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商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保障房商圈是指保障房所帶來的居住人群對零售業態的需求,吸引零售店鋪聚集於保障房周邊,沿著一定的方向和距離擴展,從而形成的輻射一定範圍的店鋪聚集地理範圍。
保障房商圈是因為保障房的聚集性建設而逐漸形成,其特點必然也主要受保障房的影響。主要包括:
1、業態檔次大眾。保障房作為一種政府救濟性質的政策性住房,其受眾為中低收入家庭。此類消費群體經濟能力有限,消費想法相對保守,收支相抵略有結餘,生活資料消費比重較大,消費方式則是大眾化消費,因此決定了保障房商圈的商業檔次以大眾消費為主。尤其是在保障房商圈形成的初期階段,保障房受眾的經濟能力還未得到改善,專程型消費或高端型消費很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保障房的受眾就完全沒有非必需型消費,其對於休閑、娛樂同樣有消費需求,比如電影院、游樂場、咖啡店、茶樓等,只是相對在價格的接受能力上偏低,對物業的檔次要求不高。
2、業態規模中小型。保障房商圈內業態的檔次和目標顧客的特征,決定了在保障房商圈中的業態規模要以中小型為主,因為大規模的零售物業其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都較大,客單價必須維持一個較高的水平才能維持其盈利,此類物業一般組合出現在中高端的項目中,並且一般會開發在人流量更大的城市核心區域。保障房商圈的消費群體決定了商圈內業態的建設及運營成本的水平,因此也決定了其規模的大小。
3、形成速度比較慢。保障性住房多是成片開發在城市邊緣地帶,周邊交通不便,居住環境普遍較差,周邊配套不完善,增加了保障房居民的生活成本,因此在保障房商圈形成之前會有很多的居民選擇空置,導致商戶考慮到人流量的問題而使保障房片區商圈的形成速度較慢。
- 鄭曉雲,張淼.保障房商圈的多模型解釋初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