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因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区位因子是指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例如,工业受运费的影响,而向某一特定地点集中,那么运费即区位因子中的区域性因子。区域性因子是形成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由集聚利益(相关工业集聚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效利用)向某一地点集聚,或由于集聚而导致地价上升而向其它地点分散,则为集聚、分散因子。集聚、分散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具体识别办法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从工业产品的生产到分配过程中,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
2、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3、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
4、物品的运费。
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都必须投入资本与劳动。因此与资本有关的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以及和劳动有关的劳动费也必须纳入生产与分配成本中去。因此,一般成本因素如下:
1、布局场所的土地费;
2、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3、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4、劳动成本;
5、物品的运费;
6、资本的利率;
7、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
1、原料、燃料费;
2、劳动成本;
3、运费。
获取同种同质量的原料与动力燃料的价格,因产地不同而不同,工厂区位接近价格相对低廉的原料、燃料地,将有利于成本的节约,因此原料、燃料费是一个区域性区位因子。劳动成本因各区域劳动力供给状况以及生活水准差异变化很大,这种差异水平直接影响到工厂区位是趋近还是远离某一地区,因此,劳动成本是一个区域性区位因子。运费是原料、燃料获取以及产品分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本,同时运费依工厂区位不同而不同,因此,运费也是一个区域性区位因子。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