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指紋信息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指紋信息

  指紋信息就是指人的指紋(的細節特征)通過一定的方式(捺印或是掃描等)保存起來,以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瀏覽、查閱或比對、分析的圖像數據。“指紋”一般特指我們識別人所採用各種方式的一個總稱。生活中我們需要辨認出周圍的每一個人,即使是非常相似的雙胞胎,因為辨別是我們進行相互交流的前提。無論是通過名字、長相、聲音的辨認,還是通過有技術依據的指紋與虹膜辨認,甚至是通過DNA鑒定,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能準確確認對方。

指紋信息的重要性

  信息需要指紋的另一個目的也是互聯網帶來的。我們生活在金錢驅動的階級時代,免費的午餐是沒有的,雖然信息的提供者大多的奉獻的,但當信息的價值顯現時,版權的問題就來了,最起碼的,你使用人家的信息,也應該給人家署名吧,尊敬也好,版權也好,反正信息需要帶上其“出身”的標簽。這在從前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信息的載體是紙張、廣播、電視,這些都比較好管理,互聯網的興起,信息變為電子流,一個人人都可以編輯的電子文檔,使用者說是他自己的寫的,你很難說是你的。若能在你發佈的電子信息中,生成自身的“指紋”,別人就不容易冒充了。我們聽說過影像光碟中的“電子水印”,就是在視頻信息中隱藏製作者的特別信息,作為識別的“指紋”,但對普通的電子文檔,大家似乎沒有好的方法,現在流行的pdf文檔(只能讀不能改的一種文檔格式,把文字變成類似圖像的信息)是一些廠家提供手冊、說明書的保護方法,但對於互聯網上的豐富信息來說不適用的。

  我們很容易聯想到CA證書的方式,在電子信息中放入證書,具有防篡改和抗抵賴的功效,然而在普通的文檔中,證書與信息本身是很容易分離的,也就是說我只要信息,拋棄證書,把一次“合法”得到的信息,變成自己的,再進行N次複製發佈,對信息的擁有者來說,是個“頭痛”的問題。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有些現實中的法律與道德規範很難落實,變化各種虛擬的身份在互聯網上就想玩游戲一樣方便。所以信息指紋不僅應該源自信息,信息改變了,指紋就能反應出來;而且還要廉價、容易實現。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是信息的海洋,但它也有大量的垃圾數據、重覆數據,如何有效地在檢索中減少重覆、剪除垃圾,就需要信息指紋的技術。比如對一個博客文章的搜索,原始發佈的應該最需要的,轉載的基本屬於重覆的,引用的則屬於有關聯的,只是偶爾出現該關鍵詞的不相關信息的就是用戶不需要的了。

  從另一個需求角度講,在涉密信息系統中,有一項重要的防護要求,就是高密級的信息不能流向低密級保護的網路區域,但如何防護卻是個大問題。信息中的密級標識是很敏感的,只是在文檔中標識,則很容易刪除或修改,標識被修改了,防泄密就成了問題。信息指紋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把密級標識放在信息指紋中,就很容易通過密級過濾的“網路防火牆”,自動檢索出高密級信息,防止信息的泄密。 綜觀各種需求與目的,信息不僅需要指紋,而且信息指紋將是互聯網上“信息海洋”的必然技術。

指紋信息的收集準備

  應先做好指紋信息採集的組織、管理和監督工作。配備足夠的指紋檢驗和系統管理專業技術人員,配發專業工具,對承擔十指指紋採集任務的民警進行業務培訓,建立指紋信息採集的工作制度,將指紋信息採集工作列入辦理案(事)件工作流程。明確各部門工作任務,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保證指紋信息的採集數量和質量。建立指紋自動識別系統遠程工作站,開展遠程錄入、查詢比對工作。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指紋信息"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列王星辰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2月15日 09:57 發表

呵呵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