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全球債券(Global Bonds)
目錄 |
全球債券是指在全世界的主要國際金融市場(主要是美、日、歐)上同時發行,併在全球多個證交所上市,進行24 小時交易的債券。全球債券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登記,以記名形式發行。這種新型債券為歐洲借款人接近美國投資者提供了工具,同時其全球24 小時交易也使全球債券具有了高度流動性。
全球債券是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於1989 年首先發起的。在此之前,世界銀行的10 年期以內的揚基債券以高於美國財政部債券35 個基點的利差進行交易;而與此同時世界銀行相應期限的歐洲債券卻僅以高於美國財政部債券25 個基點的利差交易。這就促使世界銀行的債務管理人員尋求降低籌資成本的方法。根據傳統解釋,這種利差的差別是由於兩個市場的投資者構成不同造成的。在美國國內,投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因而樂於接受記名債券;而歐洲債券市場上多是零售投資者,他們購買歐洲債券主要是為了逃稅,因而更傾向於無記名債券。
但有關的研究表明,機構投資者實際上在歐洲債券市場上占了主導地位。在非美國持有的以美元計值的債券中,機構投資者持有約63%;而所謂的“企業零售投資者”持有約17%,真正的零售投資者只持有20%左右。調查還表明,歐洲債券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和“企業零售投資者”樂意購買記名債券(如美國國內債券、揚基債券和美國財政部債券),這兩類投資者持有的記名債券分別占其資產組合的47%和31%。既然機構投資者占了歐洲債券投資者的大部分,而機構投資者又樂於持有記名債券,因而世行的研究人員認為通過適當的安排可以將揚基債券和歐洲債券這兩個平行市場統一起來。為此,他們提出了全球債券的概念,並於1989 年9 月由高盛公司和所羅門兄弟公司聯合牽頭髮行了第一筆全球債券。
進入90 年代以後,全球債券的發行逐漸增加。到1993 年,全球債券市場己基本初具規模。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只有世界銀行才能夠發行真正的全球債券,但1993 年以來,全球債券的發行人、發行規模、發行貨幣和期限等方面都出現了多樣化趨勢,使全球債券市場趨於活躍。 1993 年全年全球債券共發行420 億美元,而1994 年僅到2 月底就發行了100 億美元,可見市場規模發展之迅速。全球債券已越來越多地被低信用等級的借款人所利用,成為其同時進入多個金融市場的有效途徑。最初發行全球債券的主要是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但現在更多的企業開始進入這一市場。僅1993 年一年企業發行的全球債券就達53 億美元。同時新興的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利用這一市場。作為信用等級較低的主權借款人,阿根廷發行了10 億美元的全球債券,為低信用等級借款人打開了這一市場。此後中國也首次發行了全球債券。
全球債券的發行貨幣也日益多樣化。從1989 年世界銀行發行第一筆美元全球債券以來,全球債券市場先後出現了加元(1990.12)、澳元(1991.9)、日元(1992.3)、德國馬克(1993.10)、芬蘭馬克(1994)、瑞典克郎(1994)、和ECU(1994)等貨幣。全球債券的發行金額範圍也逐步擴展。在全球債券形成之初,一般發行金額介於10 億至30 億美元之間,但目前其下限已經降至;億美元。 1993年阿根廷委托所羅門兄弟公司和美林公司為其發行了5 億美元的全球債券,創下了全球債券發行額最低的紀錄。
第一筆全球債券發行後,投資銀行為了促進市場的發展,力圖向借款人說明利用全球債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滿足巨額借款需求;同時向投資者保證全球債券將具有充分的流動性。事實也確實如此。
世界銀行目前已經將全球債券作為其主要的融資手段,到1993 年世界銀行已通過發行全球債券滿足了其近一半的融資需求,並期望將來將這一比重提高至2/3。世界銀行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發行全球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據估計,發行全球債券可以比發行揚基債券節約10—20 個基點,比發行歐洲美元債券節約近10 個基點。同時在後市(after-market)交易中利差也沒有擴大,這主要是是因為投資者可以充分利用各金融市場之間的套利機會進行大筆交易,因而使全球債券的交易量在歐洲清算系統中一直保持在前五位。
