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初級公有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初級公有制

  初級公有制是指本質上的“權力所有制”。現在世界上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公有制”,都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公有制”。即,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和“勞動者集體所有”。其特點是:所有權所有者權益分離。名義上是“全民所有”、“集體所有”,實際上是誰也沒有。本質是“權力所有制”,我們將其稱為“初級公有制”。以便與“高級公有制”區別。

  從本質上講,“初級公有制” 即“權力所有制”,所以“初級公有制”也可直接稱為“權力所有制”。

初級公有制的演變[1]

  生產資料所有制作為人們對生產的客觀條件和產品的關係,是生產關係經濟關係的基礎和核心。在一個社會經濟制度中,所有制對經濟制度的決定作用具有根本性,一個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是由其中居主體地位的所有制的性質決定的。

  從社會主義思想萌芽起,公有制就一直是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自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托馬斯·莫爾所寫的<烏托邦》開始,幾乎所有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把私有制看作是萬惡之源,極力主張在未來的新社會裡實行公有制。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批判地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這一思想,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鄭重宣佈:“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

  從理論上講,堅持公有製為主體與“三個有利於”是一致的;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只有堅持公有製為主體,才能做到“三個有利於”。

  深化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研究和認識,首要問題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要有正確的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研究的焦點是公有製為主體的問題,至於以什麼樣的公有製為主體似乎沒有受到關註。長期以來,人們對公有制的認識過於簡單化,公有制僅限於全民所有制(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對這兩種公有制的認識,也還停留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期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對作為共產主義完成形態的高級階段的所有制關係的抽象描述上。

  既然我們已經認識到我國正在實踐中的社會主義是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不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所預見的未來社會,那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與未來社會主義高級階段和共產主義的公有制也理應是不同的,只是我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未來社會主義高級階段和共產主義的公有制是否存在區別,應由未來的實踐本身來回答。現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製作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應具有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是毫無置疑的;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狀況和客觀經濟條件下,它所具有的特殊性更是值得關註。

初級公有制的特點[1]

  初級公有制具有市場兼容性、局部性、間接性和不完全性的基本特征。

  第一、市場兼容性,即市場公有制。

  未來社會的高級公有制是市場經濟經過充分發展最後消亡以後的產物。“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裡,生產者不交換自己的產品;耗費在產品生產上的勞動,在這裡也不表現為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表現為它們所具有的某種物的屬性,因為這時和資本主義社會相反,個人的勞動不再經過迂迴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為總勞動的構成部分存在著[2]

  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不是資本主義充分發展自我否定的結果,而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沒有充分發展、生產力水平和社會化程度都比較低的落後國家,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從本質上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是商品經濟,從而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建立在初級公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初級公有制與市場經濟具有兼容性的。這種兼容性與它的局部性、間接性和不完全性是分不開的。

  第二、局部性,即局部公有制。

  未來社會的高級公有制建立在高度發達和高度社會化的生產力基礎上,一切生產資料由社會占有,國家已經消亡,是世界範圍的整個社會的所有制。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和國家仍然存在,社會生產力在總體上比較低’,不僅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個人與集體以及國家之間存在著利益上差別,而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因此,在社會化生產基礎上的公有制範圍只是局部的,至多也只能是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範圍內。除了國有制以外,更多的是以集體或社團組織形式存在的局部公有制。公有制單位之間的利益和產權是獨立的,在市場經濟中公有制產權主體也是多元的。過去,不顧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無視利益差別,搞大一統的全民所有制,實踐證明是有害的。

  第三、間接性,即間接公有制。

  未來社會的高級公有制是馬克思預見的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個人所有統一於社會所有之中,生產條件是社會的,同時勞動者又是以個人所有者的身份直接支配、使用生產資料,每個人對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是普遍平等地占有和直接真實地支配、使用關係,不需要任何媒介。

  而初級公有制則不然,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還沒有達到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平等地和直接真實地占有與支配生產資料的程度,公有制中勞動者不僅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需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達到,而且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也需要通過市場為媒介來實現。

  第四、不完全性,即不完全公有制。

  未來社會經過“否定之否定”以後建立起來的公有制,其公有的範圍是整個社會; 占有的對象是全部生產資料,不再有任何私有成份。相比之下,初級公有制是不完全的,不僅在公有的範圍上是不完全的,還有個體、私營等其他經濟成份,而且生產資料在價值上是可以分割的,公有的程度也是不完全的,在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還保留有個人產權,如股份合作制投資基金保險基金養老基金等等。

  一方面個人產權的存在會導致公有制內部占有的不平等,另一方面這又有利於把權、責、利統一起來,實現利益風險相對稱,這正是市場經濟本性所要求的。儘管這種初級公有制是不完全公有制,但其具有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性質,我們不能因為其存在個人產權的不完全性,而否定其社會主義性質,更沒有理由把其作為私有制來看待,否則,不利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對改革實踐也是有害的。

初級公有制的歷史地位

  初級公有制歷史地位:共產主義所有制的過渡形式[1]

  任何所有制形式都是社會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初級公有制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當社會生產力達到了未來社會所需要的物質基礎的程度,人類社會就進入社會主義高級階段和共產主義社會。這時,個人不僅擺脫了對人的依賴,而且也完全擺脫了對物的依賴,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之中。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使生產力與人們需求之間的矛盾已不復存在,也就是說資源短缺問題已經解決,個人已能夠自由全面的發展,從而對物的占有已沒有任何必要性了。

  於是,就會由社會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完全統一於社會所有之中,個人的所有權也就不存在了(因為國家已經消亡,法權也就不存在了)。人們對生產資料是一種普遍平等地結合和直接真實地支配、使用關係。這時初級公有制也就“恢復到古代類型的最高形式”,或“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儘管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上和處在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因而具有較大的質的差別;但在社會形態上卻有很大的相似性。即在社會生產關係上不存在主體對生產條件的占有,並且生產的直接目的始終是人的本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把未來社會共產主義的產生看作是原始共同體的恢復,“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餘甫功,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J〕, 嶺南學刊,2003年2期:56-60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捲〔M〕,第2003年第2期:20-2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初級公有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