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核劫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
目錄 |
杏仁核劫持,是由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在1995年提出。
杏仁核是大腦中的情緒中心,它可以記住過去經驗的結果,並做出判斷跟分析,讓我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緒直接做出反應,這些情緒可以稱為「生存直覺」。
杏仁核最直接的情緒是生氣、害怕、難過,所以做出的反應分別有戰鬥、呆滯、逃跑,如果用在人際關係上,一旦接受到言語攻擊,就出現生氣、怒吼的反應,有時,杏仁核在接受完「言語刺激」之後,沒有運用理智去解決,反而儲存下來,在下一次遇到類似情境的時候,爆發出情緒反應。
比如可能老闆罵了一句「事情都處理不好」,回到家,家人問了一句「怎麼沒幫我買東西回來」,就讓杏仁核中所有關於「你沒做好事情」的自責、羞辱感全部涌上,就一次爆發。[1]
電影《頭腦大作戰》中有5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緒小人:愛笑的“快樂”,膽小的“恐懼”,驕傲的“厭惡”,暴躁的“憤怒”和憂郁的“悲傷”。小女孩和父母的頭腦中,都住著這樣的5個小人。正是這5個小人,控制著他們的行為,讓他們笑或者生氣。這些小人的性格,就是情緒的表現。這種被情緒小人控制的情況,科學家將它們命名為“杏仁核劫持”。[2]
杏仁核劫持的原理[2]
我們的大腦非常強大,不同的部位具備各種不同的功能。情緒的產生也離不開大腦。經過多年探索,科學家發現這些情緒小人主要“住”在大腦的杏仁核里。大腦的杏仁核是一些神經細胞束,因為形狀像杏仁而得名
大腦中有兩個杏仁核,左右半腦各有一個,它們就像兩個網路中心,協調不同來源的信息,收集環境中的信號,記錄情感意義,在必要的時候表現出必要的反應。杏仁核的傳入來源廣泛包括新皮層、海馬回和扣帶回。所有感覺系統的信息都傳入杏仁核,不同的信息在這裡得到整合。神經系統把身體對環境的反饋信息傳送給杏仁核,杏仁核再與大腦前部的理性推理區進行溝通,來決定產生哪種情緒。左右半腦的杏仁核功能不同,右半腦的杏仁核主要和消極的情緒,比如恐懼和悲傷有關:左半腦的杏仁核,積極和消極的情緒都能產生,如快樂和悲傷。兩個杏仁核都在我們接收和處理情緒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共同合作,記憶情緒,處理情緒。
杏仁核雖然體積很小,但對情緒反應的作用十分重要,特別是恐懼的情緒。
大腦處理恐懼情緒的效率非常高。在我們看到可帕事物前,我們的大腦就可以根據身體對環境的反應,聯繫扣帶回和海馬回中儲存的記憶,做出是迎戰還是逃跑的決定,並指揮身體做出反應。比如看到有車向你撞過來,你會立刻躲開,然後才感到害怕,這就是人們說的“後怕”。
我們的大腦會用情緒“劫持”我們,也會幫我們看見別人腦中的情緒小人,這在社會生活中有重要作用。通常,我們會觀察表情而感知別人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