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陷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利率陷阱[1]
利率陷阱是指巨集觀利率政策的調整,對於微觀經濟的投、融資行為以及公眾消費導向作用不明顯,沒有達到引導和調整經濟發展的目的。
利率陷阱的表現[1]
近兩年,在新的巨集觀經濟背景下,我國利率政策的取向是通過不斷的下調利率,刺激消費需求的增長,支持國民經濟發展。因此,自1996年以來連續7次下調存貸款利率,下調次數之頻繁,空間之廣大,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這種利率政策的實際效果卻是不很理想的。
第一,利率對投資需求的刺激作用微弱。1997年投資增長率雖比1996年微升了0. 7個百分點,但是1998年卻比1997年回落了8個百分點。
第二,利率調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不明顯。據測算,前4次貸款利率的降低,減少了企業貸款利息負擔,但是,企業的經濟效益並沒有隨著利息支出的減少而得到明顯的改善。
第三,利率下調對消費需求的刺激作用不明顯,市場銷售依然十分平淡,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與居民生活消費物價指數大幅回落,城鄉居民儲蓄持續增加,突破了6萬億元大關。
我國之所以出現這種利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在於現有的經濟運行機制。我國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計劃經濟體制還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作用,投資體系仍有許多方面的限制,價格體制不盡合理。其次,政府非規範行為導致利率對企業約束作用不大。受我國現行行政管理體制制約,各級政府直接插手轄區內的企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企業經營非規範化,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再次,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企業效益下滑,失業人口驟增,大大降低了居民的預期收入,形成了居民風險預期,整體居民消費意識下降,消費選擇時間也延長,利率的導向作用自然就很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