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勞動合同違約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勞動合同違約

  勞動合同違約,是指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故意或過失違反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行為。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行為,應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1.企業違約

  ①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或違反法定或約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

  ②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違約或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③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不支付或拖延勞動者工資報;

  ④用人單位未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⑤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

  ⑥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無效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

  ⑦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企業違約,應根據具體情形承擔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責令改正等)。

  2.勞動者違約

  ①勞動者違反勞動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

  ②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

  勞動者違約,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1]

勞動合同違約的責任形式[2]

  勞動合同違約的責任形式,即勞動合同的違約者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一般來講,市場經濟國家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形式主要有刑事責任和經濟責任兩種。刑事責任指當事人一方違反勞動合同義務,對方可以法定期限內向法庭或法院起訴,由法庭和法院對違約者給予刑事處罰。經濟責任則是指對違約者的強制性經濟處罰,包括罰款、賠償損失,支付勞動者應得的工資獎金等。

  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違約的責任形式主要指經濟責任和行政責任。根據國務院頒佈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17條規定,對“玩忽職守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或者違章指揮,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的”;“工作不負責,經常生產廢品,損壞設備工具,浪費原材料能源,造成經濟損失的”,要責令賠償經濟損失。賠償金額由企業根據情節輕重確定,從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額一般不超過本人月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勞動法》第95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當事人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除了要負經濟賠償責任外,有時還要承擔行政責任。如職工違紀後,企業可以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辭退和經濟懲罰等處分。企業違反《勞動法》有關工資工時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規定和標準的,由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用人單位及其責任人員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唐愛瓊.大學生實用法律知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10
  2. 田裕琨,王持棟.新編基層工會工作實用手冊.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年9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勞動合同違約"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