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數字身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數字身份

  數字身份是一個網路空間中的概念,它是指描述一個人或事物(有時指稱主體subject或實體entity)的一組數據,或者是在網路中可得的關於一個人的所有信息之總和。它是個人、組織或電子設備在網路中所採用的一個線上身份,或者說是網路身份。這些個人、組織或電子設備可能會通過不同的網路社區,擁有不止一個數字身份。這些數字身份是由一些特性或數字屬性組成的。一個數字身份也可能和別的數字身份相關聯,比如電子郵箱微博等。雖然這些與身份相關的屬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確定一個人的身份,但是這些屬性是可以變更、可以隱藏、甚至是可以廢棄的。

  另一種是數字主權身份,其滿足政府監管政策,由“國家公民網路身份識別系統”簽發。去年12月25日,廣州南沙區就簽發了全國首張身份證“網證”,群眾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式開通“居民身份證網上憑證”,隨後存儲在微信卡包中,在忘帶身份證的情況下,也可以隨時隨地證明“我就是我”。數字主權身份主要包含作為一個公民被國家承認的信息,比如籍貫、親屬關係、學歷、婚姻狀況等等。

數字身份的特征[1]

  1、多元性。網路時代人們可以根據不同情境構建多元的數字身份。這些數字身份會因具體場域、應用目的和所得服務的種類不同而不同。由於網路交往的虛擬性,人們幾乎可以在網路上擁有任何想要的身份甚至同時擁有多種身份而互不衝突。

  2、可偽性。數字身份的構建受主觀因素影響很大,由個人提供的身份屬性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片面的、歷史的、匿名的還可以是篡改的甚至是偽造的因此網路空間中的數字身份自然而然具有可偽性。大數據技術使得他人可以輕易獲取用戶信息,也能輕易地利用軟體偽造他人身份造成數字身份的混亂、偽造。

  3、超域性。數字身份作為網路環境中人的身份信息可以使得人們超越千山萬水在網路上互相交流、學習和交易等等,因此數字身份藉由互聯網得到了超越地域的特性。無論人們身處何處每個人的身份都可以通過數字身份來加以確證,可以利用數字身份來進行聯繫和溝通。數字身份的這種超地域性進一步 強化了數字身份的多元性,“每個個體身份都成為‘沒有明確染色體的階級’是一種階級與身份的多重體”。

  4、流動性和可變性。隨著時間、地域、工作環境和家庭生活等情況的變化數字身份也會變化。人們創建數字身份所提供的文字和圖片信息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片面化,時過境遷。即使當時較為完整的資料也會變得陳舊和不全面這些資料被保存的時間很可能會非常長,也很可能會被他人用於非原始的情境中容易混淆當前身份和歷史身份。網路技術使得人的網路身份變得難以確定,流動性和可變性成為數字身份的明顯特征。

數字身份的優勢[2]

  數字身份的出現,正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方式,與傳統身份系統相比,將大幅提高整體社會效率,最大化地釋放用戶價值,使政府、服務提供方、用戶等各方均可從中獲益。

  1、用戶可以靈活使用個人信息

  用戶不僅有權控制其他人對個人數據信息的訪問,並且可以決定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公佈自己的信息。此外,個人身份信息的數字化,有助於用戶更便捷地與外界進行交易等,同時對於用戶遠離非法行為起到保護作用。

  2、服務提供方實現定製化服務

  一方面,服務提供方藉助系統中記錄的用戶身份信息,可以針對用戶屬性和目的定製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數字身份系統的存在,能夠從流程上有效替代從前繁複的紙質證明,降低服務提供方與用戶之間反覆溝通的成本,大大提高辦事效率。

  3、政府更加高效地與公民溝通

  數字身份中記錄著所有公民關鍵的身份數據和行為信息,面對不同屬性的公民及其需求,政府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幫助。同時,從監管部門的角度出發,藉助數字身份系統,監管部門可以強化監管,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數字身份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在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階段,存在著數字基礎設施不完善、數字資源開發利用能力不足、數字社會治理面臨挑戰等諸多問題,由此引發的數字身份領域發展的痛點,也亟須有效解決。

  1、“基礎設施”搭建不完善

  當前,用戶的數字身份信息往往存在於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中,他們各自的數字身份系統互不相通,同一個人的信息在不同中心化系統中處於隔離狀態,系統之間相互認證的流程複雜,難以進行一致性協同管理。此外,信息化只解決了效率問題,對於數據的管理模式還比較落後。首先,信息不對稱問題,一個人可能在多個系統記憶體在多套數字身份,存在身份信息的不統一,也造成了數據存儲資源和時間的的巨大浪費。其次,越來越多的黑客攻擊增加了數據管理的安全風險。

