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五四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五四制[1]

  五四制是指小學修業五年、初中修業四年,從而構成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中,主要實施普通教育;四年制初中階段,既要進行普通文化科學知識教育,又要為學生就業做一定的準備,要開設一定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

  現在正在實行的五四制實驗始於1981年,在北師大附小進行的實驗。1989年原國家教委提出,要積極推進五四學制改革實驗。之後,實驗規模進一步擴大到全國很多地區。

五四制的實驗理論根據[2]

  第一,小學五年制,有利於普及小學教育,提高教育效益。在我國許多半發達和不發達地區,輟學問題比較嚴重,有的學生很難讀完6年的小學,由此造成小學教育的不完整。小學改為5年,更有利於普及小學教育。現實證明:5年的時間也能夠完成小學教育任務,實行六年制,實際上是浪費。

  第二,初中實行四年制,能有效剋服初中三年制的弊端。初中三年時間太短,不僅造成了學生負擔過重,致使大批學生輟學、學業失敗,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造成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不能繼續升學的學生不能很快適應職業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須加強初中教育,學習年限延長為4年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第三,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使得五四製成為可能。根據調查研究,新中國成立40多年來,我國少年兒童身心發展提前了一至二個年齡段,加速發展期已提前為十一二歲。以六歲入小學為標準,十一二歲的兒童已明顯具有下一階段的少年期的特點,因此將他們安排入初中,更利於其身心發展。

  第四,中國的經濟發展為初中延長為四年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在師資和家長態度方面,經過努力,也是可以達到預期要求的。

五四制的實驗操作[2]

  五四制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在初中,因此,實驗多集中在對初中的改革上,其基本做法有:

  調整課程方案,改革課程設置。一般都是加強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基礎學科,增加學時。確保音樂、體育、美術的教學時間,學習四年不間斷。增加勞動技術課時間。提前開設物理(初一)、化學(初三)。控制教學進度,分散難點,增加學生自由支配的和課外活動的時間。

  加強教材建設。一是選用實驗教材,如北師大主持編寫的五四制實驗教材;二是加強配套教材和地方鄉土教材建設,聯繫實際進行國情、鄉情和近現代史教育,編寫勞技、歷史、地理、應用文等鄉土教材,編寫部分輔導教材和參考資料。

  加強勞動技術教育,切實做到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五四制實驗中,勞動技術課被列為必修課,有時間保證,落實教師和教材,加強教學場地和設備建設,並有實習基地,從而使勞動技術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試行初四分流。初中四年,一般可以將勞動技術課與其他普通文化課合理安排、滲透進行。但許多實驗學校都試行初四分流的方法,即在初中前三年接受共同的教育,在初四根據學生志願,重新分班,對報考職業學校或直接就業的學生,減少文化課時數,增加專業課比重,某些學科如外語可以不學。專業課要使學生集中掌握當地最急需的一兩門實用生產知識和技術,並和鄉鎮企業掛鉤,加強與家庭訓練的聯繫。對於普通班的學生,在執行大綱要求之外,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要適當滲透生產勞動知識與操作訓練。

  此外,五四制實驗還涉及到考試改革、學校管理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革等。

五四制的實驗成效[2]

  通過實驗證明,在五四制學制中,由於課程安排合理,以前被忽視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被加強,有利於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教學難點的分散,教學坡度的減緩,使學生分化現象得到控制,減少了學業失敗,學生課業負擔減輕,學習主動性增強。五四制的實施,還為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尤其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相互滲透及學生的合理分流,適應了當地經濟建設的需要,學生可以升學,就業也有一定的職業技能

參考文獻

  1. 張梅雲著.《教育原理》自學考試指導與題解.知識出版社,2001年.
  2. 2.0 2.1 2.2 柳海民.教育原理.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寒曦,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五四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