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惰性思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惰性思維(Inert Thinking)、也叫作非質疑式思維

目錄

什麼是惰性思維

  惰性思維是指人類思維深處存在的一種保守的力量,人們總是習慣用老眼光來看新問題,用曾經被反覆證明有效的舊概念去解釋變化世界的新現象。

  惰性思維主要表現在對新事物不敏感;對習以為常的事物持保守態度;喜歡複製,不易創新;喜歡求同,不善立異;容易憑直覺印象沿著呆板的思維程式不斷重覆或模仿,不能及時用多維的、交叉的思路去探索問題的橫向和縱向聯繫,激發出嶄新的思維成果[1]

惰性思維的特點[2]

  惰性思維有以下特點:

  思維的依賴性

  這裡要劃清依靠和依賴的界限。依靠,一方面要遵循原則,另一方面,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如果沒有主動性、創造性,就是依賴了。依賴思想比較嚴重,謹小甚微,一步一請示,一遇問題,事無巨細,只等上邊發話,沒有指示,就束手無策。工作中,按部就班,四平八穩,所期求的僅僅是平安無事。

  思維的盲從性

  具體表現為“三差”:一是觀察能力差,二是分析能力差。三是概括能力差。這“三差”造成了思維的盲從性。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更不能談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只好跟著別人依祥畫葫蘆。這樣做,在思想上感到邁進了保險地帶。這種盲從心理,往往壓制了思維的創造和發揮。

  思維的狹隘性

  有些同志把自已的思維限制在狹小的圈子內,目光短淺,缺乏巨集觀思維,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觀察和考慮問題。

  思維的浮淺性

  浮淺性是指思維的程度只停留在錶面現象,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

惰性思維的案例[3]

  謝恩·弗雷德里克是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家。幾年前,他讓普林斯頓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學生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球拍加一個球,共1.10美元,球拍比球貴1美元,球是多少錢?”結果50%普林斯頓的學生和56%密歇根的學生都答為:球拍1美元,球0.1美元。

  正確答案是:球拍1.05美元,球0.05美元。

  按照心理學家的解釋,這是惰性心理作用的結果。人類大腦有兩個系統:一個系統是理性的,它能夠有意識地根據邏輯處理信息,工作起來很慢;還有一個是“本能”的系統,動作起來快速、自動,很難掌控。前者是積極的、理性的;後者是消極的、惰性的。上面事例中人們頭腦里首先作出球拍1美元、球0.1美元的答案,是因為1.10美元正好可以分成1美元和0.1美元,二者相差又正好1美元,契合了這種惰性思維的萌生。

剋服惰性思維的方法[4]

  思維靈活的人不拘泥於已有的習慣物品的名稱,而總給予它新的活力,以致推出新想法。實踐證明,具有一定學識而思維敏捷靈活的人,在處理問題時想出好主意的機會要比惰性思維的人要多得多。反之,思想僵化、刻板的人,即使是權威專家也難以推出新的思路,甚至對新的思想橫加指責、諷刺挖苦。比如:第一個測出電磁波的赫茲,他本人並沒有看出電磁波的實用價值。而他的朋友胡布爾提議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時,赫茲回答說:“如果要用電磁波通訊,大概得有像歐洲大陸那樣大的巨型反射鏡才行。”義大利的年輕人馬可尼已經實現無線電訊號傳遞,湯姆遜還不相信。他說:“無線電通訊,這很好呢!不過,我寧願相信‘一個孩子和一匹馬’!”他們的思路都被電磁波的原始含義束縛了。

  思維的靈活性還表現在能及時摒棄錯的假設。如果受錯誤思想禁錮太久,在創造過程中就會白白地浪費掉寶貴的時光。相反,如果及早地拋棄可能是合理的假設,就可能失去獲得突破性成就的良機。因而,“反對特別重要”。愛因斯坦說得好,像我們這種工作需要註意兩點:“毫不疲倦的堅持性和隨時準備拋棄我們為之花費的許多時間和勞動任務的東西。”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假設是自己獨立思考出來的並從理論上論證了它,那麼,要放棄它就非常困難。但如果要一個人自己解決問題,而解決得又不正確,那麼再向他作解釋就很困難。原因是受試者堅持自己錯誤的認識,竭力為自己辯解。甚至無視合乎邏輯的結論,這樣就難以擺脫自己原始的錯誤設想。可見,理智好像有這種傾向,欲在自己的周圍建立一道防線,然後在自己的防線里活動,而能逾越這種無形防線的能力,正是思維靈活性的又一種表現。人們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常常重覆特別是重覆過去成功的思路。當人們發現天王星的運行軌跡同理論計算有偏差時,科學家們曾從各個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勒維烈與亞當斯想到這可能是一顆未知行星運動的結果,他們沿著這條思路想下去,果然找到了海王星。後來勒維烈在研究水星近日點偏離問題時,自然重覆過去的思路,預言這也是一顆未知行星——大神星運動的結果,卻失敗了。事實證明,沒有一種萬能的思路,如果把過去的成功思路當作萬用靈藥,結果必然會成功反被成功誤。

  另外,剋服思維惰性還必須以廣搏的知識為基礎。有了廣博的知識才能使思維活躍,縱橫馳騁。科學實踐表明,越是能帶來重大突破的關鍵問題,就越是需要藉助於從有關的知識領域吸取“外來思想”加以解決。德國化學家利希滕說過,一個只知道化學的化學家,他未必真懂化學。只有以廣博知識經驗為基礎,從寬廣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剋服思維的惰性。

參考文獻

  1. 陶陽(摘). 淺議思維惰性[J]. 甘肅社會科學, 1987.
  2. 劉文波. 剋服惰性思維[J]. 新聞戰線, 1990(08):32-33.
  3. 王端陽. 惰性思維不可取[J]. 人力資源, 2012(7):92-92.
  4. 方州.心理魔法課堂:現代人的心理誤區及治療方案.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10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jane409,Llyn.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惰性思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03377144102ecd9651f01dc43c2ab396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12月25日 20:37 發表

剋服惰性思維要有廣博的知識

回複評論
M id 9dafdbd67c603c46e9d46ad739bcf137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2月22日 14:01 發表

M id 03377144102ecd9651f01dc43c2ab396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12月25日 20:37 發表

剋服惰性思維要有廣博的知識

總結的很棒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