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創利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人均創利率是指每個人在一定時間段內(一般是以年為限)創造的利潤總額與職工人數比值的百分比。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利潤總額與企業職工平均人數之間的比率。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實現的利潤額。是一項側重從勞動力利用的角度來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性指標。
人均創利率的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人均創利率=利潤總額/全年平均職工人數*100%
人均創利率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即受按凈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利潤占凈產值的比重和利潤實現程度的影響。
根據職工工資的增長速度慢於勞動生產率增長的原則,在勞動生產率增長的過程中,利潤占凈產值的比重是逐漸提高的趨勢,也就是利潤總額增長得更快。即使利潤占凈產值的比重不變,利潤總額也是不斷增長的趨勢,那麼利潤實現程度即使也不變,人均利潤額也會隨利潤總額的增長而不斷增長。所以可以說,提高勞動生產率是提高勞動效益的源泉,作為企業來講,要提高勞動效益,不能僅著眼於銷售和經營量方面的工作,還必須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人均創利率的表現[1]
以信托業為例
信托業高利潤率也與其相對較低的成本支出有關。信托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產品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從行業發展之初,信托業就始終走的是“精英路線”,而不是人海戰術。信托業全行業從業人員僅1萬人左右,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員工人數不到200人,這與銀行業數量眾多的分支機構和保險業龐大的銷售隊伍形成鮮明對比,也是信托業人均創利率高的原因。
由於人均凈利潤可觀,信托行業的人均薪酬也始終處於金融業中上水平。不過,有信托從業人員認為,信托公司計提的信托賠償準備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信托公司員工的薪酬,之前這部分賠償準備金是作為信托公司員工的收入分成。同時由於信托賠償準備金在會計上計為未分配利潤,也導致信托公司的利潤率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