  2、身份數據真實有效性缺失

  目前,雖然各大平臺網路身份基本實現實名化,但是用戶也只是獲得了身份認證,並沒有真正掌握身份信息的控制權,隨之也就產生了眾多問題。例如,無法確定正在使用這一數字身份的用戶是否其本人,難以從源頭追溯系統中數字身份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更不易將現實與網路身份相對應。

  3、身份認證流程低效、容錯性過低

  使用互聯網服務的前提條件是解決身份的識別認證問題。使用不同的服務需要進行多次不同的認證,目前各部門、平臺的身份認證手段比較簡單、低效,隱藏著較大的個人隱私信息泄露風險,可能導致用戶信息被販賣,造成嚴重的財產及相關利益損失。並且傳統的中心化身份認證依賴於單一系統的穩定性,一旦中心化機構出現數據泄露,會造成嚴重的信息安全事件,容錯性過低。2018年5月25日,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正式生效,其主要目的在於遏制個人信息被濫用,是保護個人隱私的法案。該法案規定“企業在收集、存儲、使用個人信息時要取得用戶的同意,用戶對自己的個人數據有絕對的掌控權”。

區塊鏈在數字身份領域的應用

  隨著數字身份逐漸成為人們在互聯網上的身份標識,數字身份的真實性、使用安全性和確權問題漸漸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在此需求下,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存儲、防篡改、可追溯、非對稱加密和零知識證明等技術特性為身份認證和信息保護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1、身份數據共用與用戶許可權

  區塊鏈數字身份可以改變現有數據的管理方式,從單一所有者擁有信息轉變為整個記錄周期中可以共用,在加密保護的分散式平臺上安全運行。目前政府、企業、各大互聯網平臺之間相互獨立,各自都保守著自己的核心數據。利用區塊鏈技術,在不同的部門之間搭建聯盟鏈體系,依靠相應的智能合約、共識機制以及激勵制度可以有效地驅動政府、企業、平臺共用數據,促進數據信息流通、整合和共用。與此同時,區塊鏈數字身份提供了一種能夠讓用戶更多地參與到信息管理中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公鑰選擇性地與機構分享信息,或是向政府授權使用公鑰和私鑰閱讀或更改其個人賬本的內容。用戶擁有對身份數據進行選擇、授權、刪除和恢復的權利,在不同應用場景中,可以對相應數據進行授權,用戶對自己的身份數據享有絕對的自主權。

  2、數字身份真實有效

  區塊鏈數字身份帶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但其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替代原有的中心化機構,而是可以促進各行各業各中心化機構之間達成共識,同時還可以解決用戶隱私的保密性問題。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保證鏈上數據的真實有效性,實現數據“存真”,但是鏈下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向鏈上傳遞的過程有可能存在風險,不能夠保證“去偽”。在數據上鏈之前可以通過權威機構進行身份確認,並出具權威的信用背書(如政府的認證),確保身份的合法合規,從源頭上可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其次,通過智能合約、激勵機制的方式,驅動部門、企業在不同的應用中進行信息的流通,形成整個行業在信息上的互通和串聯。除此之外,鏈上每一個數據都是在其他人的“監督”下被真實完整記錄在各個節點之中的,證據充分且可追溯,所有參與者在獲取其他個人的信息時需要當事人的授權。

  3、數字身份隱私保護

  個人身份信息屬於敏感數據,在應用過程中應當對數據加以區分,隱私級別較低的公開數據可以保留在網路上,極為重要的隱私數據則可保存在用戶設備之上,形成“鏈上+鏈下”、“公開+隱私”的完整模式。區塊鏈的數字身份時代,人們可以將自己完整的數字身份信息和身份證明打包上鏈,賦予哈希值和時間戳,成為可查的真實的身份數據。利用區塊鏈的非對稱加密機制、分散式存儲、全程可追溯等特性,充分保護用戶數據隱私,可以實現用戶所有聯繫、交易、數據的完整性和隱私性得到最佳的保護和管理,並且實現自己掌握自己信息的處理權,外人對其交易行為的瞭解只局限於過程層面。

參考文獻

  1. 董軍,程昊.大數據時代個人的數字身份及其倫理問題[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8,34(12):76-81.
  2. 觀點 | 區塊鏈重塑數字身份,哪些應用值得期待? 張奕卉;魏凱.2019.4.1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33,Da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數字身份"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