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自由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國際自由族(InternationalFreeman),又稱IF一族,是那些在世界範圍內根據自己的個性自由地選擇工作、居住和旅游度假地的一群人。劉先生認為國際自由族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是21世紀的中國個人發展的全新模式。
“在世界範圍內根據自己的個性自由地選擇工作、居住和旅游度假地”,這種狀態乍一聽簡直讓人覺得無法實現,但劉克亞卻說這並不難,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IF一族,深知其中的“要領”。
國際自由族(International Free man)一詞是劉克亞老師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母語不同文化背景的精英,他們操一口流利、自信的美國口音,任職於形形色色的跨國企業和非盈利機構,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自由地選擇工作的方式、自由地選擇居住的方式、自由地選擇生活的方式,稱這樣的一群人為“國際自由族”。
想成為IF一族,除英語、誠信等基本技能和素質外,必須具備三項條件。
- 必須具備國際化的視野。由於IF一族學習和工作地點的頻繁變更、所服務對象背景的千差萬別,他們總是處在一種不斷更新觀念和積累國際見識的狀態中。另一方面,開闊的國際視野又使得他們更加自如地在更多不同國家和地區中工作和生活,融入當地的文化,增長更多的見聞是必須有一技之長。
- 必須有一技之長。專業特長是IF一族安身立命之本,最典型的是那些掌握國際語言,瞭解國際文化的專業人士,在具備了國際認可的審計、行醫資格之後,無論在國內國外都能為其審計對象、病人提供國際化專業服務。
- 必須有積極上進的精神。IF一族並不意味著無所事事,而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正是他們最重要的本質特征,是推動整個自由化進程的核心動力。這種心態下,事業成功和社會進步又賦予了他們精神上的解放,這是更高層次的自由。
總之,IF一族並非遙不可及。只要持之以恆,每個人都可能達到這種職業狀態。
那些在全球範圍內,自由地選擇工作方式、自由地選擇居住方式、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式的人就是“國際自由族”。
“國際自由族”的生活方式,就是未來中國真正的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每個中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這種八十年代只在小說和譯製片里出現的生活。
這是未來生活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每個人都可以為之傾倒為之拼搏的目標。
這並不是什麼人一時心血來潮在腦子裡冒出的怪念頭,而是優秀成功的中國人在全球一體化的浪潮中所能面臨的最好的個體選擇。
說到成功,恐怕得先好好界定一下成功的標準。
現在說到成功,在各種社交場合、報紙報道、電視節目里,似乎只要掙了點小錢、混了點小名的人都被稱為“成功人士”。
恐怕沒這麼簡單。
那什麼才算是成功呢?
它是成熟、健康的心智系譜中一個高度綜合的人生指標。一個成功的人,必須滿足四個最基本的人生需求:穩定感、新鮮感、愛和被愛的感覺、對他人和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感覺。只有一兩項獲得了滿足,恐怕還不能算是美好成功的人生。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生活豈不是過於理想?對於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中國人而言,這四個需求似乎永遠無法同時滿足,非要強行去實現的話就免不了出現一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結果。
這種說法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的中國還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在現在的大背景之下,它越來越成為一種過時、落後的觀念,成為中國人在人生髮展中最大的“思維慣性障礙”。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出國留學——鍍金拿外國籍——海歸、或者大學畢業進機關——熬年頭、拿職稱——當幾年小領導——退休的發展模式一統天下的時代了。一種“國際自由族”的生活,正像一個已經烤好的蛋糕,那些為自己準備好個人發展的鋒利刀叉的人,就可以準備開始切開它誘人的奶油。
工作自由、居住自由、生活自由,這種生活在今天的西方社會並不鮮見,一些具有優秀職業技能,擁有良好的全球視野和領導能力的職業人士正在享受著這樣一種生活。
甚至不僅僅是美國人、歐洲人和日本人,一些掌握著強大英語能力——更確切的說,是美國英語能力,的第三世界人才也有很多正在享受著這樣的生活。
就在今天的中國,那些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豪華酒店裡啜飲乾紅、指點商務的外籍人士,不就是“國際自由族”的“族員”嗎?遺憾的是,游蕩在中華大地上的這些“國際自由族”在數量上已經不算小,但是大部分卻不是中國人。這多少讓人感到遺憾。
對於中國人來說,在世界範圍內,按照自己的個性、喜好選擇工作的內容、工作的方式和地點,選擇居住和休閑度假的方式和地點,這樣的生活不是沒有人想象過,但是這個想象只出現在言情電影和通俗小說里,似乎在很長的時間內,它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肥皂泡、一個成人童話而已。
現在不是了!
