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因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區位因數是指經濟活動在某特定地點所進行時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費用的節約。從工業區位論角度講,即在特定區位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可比別的場所用較少的費用。
區位因數分為一般因數和特殊因數。一般因數與所有工業有關,例如,運費、勞動力、地租等;而特殊因數與特定工業有關,例如,空氣濕度等。在區位因數中,使工業企業向特定地點佈局的區位因數,被稱為區域性因數。例如,工業受運費的影響,而向某一特定地點集中,那麼運費即區位因數中的區域性因數。區域性因數是形成工業區位基本格局的基礎。而由集聚利益(相關工業集聚以及相關設施的有效利用)向某一地點集聚,或由於集聚而導致地價上升而向其它地點分散,則為集聚、分散因數。集聚、分散因數對地域條件所決定的工業區位基本格局,發生偏移作用。
一般區位因數的確定,即在區位因數中尋求與所有工業均相關的區域性因數。具體識別辦法是通過分析某些孤立的生產過程與分配過程,找出影響工業生產與分配的成本因素。從工業產品的生產到分配過程中,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
2、獲取加工原料和動力燃料費;
3、製造過程中的加工費;
4、物品的運費。
在整個生產過程與分配過程中,都必須投入資本與勞動。因此與資本有關的利率、固定資產折舊率,以及和勞動有關的勞動費也必須納入生產與分配成本中去。因此,一般成本因素如下:
1、佈局場所的土地費;
2、固定資產(不動產與設備)費;
3、獲取加工原料和動力燃料費;
4、勞動成本;
5、物品的運費;
6、資本的利率;
7、固定資產的折舊率。
在上述七種成本因素中,固定資產的折舊率以及利率沒有區位意義;土地費(地租)在考慮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認為是一樣的,因此不宜作為區域性區位因數;固定資產費主要反映在購入價格上,一般不與區位發生直接關係;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種成本因素中的四種,只剩下以下三種:
1、原料、燃料費;
2、勞動成本;
3、運費。
獲取同種同質量的原料與動力燃料的價格,因產地不同而不同,工廠區位接近價格相對低廉的原料、燃料地,將有利於成本的節約,因此原料、燃料費是一個區域性區位因數。勞動成本因各區域勞動力供給狀況以及生活水準差異變化很大,這種差異水平直接影響到工廠區位是趨近還是遠離某一地區,因此,勞動成本是一個區域性區位因數。運費是原料、燃料獲取以及產品分配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成本,同時運費依工廠區位不同而不同,因此,運費也是一個區域性區位因數。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費,勞動成本,以及運費是三個影響所有工業的一般區位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