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59个条目

工業生態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产业生态学)

工業生態學(Industry Ecology)

目錄

工業生態學基本概念

  工業生態學是一門為可持續發展服務的學科,是一門研究工業或產業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關係的學科。

  關於工業生態學的基本概念有很多種表述,其中,引用較多的是TE Graedel和B.R.Allenby在他們合著的《Industrial Ecology》中的表述:工業生態學是一種工具。人們利用這種工具,通過精心策劃,合理安排,可以在經濟文化和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情況下,使環境負荷保持在所希望的水平上。為此要把工業系統同它周圍的環境協調起來,而不是把它看成孤立於環境之外的獨立系統。這是一個系統的觀點,它要求人們儘可能優化物質的整個迴圈系統,從原料到製成的材料、零部件、產品直到最後的廢棄物,各個環節都要儘可能優化,優化的因素包括資源、能源資金

  這段表述強調了“精心策劃,合理安排”。也就是說,為了妥善解決資源環境問題,一定要在工業生態學的指引下精心策劃,合理安排,絕不要主觀臆斷,草率決策,否則可能適得其反,甚至造成重大損失,併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工業生態學又名“產業生態學”,涉及第一、二、三產業。其實,無論是工業還是產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人類的其他各種活動都是相互關聯的。從這個視角看問題,工業生態學的外延是很廣泛的,甚至可以把人類的各種活動都包括進來。其中包括礦業製造業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商貿業、廢物回收業以及等。總之,把工業生態學的視野局限在工廠的圍牆之內,是萬萬不可的。

工業生態學研究的興起[1]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將生態學引入產業政策,認為複雜的工業生產和經濟活動中存在著與自然生態學相似的問題與現象,可以運用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現代工業的運行機制

  1989年9月,Frosch和Gallopoulos發表了《製造業的戰略》一文,提出了工業生態學的概念,成為工業生態學研究的最初標誌。文章認為工業系統應向自然生態系統學習,逐步建立類似於自然生態系統的工業生態系統。在這樣的系統中,每個工業企業都與其他工業企業相互依存、相互聯繫,構成一個複合的大系統,可以運用一體化的生產方式代替過去簡單化的傳統生產方式,最終減少工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

  自90年代開始,工業生態學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90年代初,美國科學院舉行會議,提出和形成了工業生態學的基本框架;1997年出版了全球第一份工業生態學雜誌;1998年,美國礦產資源局(USGS)認為物質與能量流動的研究對於工業生態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2000年,美國跨部門研究工作小組發表《工業生態學:美國的物質與能量流動》的報告,對工業生態學和物質能量流動的關係進行了闡述;2000年,世界範圍內成立了工業生態學國際學會,標志著工業生態學正式進入有組織的系統研究階段。

  90年代末,我國學者開始關註和研究工業生態學。

  2001年10月,東北大學主持召開了國內首次工業生態學國際研討會;2002年11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准東北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聯合建立“國家環境保護生態工業重點實驗室”。這是我國工業生態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個重點實驗室。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國內工業生態學研究和實踐已初見成效,發表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研究論文,出版了一批教材和專著。

工業生態學的基本思想

  工業生態學的基本學術思想有3層含義:

  (1)人類社會經濟系統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即工業是經濟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經濟是人類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人類社會又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歸根結底,工業、經濟、人類社會都是以自然生態系統為基礎的,也必然都受制於自然。

  (2)工業經濟、人類社會系統要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相處。工業生產從自然界獲取資源,產生的污染物又向自然界排放。可見,自然界既是“源”,又是“匯”。但是,這個“源”和“匯”的容量都不是無窮大。如果“源”被過量抽取,甚至所剩無幾,或者“匯”被填得過滿,甚至往外溢出,那麼自然界就會發生變化,同時人類社會就會受到影響,可持續發展就會成為問題。因此,人們要十分警覺地註意這些變化,隨時進行跟蹤、分析和預測,防微杜漸,採取措施,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一定要學會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相處,不能把工業、經濟、人類社會看成是自然生態系統以外的獨立系統,不能任意地改造自然環境,不能無所顧忌地從自然界索取資源、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否則,一定會遭到自然界的報複。

  (3)工業系統要效仿自然生態系統。在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相處的基礎上,工業系統要儘量效仿自然生態系統的運行模式。雖然工業系統不可能完全達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狀態,但是,一定可以不斷進步和優化,最終實現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共生。

  工業生態學這些新穎的學術思想幫助人們統觀全局,學會綜合思考問題的方法。它以全新的視角來審視工業、經濟的發展與自然生態系統的關係和相互作用,把工業系統視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三級子系統,遵從自然生態系統的發展規律,重新設計、控制和優化工業活動,統籌兼顧,保持適當的平衡,努力使工業、經濟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發展,進而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應該指出,學習和實踐工業生態學要與具體情況相結合。中國正處於快速工業化進程中,重要特點之一是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一方面,資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問題較為突出,亟待解決;另一方面,不同於多數經濟平穩發展國家的靜態特征,物質流呈顯著的非穩、動態特征,沒有現成理論和方法可循。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工業生態學研究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學習工業生態學基本思想和理論,探索適合國情的研究方法,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更好地為可持續發展服務。

工業生態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性。從全局和整體的視角研究工業系統組成部分及其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

  (2)全過程。充分考慮產品工藝或服務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而不是只考慮局部或某個階段的影響。

  (3)長遠發展。著眼於人類與生態系統的長遠利益,關註工業生產、產品使用和再迴圈利用等技術潛在的環境影響。

  (4)全球化。不僅要考慮人類工業活動對局部地區的環境影響,而且還要考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重大影響。

  (5)科技進步。科技進步是工業系統進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工業應從自然生態系統的進化規律中獲得知識,逐步把現有的工業系統改造成為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系統。

  (6)多學科綜合。工業生態學具有典型的多學科性特點,涉及自然科學、工業技術和人文科學等許多學科。各學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工業生態學,是全面推進工業生態學的必要條件。

  需要強調的是,工業生態學的研究思路是以整體論為基礎的,這種思路完全不同於研究“微觀”問題的還原論的思路。所以,為了開展工業生態學方面的工作,必須養成從系統的角度看問題的習慣。

  不難看出,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是實施工業生態學最為理想的場所。我國人口密集,工業和經濟快速發展,遵循工業生態學原則,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具有巨大的潛力。因此,我國能否堅持工業生態學實踐,堅決走生態工業的發展道路,不僅對我國自身而且對全世界都具有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1. 陸鐘武.對工業生態學的思考[J].環境保護與迴圈經濟,2010,30(2):4-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工業生態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