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調節的結構分析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結構論(Structural Approach)
目錄 |
結構論(Structural Approach)的有關分析,散見在50 年代和60 年代的西方經濟學文獻中。作為比較成熟和系統的獨立學派,結構論是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收支調節規劃的對立面於70 年代形成的。贊成結構論的經濟學家,大多數來自發展中國家或發達國家中從事發展問題研究的學者。因此,結構論的理論淵源同發展經濟學密切相關。結構論在英國十分活躍。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保爾·史蒂芬爵士(Pau1.Stephen),英國海外發展署(Overseas Development Association,ODA)的托尼·克列克(Tonv.klick),英國肯特大學的瑟沃爾(A.Thirwall),以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批經濟學家,都是結構論的積極倡導者和支持者。
在國際收支調節的貨幣分析法流行的70 年代中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理論權威、研究部主任波拉克(J.J.Polak)將貨幣論的主要精神結合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收支調節規劃中,使貨幣論成了基金組織制定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理論基礎。當成員國國際收支發生困難而須向基金組織借用款項時,成員國必須按基金組織國際收支調節規劃的要求制定相應的調節政策,基金組織則幫助制定並監督調節政策的實施。由於貨幣論的政策核心是緊縮需求,以犧牲國內經濟增長來換取國際收支平衡,因此,在國際收支發生普遍困難的70 年代,眾多成員國在執行了基金組織的國際收支調節規劃後,經濟活動普遍受到壓制,有的甚至因過度削減預算和貨幣供應而導致國內經濟、社會甚至政治動蕩。
在這種情況下,結構論針對性地提出:國際收支失衡並不一定完全是由國內貨幣市場失衡引起的。貨幣論乃至以前的吸收論,針對需求角度來提出國際收支調節政策,而忽視了經濟增長供給方面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就貨幣論未講,它主張的實際上是通過壓縮國內名義貨幣供應量來減少實際需求。
就吸收論而言.它實際上主張的是通過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來減少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結構論認為,國際收支逆差尤其是周期性的國際收支逆差,即可以是長期性的過度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氏朗性的供給不足引起的,而長期性的供給不足往往是由經濟結構問題引起的。引起國際收支長期逆差或長期逆差趨勢的結構問題有以下表現形式:
- (1)經濟結構老化
這是指由於科技和生產條件的變化及世界市場的變化,使一國原來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失去了競爭力,而國內因資源沒有足夠的流動性等因素,經濟結構不能適應世界市場的變化,由此造成出口供給長期不足,進口替代的餘地持續減少,結果是國際收支的持續逆差(或逆差傾向)。
- (2)經濟結構單一
經濟結構單一從兩個方面導致國際收支的經常逆差:其一是單一的出口商品,其價格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因而國際收支呈現不穩定現象。在出口多元化的情況下,一種出口商品的價格下降,會被另一種出口商品價格的上升所抵消,整個國際收支呈穩定現象。而在出口單一的情況,價格任何程度的下降,都會直接導致國際收支的惡化;其二是經濟結構單一,經濟發展將長期依賴進口,進口替代的選擇餘地幾乎為零。比如一個只生產錫礦的國家,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採礦機械、電力設備、交通工具等等,只能依靠進口。經濟發展的速度和願望越高,國際收支逆差或逆差傾向就越嚴重。
- (3)經濟結構落後
這是指一國產業生產的出口商品需求對收入的彈性低和需求對價格的彈性高,進口商品的需求對收入的彈性高和需求對價格的彈性低。當出口商品的需求對收入的彈性低時,別國經濟和收入的相對快速增長不能導致該國出口的相應增加;當進口商品的需求對收入的彈性高時,本國經濟和收入的相對快速增長卻會導致進口的相應增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會發生國際收支的收入性逆差,不會發生國際收支的收入性順差,即國際收支的收入性不平衡具有不對稱性。當出口商品需求對價格的彈性高時,本國出口商品價格的相對上升會導致出口數量的相應減少;當進口商品需求對價格的彈性低時,外國商品價格的相對上升卻不能導致本國進口數量的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貨幣貶值不僅不能改善國際收支,反而會惡比國際收支。同時,由貨幣和價格因素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也具有不對稱性。
國際收支的結構性不平衡,既是長期來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落後所引起的,又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轉變的瓶頸,如此形成一種惡性迴圈。發展經濟改變經濟結構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投資和資本貨物的進口,而國際收支的結構性困難和外匯短缺卻制約著這種進口,從而使經濟發展和結構轉變變得十分困難。由於國際收支的結構性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結構的老化、單一和落後,在於經濟發展速度的長期緩慢甚至停滯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落後,因此,支出增減型政策和支出轉換型政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時甚至是十分有害的。
既然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是經濟結構導致的,那麼,調節政策的重點應放在改善經濟結構和加速經濟發展方面,以此來增加出口商品和進口替代品的數量和品種供應。改善經濟結構和加速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投資,改善資源的流動性,使勞動力和資金等生產要素能順利地從傳統行業流向新興行業。經濟結構落後的國家要積極增加國內儲蓄,而經濟結構先進的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應增加對經濟結構落後的國家的投資,經濟結構落後的國家通過改善經濟結構和發展經濟,不僅能有助於剋服自身的國際收支困難,同時也能增加從經濟結構先進的國家的進口,從而也有助於經濟結構先進的國家的出口和就業的增長。
結構論既然是作為傳統的國際收支調節理論特別是貨幣論的對立面出現的,它自然會受到許多批評。批評者認為:結構性失衡的原因同進出口商品的特點及現實與願望之間的差距有關。如果一國的出口商品沒有能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的特點,那麼,出口商品需求對收入的彈性就會低。這種問題與其說是缺乏價格競爭力,不如說是缺乏非價格因素的競爭力。比如,產品質量低劣、售後服務質量太低、產品包裝和款式不能滿足消費心理、等等。對於經濟結構單一和經濟結構落後引起的的國際收支困難,結構論的批評者認為:所謂國際收支結構性失衡,實際上是願望與現實之間的失衡。國際收支困難有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事先的概念,另一種是事後的概念。事先的概念是指國際收支失衡的壓力,而不是指失衡本身。只要財政與貨幣政策適當,就能避免失衡本身的發生。批評者認為:國際收支制約力是到處存在的,它的存在,對於維持一國經濟長期均衡的發展和世界貨幣金融秩序是十分必要的。結構論講的實際上是經濟發展問題,而不是國際收支問題。經濟發展政策對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常常是行之無效的或收效甚微的。另外,要求以提供暫時性資金融通為主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經濟結構落後的國家提供長期性國際收支貸款而同時又不施予必要的調節紀律和恰當的財政貨幣政策,尤如把資金填入一個無底洞,既不利有關國家經濟的均衡發展,又違背了基金組織本身的性質和憲章,同時也是基金組織在客觀上無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