之上的,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它是一種進步的經濟成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應用了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知識,組織了社會化的生產,同當時數量上占優勢的地主經濟和個體經濟比較起來,有高得多的勞動生產率。它的發展,對於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生產社會化和國家現代化有一定的進步作用。同時,民族資本是在外國資本和官僚資本的壓抑下力求生存和發展的,它的發展,與當時中國人民要求經濟獨立和政治民主的願望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提出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併在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實行這種政策。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對民族資本實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1949~1952年,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53年起開始對它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基本完成,原來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轉化為社會主義經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民族資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