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性生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製造性生產[1]
如果從產出產品是否有形的角度,可以將生產運作分成兩大類:製造性生產和服務性生產。
製造性生產是通過物理和(或)化學作用將行形輸入轉化為有形輸出的過程。例如,通過鋸、切削加工、裝配、焊接、彎曲、裂解、合成等物理或化學過程,將有形原材料轉化為有形產品的過程,屬於製造性生產。通過製造性生產能夠產生自然界原來沒有的物品。
製造性生產可進一步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工藝過程的特點,可以把製造性生產分成兩種:連續性生產與離散性生產[1]
連續性生產是指物料均勻、連續地按一定工藝順序運動,在運動中不斷改變形態和性能,最後形成產品的生產。連續性生產又稱作流程式生產,如化工(塑料、藥品、肥皂、肥料等)、煉油、冶金、食品、造紙等的生產過程。
離散性生產是指物料離散地按定工藝順序運動,在運動中不斷改變形態和性能,最後形成產品的生產,如軋鋼和汽車製造。軋鋼是由一種原材料(鋼錠)軋製成多個產品(板材、型材、管材);汽車製造是出多種零件組裝成一種產品。
像汽車製造這樣的離散件生產又稱作加工裝配式生產。機床、汽車、柴油機、鍋爐、船舶、傢具、電子設備、電腦、服裝等產品的製造,都屬於加工裝配式生產。在加工裝配式生產過程中,產品是由離散的零部件裝配而成的。這種特點使得構成產品的零部件可以在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製造。加工裝配式生產的組織十分複雜,是生產管理研究的重點。
2、按照企業組織生產的特點,分成備貨型生產(Make-to-stock,MTS)與訂貨型生產(Make-to-order,MTO)兩種。
備貨型生產也稱存貨型生產或按庫存生產,是在對市場需求量進行預測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進行生產,產品有庫存。為防止庫存積壓和脫銷,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供、產、銷之間的銜接,按“量”組織生產過程各環節之間的平衡,保證全面完成計劃任務。這種生產方式的顧客定製程度很低,通常是標準化地、大批量地進行輪番生產,其生產效率比較高[2]。
訂貨型生產是指按用戶訂單進行的生產。用戶可能對產品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經過協商和談判,以協議或合同的形式確認對產品性能、質量、數量和交貨期的要求,然後組織設計和製造。例如,鍋爐、船舶等產品的生產,屬於訂貨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