這些年,輸送和吸納“國際自由族”的最主要的路徑——跨國公司——在中國大陸迅速地發展和壯大,各行各業,不勝枚舉。在中國的外籍跨國企業在不知不覺給中國輸入了大量的境外“國際自由族”的同時,也培育了很多中國籍的“國際自由族”,並把他們輸出到世界各地。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很多中國籍的跨國公司也在迅速地興起。這些公司也將培育、輸出大量的中國籍“國際自由族”,成為未來中國籍“國際自由族”最主要的舞臺,為每一個中國人成為“國際自由族”提供了最便捷的人生快車道。
所以我們可以說,現在的中國,已經擁有了產生“國際自由族”的巨集觀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下,能不能成為一個“國際自由族”還得看每個渴望成功的人自己的條件,並不是說水到渠就能成,而是渠已經被歷史的機遇挖好,看水中的游魚能不能夠把自己養大,在大海中自由地騰挪跳躍。
換句話說,成為一個“國際自由族”必須具備一些優秀的個人素質和技能。
他要有強大的“earning power”,他必須有符合時代節拍的、足夠獨特的職業專長和職業技能。他最基本的生存不應該成為問題——這樣才有條件實現新的工作法則:根據生活來選擇工作,讓工作和生活能夠和諧地統一起來,讓工作為人服務,而不是讓人成為工作的奴隸。
他必須有足夠開闊的人生境界和文化視野,讓自己成為一個包容性極強的外向型人才,而不是心靈封閉的國際勞工。
他必須擁有全球意識,一種視“小小寰球”為家園的雄心;他必須要具備一流的領導能力。他還得掌握一個關鍵工具,不是別的,是純正的美國口音。
成為一個中國籍的“國際自由族”,password卻是美國口音,這多少讓人感到無奈。但是沒有辦法,這是業已形成的規則,是“國際自由族”之間約定俗成的共同語言。以什麼樣的語言作為“國際自由族”暢游滄海的工具,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深重的意義要負擔,“師夷長技以制夷”而已。一口美國口音並不代表對美國文化的崇拜,更不代表認同美國的一些飛揚跋扈的行動和主張。
人才是文化最有效的載體,甚至可以說,這些說美國口音、擁有領袖才能和國際視野的中國人才是中國文化在全球範圍內最有力的倡導者。而且在“國際自由族”之間的競爭中,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正是中國籍“國際自由族”制勝的法寶!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會成為“國際自由族”,他們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激情、最有創造力、最能夠給整個社會帶來財富和價值的人。
他們以地球為家。
他們不斷地接受開放的、外向型的教育和培訓。
他們任職於一家真正的跨國企業或者具有開拓精神的以世界市場為舞臺的中國外向型企業。
他們前一周出差到羅馬,下一周就有可能在里約熱內盧談生意。根據自己的喜好,他們選擇各種各樣的度假地:到加拿大滑雪或者到夏威夷海灘曬太陽,到阿爾卑斯山攀岩或者到盧浮宮看畫。他們甚至可能在全球有好幾處房產,可以隨著好天氣在這個地球上的移動而選擇住處。
他們通過自己的奮鬥,達到自己嚮往的生活,見識過這個星球上的種種文化,和來自天差地別的各種地域文化的人打交道,從中吸取心靈的養分。他們行萬里路,對他們來說,地球就是一個友善的村落。他們在各行各業不僅僅為中國做出貢獻,也為人類的富足、知識的進步、文化的交流做出貢獻。
一個“國際自由族”就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