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收入分配效益指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收入分配效益指標概述[1]

  從國家巨集觀經濟層次分析來看,收入分配指標分析是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價值(即國民收入)在社會集團或者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效益分析。從項目的微觀層次分析看,收入分配分析是指項目的凈收益對社區居民的收入分配效益。收入分配效益指標是檢驗項目收益分配在國家、地方、企業、職工之間的分配比重是否合理的依據。一般用以下指標表示:

國家收益比重=

項目上交國家的稅金

×100%

項目總收益

地方收益比重=

項目上交地方的稅金

×100%

項目總收益

企業收益比重=

企業收益

×100%

項目總收益

職工收益比重=

職工收益

×100%

項目總收益

  這裡的企業收益指企業純稅後收益。

收入分配效益指標的內容[2]

  對於收入分配,可以從社會分配效果和地區分配效果兩方面來反映。

  ①社會收入分配效果。項目在生產經營期所產生的增加值(包括職工工資福利、利潤稅金及附加、中央和地方財政貸款利息、固定資產折舊等,是項目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在職工、企業、地方和國家四個方面之間的分配比例,即:

職工收入分配效果=

職工收入

×100%

項目增加值

企業收入分配效果=

企業得益

×100%

項目增加值

地方收入分配效果=

地方得益

×100%

項目增加值

國家收入分配效果=

國家得益

×100%

項目增加值

  對於社會分配效果,要視具體情況判明其優劣。一般來說,在職工、企業利益得到基本保證的前提下,項目應儘可能多地服務於地方和國家的利益。

  ②地區分配效果。如果投資項目位於老、少、邊、窮地區,則有必要計算地區收入分配效果,其宗旨是縮小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計算公式為:

  貧困地區收入分配效果=\sum_{t=1}^N (B-C)_t(1+i_s)^{-t}\cdot D_ i

            D_ i=(\bar{G}/G)^m

式中  Di為貧困地區收入分配繫數;

    \bar{G}為全國人均國民收入;

    m為國家規定的扶貧參數;

    G為當地人均國民收入;

    \sum_{t=1}^N (B-C)_t(1+i_s)^{-t}為項目的經濟凈現值ENPV。

其中的扶貧參數m反映國家對貧困地區從投資資金分配上的照顧傾向的價值判斷,由國家制定;m值應大於或等於1;m值越大,則貧困地區收入分配繫數Di也越大;並且由於\bar{G}>G,m≥1,故Di>1,因此將項目的經濟凈現值ENPV乘以Di將使ENPV增值,有利於在貧困地區建設的投資項目優先通過經濟評價,體現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在國家沒有正式公佈扶貧參數之前,可按照m=1~1.5的取值範圍,由項目評估人員自行確定具體數值。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張全國 雷廷宙主編.農業廢棄物氣化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02月第1版.
  2. 趙國傑編著.工程經濟學 第2版.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0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收入分配效益指標"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