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訂貨點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再訂貨點(Reorder Point, ROP)
目錄 |
再訂貨點是用來明確啟動補給訂貨策略時的貨品單位數。一旦存貨量低於再訂貨點即補給訂貨。當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須使用合適的安全庫存來緩衝或補償不確定因素。再訂貨點=採購提前期消耗量+安全庫存。
再訂貨點的前提是物料消耗率與採購提前期不變。物料消耗率指的是生產過程中物料的消耗;採購提前期是指的是每個物料從下訂單到收到倉庫所需要的周期。
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提前若幹天數購入存貨,提前的天數就是訂貨提前期。一般情況下,訂貨提前期應等於交貨天數。提前進貨的條件下,企業再次發出訂貨單時尚有存貨的庫存量,就是再訂貨點。一般情況下,在考慮到保險庫存時,再訂貨點(R)的數量應等於交貨時間(L)與平均每日需求量(d)之積再加上保險儲備量(B)。再訂貨點模型的表達式為:
R = d x L + B (4 -4 )
這一含有保險儲備的再訂貨點模型在企業的存貨管理和控制中很有用處,是企業應發出訂單的一個信號。然而在ERP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註意到,該公式成立是有條件的,並非在任何條件下都是如此。
再訂貨點=訂貨至交貨時間記憶體貨平均每天用量 ×訂貨至交貨間的天數 + 安全存量
首先,將平均日(周)耗量乘以訂貨至交貨間的時間間隔得到這一期間的存貨需求,然後加上安全存量就得到再訂貨點。如果平均每天消耗量和訂貨至交貨間的時間間隔是確定的,那麼公式中就不需要考慮安全存量,應當去掉。
【例1】以ERP實施實例加以說明,已知製造企業與庫存有關的信息如下:
①年需求量為30000單位(假設每年360天);
②購買價格每單位100元;
③庫存儲存成本是商品買價的30%;
④訂貨成本每次60元;
⑤公司希望的安全儲備量為750單位;
⑥訂貨數量只能按100的倍數(四捨五入)確定;
⑦訂貨至到貨的時間為15天;
要求:①最優經濟訂貨量②確定再訂貨點③存貨平均占用資金按照以上的演算法,不難得到
①經濟訂貨量=(2×年需求量×訂貨成本/(單價×儲存成本百分數))^0.5=(單位)=346(單位)
②再訂貨點=平均日需求×訂貨天數+安全儲備量=
【例2】某企業某種材料的日耗用量為15公斤,根據已往經驗,其訂貨提前期為7天,又知,其保險庫存量為45公斤。那麼,該材料的再訂貨點為,公斤。即,當該材料還有150公斤時,便應提出訂貨。這樣,七天後訂貨到達時,正常借存量正好用完,或者說存貨正好降至保險庫存量。如果企業存貨的供,求,耗用均基本穩定,也可不需保險庫存。此時,再訂貸點就僅是訂貨提前期的需求量。
評論(共6條)
解釋有點難懂,有沒有例子舉一下
添加了相應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①經濟訂貨量=2×年需求量×訂貨成本/(單價×儲存成本百分數)=2*30000*60/(100*30%)=30000(單位)
這個是明顯的錯誤,2*30000*60/(100*30%)=120000 ,還有這個計算公式應該是錯的。
解釋有點難懂,有沒有例子舉一下
電子設備生產商生產各種電子設備,其中ipod銷售最好。ipod的前置時間30天,日銷售平均8台,安全庫存10個,求再訂貨點。根據公式,再訂貨點= 前置時間需求+安全庫存。
- 前置時間需求是指你補貨期間內產品的需求量。公式:前置時間需求=前置時間*日銷售
再訂貨點= 前置時間(240)+安全庫存(10)=250. 所以當你的ipod庫存少於250時,你就應該開始準備訂貨了。
解釋有點難懂,有沒有例子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