投資者對全球債券也極為歡迎,這不僅是因為其具有很高的流動性,而且因為全球債券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美國的國債市場是全球流動性最強的市場,1 億美元以上的交易的買賣差價僅為3 美分左右,而世行的全球債券流動性僅次於美國國債,其買賣成本低於其他類型債券。買賣主權發行者或國際組織的債券,在揚基債券市場上成本為25 美分以上;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為15 美分,而全球債券的成本僅為10 美分。
全球債券也大大降低了清算和托管成本。這是因為在全球債券交易中,歐洲債券和美國國內債券市場的交易、清算網路得以聯通,從而大大縮短了清算和交割時間,節約了占用資金的利息成本。同時,由於全球債券在各大金融中心都沒有托管機構,因而投資者可以直接利用本國的托管機構,而不必求助於國外托管機構,這就成倍地降低了托管成本。
儘管全球債券具有上述諸多優勢,但在開始的幾年中,只有世行被認為發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債券,其他發行人所發行的全球債券或是大部分迴流到國內市場,或是只在除本國市場外的一個主要金融市場發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要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債券,發行人必須滿足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其借款規模足夠大,因而能大規模發債;二是發行人必須在至少兩個主要的金融中心有良好的信譽,以便利債券的順利發行。而真正能夠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發行人極少。
為了能夠利用全球債券的優勢,一些不具備上述兩個條件的惜款人採取了一些變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發行債券的同時,利用美國的144A 規則在美國國內進行私募發行,從而創造一種類似全球債券的交易。美國發行人經常利用這種方式來規避SEC 的登記要求,從而縮短髮行的準備時間。根據144A 規則,只要是合格機構投資者(QIBs),就可以購買按144A 規則發行的證券。由於144A 發行只能面向合格機構投資者,其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必然受到很大限制。主權發行人為了提高證券流動性,多不採用144A 發行,而是向SEC 登記,以便能向美國的零售投資者發行。
一些借款人雖不具備發行全球債券的條件,但仍利用這一方式發行以本國貨幣計值的全球債券。如加拿大的一些公用事業公司就曾發行過約80 億美元的全球債券,但以加元計值。這些債券發行後大部分流回國內。這類借款人利用全球債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可以滿足其巨額的借款需求而不必增加借款成本。因為對外國投資者來說,全球債券比加拿大政府債券的收益率要高,因而借款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金融市場發行。即使惜款人不能在利率上降低借款成本,但由於發行全球債券的佣金明顯低於在國內市場發行債券的佣金,因而仍可以節省大量費用。此外,直接以本國貨幣發行全球債券也避免了同時必須進行互換交易的風險和成本。
全球債券的發行與某些國家的國內規則可能發生衝突,因而必須事先進行協調。如在日本發行日元債券,辛迪加中必須至少有一家日本證券公司,而日本國內證券公司的佣金都是比較高的,因此會增加全球債券的發行成本。為此,世行獲得了日本有關當局的豁免,可以在發行日元全球債券時不必邀請日本證券公司參與。又如在德國,債券都是以無記名形式發行的,而全球債券都是在美國SEC 登記並以記名形式發行的。為了避免發行馬克全球債券時出現衝突, 世界銀行設計了兩個永久性的全球證書( Global Certificate)。這兩個全球證書都不能換成單個的債券。無記名的全球證書由德國的DKV 持有,代表DKV 所屬機構代投資者持有的債券;記名全球證書則由花旗銀行法蘭克福分行持有,代表美國的證券托管公司(DTC)所屬成員代投資者持有的債券。通過這種方式,馬克全球債券就可以在全球自由交易,並可以通過“歐洲清算系統”或塞德爾(歐洲債券市場)、 DTC(美國市場)及DKV(德國市場)所組成的清算網路進行交易的清算,從而降低了馬克全球債券的交易成本。
儘管全球債券市場從1993 年以來獲得飛速發展,但許多市場參與者仍對此持懷疑態度。歐洲投資銀行(EIB)的官員認為,目前真正能夠發行全球債券的發行人只有世界銀行集團的三個姊妹組織,而其他的發行人實際上並不是發行真正的全球債券,而只是發行金額較大的歐洲債券,還有人認為只要美國還是一個記名債券市場而歐洲還是一個無記名債券市場,就不能真正形成一個無邊界限制的全球債券市場。
雖然各界人士對全球債券意見不一,但全球債券確實代表著未來資本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因此其未來發展是很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